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成名,19岁息影…回归后的他竟靠「变态」大火?!

作者|  二丫

来源|   影探

秋季档刚开始,美剧的看头再次出现了跳跃式飙升。

圈内几家“大佬们”纷纷放出自家重量级新作。

常年口碑爆棚的C位老剧,同样在这一阶段陆续回归。

其中就包括《良医》第3季(9.3)。

500

作为经典美剧《豪斯医生》(8季平均豆瓣评分9)原班编剧团队打造的全新治愈向医疗剧,《良医》从面世至今,拿下了诸多不俗的成绩:

第1季曾是ABC(美国广播公司)21年来收视率最高的周一档剧集,并一度碾压《生活大爆炸》。

到截稿日为止,三季平均豆瓣评分9.1,严苛的IMDb也打出了8.2的高分!

500

这部引进并改编自韩剧的美剧,延续原作亮点的同时,还做到了优秀的本土化。

500

原版韩剧曾获得第50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电视剧

该剧以一位自闭症+学者症候群的外科天才为主角,并以这位“特殊大夫”的成长为线索展开叙事。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男主肖恩·莫菲

至于剧作的优势和看点,简单概括:既硬核、又温情

它的硬核,主要在于剧中展现出的各种疑难病症,以及顶尖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

好比第3季伊始,为了清除患者腹腔内大面积肿瘤所采用的体外手术——

将胃、胰腺、双肾、肝等重要器官暂时取出,将腹腔内肿瘤清理干净后再放回体内。

500

该剧的叙事则采用美剧常见的“主线剧情+单元剧”的形式。

除了聚焦主角医生们在职场、生活及情感遭遇的种种之外,还通过不同病患的不同故事,来探讨人生中可能遭遇的不同课题。

每个故事的走心程度,堪称“心灵大保健”——

不单纯治愈心灵,更会提供解题思路、看法。

像最新一季开篇承接第2季结尾,从男主的首次约会,来展开讨论约会的意义、爱情的意义。

男主同事摩根诠释约会这段话,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良言。

500

诚然,一部剧的成功与否,往往与角色塑造息息相关

比如《大爆炸》的谢耳朵、《神探夏洛克》的卷福。

而《良医》的成功,更多要归功于男主肖恩·莫菲的饰演者弗莱迪·海默

500

所以二丫今儿,不聊剧,换聊人。

看看这位靠脸吃饭的种子选手,如何出落成专演“怪角色”的演技实力派

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1992.2.14-)

500


1

童星

童星”是海默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标签。

在此期间,他出演的最知名的作品,莫过于《查理与巧克力工厂》(2005)。

500

彼时的海默,年方13。

但他的演艺生涯,早在7岁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年,他搭档海伦娜·伯翰·卡特(《哈利·波特》)完成了自己的荧幕首秀《女人“秘”语》(1999)。

500

就二丫个人而言,第一次感受到童星海默的魅力,是在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虎兄虎弟》(2004)中。

500

这是一部很公益的电影。

它通过一对老虎兄弟与人类之间的种种,展现出大自然对人类的包容,并强调人类保护自然是责任,更是义务。

片中还特别设置成年与孩童的对比,来体现成长路上,我们逐渐遗失掉的一些重要品质:天真、执着、善良和敢于相信的勇气。

这个名为“劳尔”的孩童饰演者,正是海默。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劳尔(左)

其实他在该片中的戏份不算多,但在跟男主的一场对手戏里,他的表现十分动人。

这是在猎杀老虎前夕,发生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男主从成人独有的理性角度向劳尔解释:为避免虎兄弟伤及无辜,我们必须要猎杀它们。

500

但劳尔执拗的认为,这对虎兄弟不会伤人,它们会回到丛林学会捕食,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

500

此时,镜头逐渐推成劳尔的面部特写,火光照亮了他的半边眼眸,一行眼泪划过。

这一幕,我们看到了孩子独有的天真善良,也看到了劳尔对虎兄弟的情深不舍,以及他对血腥即将发生的无能为力

这一幕时间不长,却称得上是该片一处点睛之笔。

海默这份动情演绎,不输专业演员。

500

同年,海默还参演了一部更为重量级的传记电影:《寻找梦幻岛》(2004)。

这部影片重现了经典童话人物“小飞侠”彼得·潘的创造过程。

并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第62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提名。

