只要控制地方台的竞争性追逐娱乐节目,明星高片酬就能灭火

500

文/刘家奴

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最近曝光演员范冰冰4天片酬六千万,他先是在微博曝光了范冰冰一千万的合同,后又爆料一千万只是一部分,实际隐藏另一份价值五千万的“大合同”。合同中还涉及“专属化妆师的酬劳,高达8万人民币(税后),且该化妆师不为其他人化妆”“其中在外地宣传时需至少一辆奔驰轿车,及一辆豪华别克七座商务车,机票标准是头等舱”等大量细节。

有数据统计,2016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为此,2017年9月,五部委曾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提出“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的要求。随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意见》指出,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据圈内人反映,即使70%,也还是偏高。

500

媒体人认为,这其实与国内目前影视行业的生态密切相关。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等播出平台认明星,宣传和发行认明星,投资人认明星,明星拥有广阔的“钱”景。换句话说,市场认明星,有人认有人买单,明星片酬自然就水涨船高。不少剧组抱怨,整个影视剧的制作费还不如明星的片酬。这也反映了明星高片酬已经压缩了创作、制作、宣发等其他环节的空间,影响了影视剧整体的品质。畸形的影视剧生态是造成明星高片酬最重要的原因。

观众对国内明星高片酬的质疑,还在于对明星本身演技和专业的质疑。在国外,明星也获得高片酬,却大多有行内约束和专业精神。但在国内,明星拿着高片酬却大多缺乏演技和专业追求。不少流量明星想着曝光出名,却忽略了对自己专业的打磨。一些小鲜肉一连接好几部戏,来回“轧戏”,能完成任务就不错了,哪管角色和作品。明星,最终还是要拿作品和角色说话的。一边是影视剧作品乏善可陈,一边是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自然引来巨大非议。

说到底,明星高片酬,折射的是影视行业的虚火。只要这样的评价机制没有改变、这样的业态没有改变,尽管有各种“限令”,明星的高片酬还可能以五花八门的“大小合同”等形式出现。明星,作为影视工业流程的产物,具备大众认可度和期待值,的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明星制的成熟与否也是衡量影视行业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何平衡明星片酬和创作、制作的关系,如何完善影视剧各流程使其达到更为平衡的状态,考验各方的智慧,需要行业的约束、从业者的自觉、配套措施的跟进和观众水平的提高等各方形成合力。

500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更喜欢通过导演选电影看,尤其是国内的电影,到现在为止,我掏钱进电影院看冯小刚的电影比看任何一个中国演员的电影都多。其次是成龙和张艺谋。

这东西很难说了,现在娱乐圈已经被那些高价明星的工作室或者公司把持住了,不是自己人或者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都很难有立足之地了,这个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戏剧学院每年毕业几百上千人,大多数人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你去引进国外演员?娱乐行业就是典型的顶尖的小部分富死,其他大部分穷死

引进国外低价演员,分流观众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买方是谁?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地方电视台,他们是买方,是他们竞争性追逐娱乐节目导致,他们主导了明星的高片酬。如果地方台认为他们不播放娱乐节目,会失去收视率失去广告市场,所以地方台现在除了娱乐节目就是娱乐节目。只要控制地方台的竞争性追逐娱乐节目,明星的高片酬就能灭火。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