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真能放弃F-15C吗?
连续几天发关于三体的文章,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信马由缰的机会。今天回头来还是说关于军事的话题。
今天正好看到美军取消F-15C战斗机升级的新闻。
一如既往的, 一些习惯于望文生义的读者,以为美国人在战斗机上装电子对抗系统就要把它变成电子对抗飞机——当然这是不科学的。
F-15E和歼-16一样是作为与四代机搭配干活的三代半而设计的,当然,最理想的是改装成F-15SE,但这不是没那么多钱吗?
目前美军主力制空机还是F-15C,但它们现在的地位和解放军的苏-27\歼-11差不多,属于“最老的现代战斗机”……
电子对抗系统当然也分很多种,现代战斗机上都有一定的自卫电子对抗装置,用来干扰敌方的火控系统或者已经发射出来的导弹,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率。而相应的,导弹和火控雷达每隔几年会有升级,往往会让前一代的电子对抗系统很快失去优势,效能降低,从而增加导弹命中飞机的概率,这时候就会引发新一轮的电子干扰技术的进步。这个天平会一直晃晃悠悠,双方都会不停的增加自己的筹码。
而专用电子战机,要么是用来执行情报搜集任务,能够记录和分析敌方雷达、通信系统的信号,要么是进攻性电子干扰,类似EA-18G这样的,它能通过发射电子干扰信号,压制或迷惑敌方的雷达。
而F-15C的EPAWSS系统,就是属于自卫干扰系统的升级。
EPAWSS系统在美军中地位很高,而且这一改进项目的效费比让美军非常骄傲
事实上,F-15C战斗机作为一种典型第三代战斗机,其电子对抗系统是相当完善的,包括了红外、雷达告警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红外、雷达诱饵系统等子系统。
从70年代到现在,F-15机队装备的AN/ALQ-135自动电子对抗系统经过了多次升级,依然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
但时过境迁,如今 面对新一代的空中威胁,尤其是中国在AESA雷达方面的长足进步,让美军感到非常担忧。
由于AESA在抗干扰方面的独特优势,所有上一个时代针对传统雷达所设计的电子干扰系统效能已经下降到了难以发挥作用的程度。同时具备低截获工作模式的AESA雷达也能够让传统的电子对抗接收机近乎于失效。
EPAWSS改装后,F-15C将再改装雷达、武器管理系统,并对机体进行翻新,最后造出“F-15C 2040型”
波音为2040型F-15C重新设计了部分机身结构,包括整个机身后段都建议换掉,同时部分飞机还要更换中央翼盒,这和新造一架飞机没啥两样
解放军空军自己在去年的“红剑”对抗演习中已经证明了这个结论——面对歼-10B的无源相控阵雷达仍能实施有效干扰的大功率干扰机,在面对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时效果很有限。
相比之下,美军装备有AESA雷达的战斗机服役得比我国早——比如F-22,所以他们对于这种情况的认识应该也比我们更早更充分。
正是因为知道AESA雷达对未来空中对抗具有的革命意义,美国空军在2009年开始考虑F-15C战斗机现代化改装计划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安装EPAWSS系统。
这个系统甚至比安装新型雷达的要求更加迫切。
原因在于,如果在空战中连敌人的雷达正在扫描你都无法发现,那这种战斗机将毫无生存力。
无独有偶,中国空军对早期苏-27\歼-11战斗机进行升级的时候,也主要就是给该战机加装新型自卫电子系统,例如新型红外\紫外告警器和全向雷达 告警接收机。
虽然改造深度赶不上美军但解放军部分的歼-11在服役后期也安装了新的自卫电子对抗系统,但继续沿用倒卡天线的破N001雷达……所以该部队换装苏-35以后被震撼的不得了,以至于产生了对这种飞机的过高评价……其实么苏-35和国产最新型飞机比,至少电子设备方面,也就嘛嘛来……
此外,我国新引进的苏-35战斗机,在执行演训任务时,也出现了在翼尖和机翼最外侧挂架上同时携带两种4具俄制电子对抗吊舱的情况——由于俄罗斯的电子对抗系统相对国产系统性能要低一些,多带一种对抗系统总归好一些。
EPAWSS系统中,包括了全新型号的干扰机、雷达告警、红外告警等设备,与此前互相分离的多种电子对抗系统不同,它被整个整合为一套系统,通过新型的中央管理单元来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因此在对抗性能、灵敏度等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按照美国空军官方视频的说法,这种系统将能够“让F-15在面对中国战斗机时宝刀不老”。