500

其卡司堪称黄金级别。

约翰尼·德普(《加勒比海盗》)、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号》)、达斯汀·霍夫曼(《雨人》)……

面对如此一座演技实力派大山,饰演彼得·潘原型的海默,拿出了让前辈们认可的表现。

片中,他饰演了一个因父亲离世而心事重重的小大人。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彼得

在他的戏份中,有一场情绪大爆发比较难搞:

那是他在得知母亲重病后,撕毁自己写的话剧,拆砸精心搭建的小剧场,极为崩溃的一幕。

500

导演马克·福斯特在该片开拍第二天,就让海默完成了这场戏的拍摄。

导演的目的,是为了让剧组其他演员看到海默的出色表现后,能摆正跟孩子一起工作的态度。

海默不负期望,完成得可圈可点,获得了“同事们”连连称赞:

凯特·温斯莱特称他“是她见过最棒的儿童演员”。

约翰尼·德普也被他的演技所震撼,因此有了二人的第二次合作,也就是海默的成名作《查理与巧克力工厂》(2005)。

500

这是一部教育意义非凡的影片,它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去强调家庭重要性。

当约翰尼·德普确认参演该片时,他特别指定要海默来饰演主角小男孩查理

一个家境贫寒,却懂事、乐观、善良、顾家的小男孩。

一身正气又带点早熟,海默自身的气质倒是跟这一角色不谋而合。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查理

其中让二丫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当威力·旺卡告诉他巧克力工厂归你,但你要抛弃家人时他的情绪转变,

喜悦的眼神逐渐冷静,漂亮的眼眸里明明充满了童真,却透着十足的坚定和义无反顾:

“那我不去了,我说什么也不抛弃家人,就算给我再多的巧克力也没用”

500

没有叫嚷、呐喊,却十足有力,掷地有声。

看过的观众,无一不为之动容。

500

除了上述几部较知名影片外,还有一部影片虽然口碑平平,却值得一说。

因为在这部影片里,海默一人分饰两角,出演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

500

在同一作品中饰演多个不同角色,很考验演员实力。

一些演员能成功晋升实力派,往往会依托在类似演绎中的突破。

比如《白夜追凶》(2017)里的潘粤明、《你好,疯子》(2016)里的万茜等。

500

上:《白夜追凶》 下:《你好,疯子》

《奇幻精灵事件薄》(2008)中双胞胎角色难度自然不敌上述例子。

500

但海默将二人分明的性格诠释的十分到位。

这对于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十几岁小男孩来说,很是不易。

500

500

一个十分叛逆,一个十分文静

祖师爷赏饭吃”是二丫在看过童星海默的作品后,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词。

他眼里天生有戏,毋需过分打磨便能让人充满惊喜。

曾三度跟他合作的海伦娜,也评价他“不是表现得像个演员,他是天生的演员”。

500

可人总会长大。

这时,童星的标签与其说是一种荣耀,不如说一种束缚。

过早成名会让观众提出更多要求。

面对这一关键岔道口,海默又是如何选择、如何渡过的呢?


2

学霸

关于海默,另一个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点,就是“学霸”。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饰演的角色上,还体现在真实生活当中。

