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财充公、男女分营,洪秀全为何搞出这些政策?天地会的前车之鉴是关键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洪秀全出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政策,比如实行圣库制度,断绝参加者的家庭关系等等。这其中有宗教因素,但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洪秀全亲眼目睹了天地会同行的失败,这些政策都是摸着天地会过河的产物。
天地会和拜上帝会在广西的流传都是一系列经济和族群问题的产物,天地会的起义早于拜上帝会,既给后者打了掩护,又提供了很多经验。19世纪中叶的广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出头,比清初减少了12倍,加上广东籍粮商大肆将广西粮食运往广东谋利,广西下层居民的生存愈发艰难,天地会的势力也越来越大,终于在1846年前后发动了多次起义。
广西天地会在洪门江湖中资历较浅,(最早的广西天地会成员出现在1807年,最早的组织出现在1810年)因此起义和其他地区的同行相比有几个不同点。首先广西天地会组织中客家人居多,但也有大量的壮族人参与(广西还有瑶族人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壮族人参与的天地会堂口老大叫“师傅”,唱山歌甚至成了兄弟们联络的方式。其次广西天地会开创了米饭主和装勇成员共同“干大事”的模式。
所谓的米饭主(在广东叫米饭班主,著名的何赌王就是澳门江湖最大的米饭班主)指的是能够给弟兄们提供衣食,提供庇护和方便的地方强有力人士。广西的天地会兄弟们一点也不“皇汉”,壮族大土豪韦三有米有钱还罩得住,天地会的众多兄弟们就拜他当大佬,甚至连起义首领张继祥都不例外。广西天地会起义明面的首领大多是被清朝裁员的临时工“壮勇”,张继祥、张钊、田芳等人都是在鸦片战争后被清军解除了劳动合同。
因此广西天地会起义后,一方面有米饭主当资金来源,发展较快;另一方面也受到米饭主们的影响。以韦三为代表的米饭主们大多有团练首领等“官衔”,是清朝政府中的两面人,他们平时勾结天地会成员谋利,在战时也吞掉了大部分战利品。但到了他们觉得价码合适时,他们也会撤销支持,甚至影响明面上的天地会首领。张钊作为数千人的天地会艇军首领,居然被清朝以衙役身份收买(堪称史上最廉价的反贼),张继祥后来成为清军在广西的军事支柱,他们功不可没。
此外广西天地会成员还习惯性地把老婆孩子丢在老家,造反只在周边地区闹事,最后他们都被清军击中优势兵力击败。
这些教训都被洪秀全看在眼里,他的拜上帝会粉丝以客家人为主(起义时的两万成员中有14000多人是客家人),也有部分壮族人,在人员构成上和天地会类似(韦昌辉和壮族关系密切,会壮语,石达开的老婆也是壮族人。但他坚决不愿意吸纳米饭主,要求加入者一切财富归公,石达开韦昌辉的家产就因此充了公。其次他毁掉了粉丝的家庭,让他们只能跟着自己为了“小天堂”拼杀。最后他还利用族群关系吸收天地会成员,但坚决要求天地会成员接受考验后才能入会。
这些措施在太平天国发展初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即使在天平天国后期,严格限制天地会成员加入的政策也被石达开继承(他是吃亏后才想起这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