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雪莉,晚安。”| 陷入长期抑郁,如何预防自杀危机?

雪莉自杀离世的消息一出,微博崩溃了。

从不敢相信,到震惊,到哀恸,这位「人间水蜜桃」,终于在最后,得到了她一直乞求的「疼爱」。

500

随后,经纪人发文证实,雪莉生前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然而,她的许多举止从未得到人们的正面关注,要不,就是「疯癫」「精神不正常」之类的评价。

500

恶评来自四面八方,她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却又因为公众人物的身份,不得不继续承受一些恶意的声音:选择不穿内衣成了许多人对她进行“荡妇羞辱”的凭证;因为腹痛送医也被造谣成怀孕堕胎。

尽管异常举止早就出现,但她的呼告好像没人听见。

前男友崔子在发布新歌时雪莉曾评论“我曾经想过就这么睡去永远不再醒来”,似乎早已暗示了雪莉的自杀倾向。

2016年,雪莉传出手腕“受伤”的消息,后来的ins照片中,手腕和前臂仍然能清晰地看到疤痕。

500

2017年,雪莉的ins上传了一段视频,是一个跳舞的人形娃娃,接着又po出了这个娃娃残破的躯干,看上去是被刻意去掉了头部和一部分四肢。

500

当时因为这段视频和照片,雪莉也收到了很多伤人的恶评。不少人在网络评论上说她“需要隔离”、“不正常”、“从一个爱豆变成了一个疯子”……甚至在之前参加综艺节目读恶评时,都有如此夸张的贬损——

500

直到昨天告别这个世界,雪莉以自己的真名“崔真理”打造的真人秀节目《真理商店》中的一段告白,才真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双眼含泪,笑得有些勉强的真理歪着头对镜头说:“观众朋友们也请疼爱我一些吧,记者们请疼爱我一些吧。

500

因此,在今天,我们尝试再次与大家探讨抑郁以及由此带来的轻生念头,希望逝者能够获得生前渴望的自由、幸福和平静;也希望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永远不会有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刻。

500

500

觉得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甚至时间久了后,他们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生活对他们而言好似梦游,他们足够清醒到可以与人交流,但同时感觉生活并不真实,就像在做梦一样毫无意义。他们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但是这不代表长期抑郁的人不会快乐。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他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一想到短暂的快乐会消失,他们会更加低落。也有人误以为当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他们觉得心情很好时,他们反而会愧疚,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果然是假装的(Knightsmith,2015)。

有时,抑郁的人们为了不让身边人过分担心,会假装自己好了起来。而由于身边人也总是盼望抑郁的人情况会变好,于是让人们相信这个假象会很容易。但对抑郁的人们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样貌就像活在一场谎言中,感到苦涩而疲倦:“早晨出门前,检查我的钱包、我的钥匙、还有我脸上的笑容是否装扮良好。(Knightsmith,2015)”

抑郁会引起自杀的念头。部分长期抑郁的人与长期对自杀的渴望感相处。刚开始时,自杀的念头可能会吓到他们,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已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自杀的时候,试图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500

500

自杀情绪(suicidal feelings),即感到想要自杀的心情,是指原本就异常低落、痛苦、迷茫的情绪变得深刻而强烈,以至于结束自身生命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每个人体验到的自杀情绪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是感到难以再承受无边的痛苦,另一些人可能未必是希望去死,而是感到不想再这样活下去了。随着自杀情绪的起伏,人可能会一时间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图,一时间又畏惧死亡,在进退皆苦的心境中反复挣扎。

以下是一些处于自杀情绪中的人常见的感受、念头和体验:

• 感到活着没有意义;

感到无法承受的、仿佛没有尽头的痛苦;

• 感到自己对他人来说不被需要、没用、没有价值;

• 感到深刻的孤独和被抛弃感,感到自己与周遭世界是隔离的;

感到无助和迷茫,似乎除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其他选择;

• 感到如果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其他人都会过得更好;

• 憎恨自己,怪责自己;

身体感到麻木,感到自己被抽离;

        ……

*如何识别周围人的自杀情绪?