500

说到角色,二丫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八月迷情》(2007)。

500

影片伊始,一位白衣少年身在绿色田野,他随风舞动双臂,感受到自然之音而露出天使般的笑容。

这至美的一幕,便是该片标志性名场面。

500

500

画面中的主角,正是海默饰演的男主奥古斯特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奥古斯特

其实比起“学霸”,用“天才”形容这个角色更为恰当。

在音乐方面,他天赋异禀,能轻松学会乐器演奏、乐理知识,还能在短期内编写大型交响曲。

500

但为这个角色作了各种准备的海默,则是妥妥展现出了学霸气质。

众所周知,海默是英国伦敦人,讲着一口标准的伦敦腔英语。

但该片人物均是美国人,这就需要他熟练讲出美式发音

所以在影片开拍之前,海默专门请了发音老师调整口音,并逼迫自己每一句话都要用美式英语来讲。

这份努力的结果在成片中清晰可见,他的美式发音非常标准。

500

除了口音,海默在片中还需要熟练飒爽的演奏吉他

其中包括著名美国音乐家迈克尔·亨吉斯独创的敲打琴弦的演奏手法。

500

于是,在纠正口音同时,海默还要苦练吉他

片中所有与吉他有关的场景,都由他独立完成,其弹奏曲还没有后期配乐制作

“也许,只用手做出弹吉他的样子,然后进行后期配音制作会更简单些……但我真的希望能够实际去操作它。因为我觉得,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正在做什么,又如何将情感通过影像传达给观众呢?”

这份对职业、对观众的尊重,怕是任谁看了都会肃然起敬。

500

海默还有两个可称为“学霸”的角色。

一个便是热播美剧《良医》(2017-2019)里患有自闭症,但医术一流的外科大夫肖恩·莫菲

另一个,则是《吐司》(2010)里为了跟后妈“争宠”,将自己锻炼成料理学霸的奈杰尔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奈杰尔

对于海默来说,根据英国美食作家奈杰尔·斯莱特同名回忆录改编的电影《吐司》,是一部意义非凡的影片。

500

虽然戏份不多,但这里有他的荧幕初吻

500

伟大的腐国,谁都不能放过啊……

二人的初相遇,他看着对方躲闪又渴望的神情,自然流露出的小心思,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桥段,是二丫认为该片中海默演技最传神之处。

500

“学霸”一词用来形容海默本人也十分得当

幼年成名并没有让他忽略学业,反倒成绩斐然。

500

他曾在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考试中取得十门A。

并在A-Level考试(英国学生大学入学考试)中以4个A+的成绩入学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最后还拿下了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双学位。

大学期间,他暂别演艺事业,潜心攻克学业,丰富知识储备,积累生活经验。

大一的他曾在伦敦政经学院上暑期班,大二时曾是科威特海湾银行的实习生。

大三那年还跑到马德里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文件翻译工作。

500

直到2013年,海默再次回到观众的视野。

凭借这次回归后的转型,他成功摆脱童星束缚,并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只是转型之后的角色类型,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3

没错,用一个字总结海默转型后的角色,就是“”:

他基本抛弃了颜值优势和过往的角色设定,转而投身于更富挑战的复杂人物

其实童星海默也出演过几个“怪”角色。

好比《寻找梦幻岛》的小大人彼得和《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早熟的查理。

彼时的“怪”是入门级,此时的“怪”却能称为究极。

首先是《贝茨旅馆》(2013-2017),这部被称为希区柯克《惊魂记》前传的美剧。

500

五季平均豆瓣评分8.0

该剧所述,正是《惊魂记》中的主角诺曼·贝茨,一步步修炼成双重人格腹黑杀人狂的全过程。

这也是海默所饰演的角色

500

弗莱迪·海默 饰 诺曼·贝茨

比起之前区别表现双胞胎间的不同性格,诺曼这一角色,更讲求精神及心理层面的差异性刻画。

眼神、动作、语气、神态……不同人格的不同状态,既要泾渭分明,又要转换流畅。

那海默表现如何?

500

正常时,观众看到的诺曼安静如诗,略带稚嫩羞涩。

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跟杀人狂更是八杆子都打不着;

500

当发生人格转换,他的神情逐渐狠峻,眼神阴冷,杀意骤起。

伤人直取要害,杀戮仅一瞬间即完成。

少年感当荡然无存,分明就是个变态杀手。

500

500

然待他回过神,见到血腥后的惊慌失措,竟全然看不出他狠下杀手时的半分毒辣。

500

诚然,海默在该剧中的表现,达不到完美的水平。

但作为回归后的小荧幕首秀,这份惟妙惟肖的演绎,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他用实际行动宣誓:这是一个告别过去,焕然一新的演员海默。

