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掀起的村史馆,乡村文化生活和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500

500

要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新生活的期待,必须不断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村落,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无疑正在掀起的村史馆建设,则是其重要的不可忽视和不可多得的文化氛围营造内容。

村史馆把留住乡愁作为总基调,把村湾的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特色成就等作为陈设展览重点,成为现代农村能够传承历史,留住文脉,激发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反映的不仅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述,而且是能够让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重要留念。

近几年来,农村各地正在蓬勃兴起的这项历史记忆建设,对当前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风民风的正向促进,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正日益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其意义主要包括,一是帮助村民回忆历史,不忘根脉。回望找寻乡村记忆,熟悉祖父、父亲以及几代人生活情况,了解村庄历史经历,增加家乡情感。二是帮助村民记住乡愁,挖掘、整理和传承民风乡俗、乡约村规家训,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素材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历史教训,充分展示历史,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干部群众的创业历程。同时,也可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开辟的新阵地,成为现代文化引领的大讲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平台。三是帮助村民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激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村史馆能够经常将抽象的道理、生硬的说教转化为群众身边喜闻乐见的生动事例,赋予其蓬勃的生命力、生动的感染力和强烈的震撼力,将经济建设和现代文化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依托载体进行宣传,激励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但是,目前村史馆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要花大力气,亟待加以引导和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整合力度没到位,综合效应发挥不大。现在普遍情况是,村委会、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与村史馆分设或者相距很远,村民活动不方便,难以达到协调综合效应,作用发挥不到极致。二是村史馆建设不完全。只注重实物陈设,忽视文字和视频存档;只注重运动式宣传,忽视潜移默化和细无声的教育。三是投入和整理不力。村史馆建设、实物收藏、民风民俗整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难以有好的效果。

       为此,特提出一些想法,仅供参考,一是要加强领导,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抓紧抓好。县乡村要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组织领导,指定专班专人负责;并且要将此当作凝集村民意志,激发村民创造活力的大事,切实抓出成效。二是要加大投入,把此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牢。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要采取政府列支专项经费,财政拿一点,社会筹一点,能人捐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三是要强化整合,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村级软实力建设内容,抓紧抓实。要尽力将村委会、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村史馆三者就近安排建设,三者协调推进,互为促进,从而方便村民教育,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