当一个人产生自杀情绪,ta可能不会直接向周围人如实倾诉自己的感受。但有一些人们可以观察到的表现和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警信号”(Rudd et al., 2006):

• 表现得极度沮丧、抑郁和绝望;

• 表现得特别愤怒,大发脾气,找人寻仇;

• 做出一些疯狂的、冒险的行为,甚至是自毁的行为,且不计后果;

• 蓬头垢面,不再重视自己的外表;

滥用酒精或药物;

• 焦虑、易激怒,总是无法入睡、早醒,或是一直嗜睡;

• 情绪突然变化,特别是长期忧郁的人突然表现得很愉悦(因为可能是做好了自杀的决定);

• 减少或不再参与社交活动,不再与朋友、家人联系;

谈论有关自杀的事,即使是以开玩笑的口吻;

• 把身边财物赠与他人,与他人告别,写下遗嘱;

• 购买安眠药、农药、绳索等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

如果你看到周围人有这些言语或行为表现,请特别留意:他们可能正在自杀情绪中挣扎,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

500

500

1.精神疾病与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多项研究指出,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可能是人们产生自杀情绪和念头的重要风险因素(see McGee et al., 2001)。对于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自杀的情绪和念头可能是侵入式(intrusive)的。有些人会在头脑中听到声音,去实施自杀行为;也有一些患者会因病而陷入深重的无望感(hopelessness),无法配合治疗,最终自杀身亡(Beck et al., 1985)。

另外,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也会让人陷入自杀情绪,例如所爱之人去世、遭到欺凌、遭受性侵、分手、破产、长期疼痛或顽疾,等等。当人们经历这些负性事件且无法应对时,可能会对生活感到绝望,认为未来全无解决或走出来的可能,从而想到要通过自杀来结束痛苦。

*长期感到抑郁,如何预防自杀危机,走向疗愈?

a. 药物治疗

有时候,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很多人会担心吃抗抑郁药会导致成瘾,因此抗拒用药。实际上,抗抑郁药并不会让人成瘾。但每个人对于每种精神科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一样,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尝试和调整,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

b. 日常自助

除了向专业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抑郁。

你可以写日记。不止记录发生的事件,而是要记录围绕这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时常会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头脑结成了一块,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写日记正可以帮助我们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对话。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察觉自己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当个人主观的想法变成客观的文字呈现在纸上,你就可以去观察它、去改变它、甚至去摧毁它,你可能会发现面对同样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种与当时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样的感受去应对(Grayson-Mathis, 2002)。

记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时刻。即使接受了治疗,我们也会有感觉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时候。但是,记住自己曾经感受良好的时刻,这样我们会知道抑郁带来的痛苦不会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乐。

要对抑郁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郁为伴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反复;而即使经过治疗,我们在将来可能依然会因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虽然治疗无法彻底消除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更好地和抑郁共存,到那时,可能你会发现抑郁也并非那么可怕。

500

2.家庭关系中的低自尊(low self-esteem in family context)与无望感。

需要注意到的是,不是所有患精神疾病和经受生活压力事件的人都会产生自杀情绪。童年家庭关系中的负面经历或许是成年初显期人们自杀行为的“生成机制”之一。

童年时期在家庭关系中感到低自尊,可能会为人们成年后理解他人评价的方式打上“烙印”,让人更容易产生自杀情绪。

3.社会视角(Social perspective):人与社会缺乏有意义的融合(social integration)。

根据社会学家Durkheim关于自杀的理论,当一个人的社会融合程度较深——和周围的社会紧密相连、拥有普遍的归属感,且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过着有意义的生活,那么ta就不太容易产生自杀情绪。

反过来,如果个体感到和周围的社会的关联减弱甚至失联、缺乏归属感,或是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而体验到一种社会道德的沦丧(anomie),那么ta就更有可能陷入自杀危机。

雪莉所处的系统,使得她无法被支持,反而不断地遭受网络暴力。或是接触更多,不为人知的黑暗。她无法与社会产生较好的联结,反被其所伤。

500

500

a. 发现自己有自杀情绪,如何自救?