500

诺曼之后,海默的第二个怪角色,是男扮女装出演了一位女扮男装的自行车赛手

该角色出自HBO伪纪录片《环药房自行车赛》(2017),是一个誓要跟男人一较高下,最后又为了男人死心塌地、前功尽弃的人物形象。

500

角色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紧张、窘迫,模仿男性特点时的刻意、拙劣,都被海默的演技逐一捕捉。

500

剧组特意给他垫了胸,在举手投足间,他还加入了些许的女性特质。

500

女生掐腰的小动作

500

垫胸……

值得一提的是,海默的颜值低谷,怕也出现在该片之中……

500

……

接下来海默饰演的“怪角色”,便是《良医》里的肖恩·莫菲了。

500

这个角色是个做着特殊职业的特殊人群。

自闭症注定了他在沟通方面的缺乏。

可外科医生需要跟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也是职业中的硬性要求。

所以肖恩的沟通,必然会出现种种尴尬、刻意努力的痕迹。

500

像避免眼神接触,肢体上的局促不安,语气用词不当等等。

500

还有特殊情况造成情绪失控的爆发情况。

500

对比诺曼,海默在这个角色上的发挥更加出色。

他演活了这个带着伤又带着梦的自闭症外科天才。

甚至戏外看到他,还会让人不自主地贴合到肖恩这个角色上。

500

据悉,为了这个角色,海默及剧组查看了很多跟自闭症相关的论文、纪录片,并咨询了针对这个疾病的专业人士。

前期研究得透彻,后期演技有保证。

也难怪海默会凭借这个角色,拿下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金球奖的提名

500


4

作为演员的海默,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

一方面,这位“伦敦F4”成员的高颜值始终稳得一P。

“伦敦F4”分别是汤姆·霍兰德(《蜘蛛侠》)、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移动迷宫》)

阿萨·巴特费尔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弗莱迪·海默

500

另一方面,他对自己人生、事业按部就班的规划,也让人刮目想看。

这首先得益于他的家庭环境。

同样是演员的父亲,从不缺席童年海默的拍摄,每次都会在现场陪伴。

母亲则是一位经纪人,规划演员的发展方向就是她的专业。

500

海默与父母

此外,海默对学业非常重视。

他曾在访谈节目中表示:

“对我而言重要的进入大学,学习新东西后,在成年后选择演戏。这才是一个积极的选择”。

他懂得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作出最优选择,而不是盲目去享受童星给他带来的便利。

500

相信大家都记得海默还有一部电影《家庭作业》(2011)。

片中,他搭档好莱坞四小花旦爱玛·罗伯茨,饰演了一个聪明,却不愿面对未来的高中生。

500

不得不说,海默在片中的颜啊!简直了~

500

但,豆瓣6.9,IMDb6.6,烂番茄新鲜度20%。

这部海默用时20天完成拍摄的作品,口碑惨淡。

这次失败,让他马上决定暂时息影,专心读书打磨自己。

年轻却头脑清醒,在充满诱惑的影视圈,挺少见。

500

回归后,除了演技大幅度提升,他还把自己的身份从演员,扩展到导演、编剧和制片人

《贝茨旅馆》中,海默是其中两集的编剧,并执导了一集。

在《良医》中,他更是身兼主演、编剧、导演及制片人四职。

就目前发展趋势,他前途无量。

500

《贝茨旅馆》S2E1由海默执导,该集IMDb8.4

海默的成长路,对新一代明星、演员非常具有导向作用。

不急功近利,不过度营销,看重学业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拓展。

他把演戏更多是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单单是赚钱、成名的工具。

500

反观如今各式小花鲜肉,不能说其不敬业,但总感觉他们把劲儿,用错了地方。

拼命凹人设、搞话题、提高曝光度……

等到拿作品说话时,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具体例子二丫就不举了,类似情况在国内外都不少见,如今也见怪不怪了。

但观众不是傻子,青春转瞬即逝

演员成功与否,到底还是要靠作品和演技说话。

当实力足够,什么人设崩没崩、颜值可还够……真正被观众铭记的,只有作品和角色

就像远离社交媒体的海默,如今人们更多讨论的,也不再是他的外貌。

而是他那些出色的演绎,精彩的作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