其实西方国家的军方和专业媒体,对中国空军的电子技术的进步,是从来不敢小看的,毕竟在这方面,中国和它们是依托于相似的产业体系,而不是苏联\俄罗斯那样,在电子产业基础领域几乎是惨不忍睹,纯靠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和相应设计人员丰富的经验和令人咋舌的想象力来多少弥补一些差距。
至于未来,中国在电子技术领域,未来追赶乃至赶超美国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美国空军升级F-15让它面对中国战机时宝刀不老……
按照美军此前的计划,EPAWSS系统是F-15C能够延寿到2030-2040年关键性的第一步,在这之后,会逐步实施对机队的“寿命归零”(当然这个工作目前也在陆续进行,不过速度并不快,因为部分F-15C的“寿命归零”涉及更换飞机主承力部件,实际上比新造一架还麻烦),并为其安装新的雷达、带有前视红外系统的副油箱、进行增加武器挂载能力等等改装。
不过,这样麻烦的改装,和新造一架飞机相比,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呢?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而且,美军现在剩下的F-15C战斗机——也是美军最老的主战飞机了,这批飞机比中国空军的苏-27还老,不经过脱胎换骨的重新改造是没法继续用下去的。
即使这样改进以后的F-15C,到了2030-2040年时,依然会变成第四代战斗机眼中的靶子,因为作为一种主要执行争夺制空权任务的作战飞机,它们和F-15E、歼-16等说起来叫多用途战斗机,但实际上只是有较强空战能力的战斗轰炸机相比,任务更加单一,在与己方四代机配合作战的时候肯定不如后者合适。
歼-10C的有源阵比歼-10B的无源阵有巨大的进步,让很多人刷新了观念
虽然F-16V的有源阵性能不咋地,但好歹也是有源阵,可以拿来装B
目前美军F-15C现役还有200多架,和F-15E的数量差不多,同时美军还有900多架F-16,这些三代机数量当然还是比中国空军的三代机要多一些,但是考虑到美国要维持全球霸权,即使再加上几百架海军的“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实际上数量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数量上不占优势,这次又取消了改装EPAWSS计划,那么未来美国空军的F-15实际上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不装EPAWSS,F-15C在和未来普遍装备AESA的中国战机对抗时无异于待猎杀的火鸡——事实上由于美军同样取消了F-16升级的计划,这种目前美军中数量上占绝对主力的战斗机也一样。
数量本来就不大够,还不进行现代化改装,F-15C不改装的话,唯一的前途就是赶快退役。
美军自己也是这么打算的,他们希望在“近期内”让所有F-15C退役。
但问题是F-22早已停产,F-35生产速度再怎么也就是每年100架,就算按照有些国会老爷的打算那样,彻底停止对外国用户的交付,两三年后,美军的F-15C倒是可以都换成F-35,但问题是,带来的结果就是,F-22的负担更重了。
F-35再怎么好,它也不是一种优秀的执行争夺制空权任务的飞机,其飞行速度方面的劣势实在是太明显了——你能想象美军靠一种亚音速飞机去争夺制空权?连日本都觉得这不靠谱好不好!?不然为什么他们开发F-3的计划强调飞行速度无论如何要超过2马赫?
至于重新生产F-22——去年笔者还觉得这有点可能性,但如果要赶上短期内让F-15C全部退役的这个档口,那就有点不现实了。
所以,综合而言,笔者认为,美国国会通过空军让F-15C全部退役要求的可能性,恐怕不大。因为这件事,掀起的风浪太大,空军自己兜不住。
其实在这一点上,中国空军的歼-11B,除了寿命上的担忧远小于美军F-15C机队的问题,(首批苏-27和歼-11是肯定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退役的)对电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的需求其实也同样大的,毕竟它们使用的是未来已经肯定没戏的机械扫描雷达,电子对抗也即将落后。
所以,未来20年,可能中美空军的主力制空机机队,还是要有F-15C和歼-11B这对儿老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