1.主动寻求帮助。

自杀情绪会控制人们的思考能力。你可能感到求助是困难的,觉得没有人会听你说、没有人会理解你。请记住,这些都不是事实。如果他人不清楚你需要帮助,那么他们伸出的援手也会失去方向。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感到多么绝望,一定要寻求帮助。请坚持向不同的人和机构求助。

2.与信任的人一起做出安全计划。

要知道,你不必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痛苦。在意识到自己有自杀情绪的开始,你可以向你信任的朋友或是亲人诉说你的感受。如果你感到难以对身边的人开口,或是怕他们担心,也可以预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让这段信任关系中的另一方成为你的“知情监护人”,和ta一起制定一份安全计划。这份计划需要包括,如果你感到自杀情绪特别强烈时,你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联系到ta;你和ta会做出哪些步骤,来逐步帮助你解除危机。把这份计划写下来,放到自己平时看得到的地方。

3.在自杀情绪强烈的危机时刻,如果没有妥善的安全计划,请报警,或拨打急救电话。

500

b. 发现身边人有自杀情绪,如何提供帮助?

1.主动联络对方,询问对方的自杀意图。

在对方提到与自杀有关的内容时,直接询问对方是否真的在考虑自杀。问话方式必须是直接的,以免被误解成其他意思。多数情况下,真的在考虑自杀的人会想要谈论这件事。

2.用心倾听。

如果对方承认了自己想要自杀,那么你可以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要允许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可以通过发问来帮助对方倾诉,但不要过多表示好奇,也不要岔开话题或是讲自己的遭遇。倾听时务必专注、耐心,不要一心两用。你的倾听将会使得对方的情绪得到缓解。

3.鼓励对方求助。

不要答应为对方保守秘密;你不应当是唯一一个支持和帮助ta的人。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对方向外求助;同时,你也需要联络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其他人来一起说服对方寻求帮助。如果对方执意拒绝来自周围人的帮助,也要确保有恰当的人知道ta目前的状况(即使透露这件事违背了ta本人的意愿)。不要独自应对自杀危机。

加缪曾说:“最终,比起杀死自己,人需要更多的勇气活下去。”生活从来都不吝于向我们展示它艰难困苦的一面。而当个体在苦难的磨折之下难以为继时,唯有人与人之间深厚的联结,可以牵绊住彼此的生命,让渺小的你我不至于孤立无援。在死亡与危机面前,我们不应当是彼此的陌路客。

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对身边的人表达出多一点点的善意,或许无形之中,我们就留住了一些踩在生死线上的生命,让他们重获活下去的勇气。

最后,如果察觉到自己或身边人有轻生念头,可以在后台回复“电话”获取心理援助信息和援助热线,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全国心理咨询与援助信息黄页。

以上。

晚安,大家。

晚安,雪莉。

500

References:

Beck, A. T., Steer, R. A., Kovacs, M., & Garrison, B. (1985). Hopelessness and eventual suicide: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 Am J Psychiatry, 142(5), 559-563.

Bhar, S. , Ghahramanlou‐Holloway, M. , Brown, G. and Beck, A. T. (2008), Self‐Estee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8: 511-516.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Durkheim, E. (1997).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Free Press; Reissue.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com

McGee, R., Williams, S. & Nada-Raja, S.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01) 29: 281.

Rudd, M. D., Berman, A. L., Joiner, T. E., Nock, M. K., Silverman, M. M., Mandrusiak, M. , Van Orden, K. and Witte, T. (2006), Warning Signs for Suicide: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6: 255-262.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