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领先美国,落后于中国

刚刚观影归来,终于有资格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总体感觉如下:

按照美国标准,得分90

按照《战狼2》树立的中国新标准,得分70

如果这是一部好莱坞影片,那么它各方面都完全符合当代美国审美要求,完全超越《钢锯岭》。(虽然《钢锯岭》在我看来是彻底的烂片。)因为它有着后者所有的优点,并且避免了错误的战争观。

如果让喜欢《战狼2》的中国影迷来评价,那么该影片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无论主题,编剧和表演。

1,主题:影片重点是第二次珠峰登顶,原因是为了获得世界的普遍承认。

实际上,开始部分的那句台词非常好:“我们中国人做了什么,不需要任何人来承认。”

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自信。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压根儿不在乎,只是这不应当成为一部爱国影片的主题。如果作为续集,则是合适的。

2,编剧:太多的感情戏和情绪化,淡化了爱国主线。

这可能是一个教训,因为虽然没有读过阿来的《尘埃落定》,但是总觉得“茅盾文学家”获得者绝非泛泛之辈,所以从未怀疑剧本的质量。

于是,现实给了我深刻的教训:不要用名气来作为判断依据。

影片台词非常肤浅,毫无文采。基本上就是常见的香港片水平。

主要人物的故事都非常尴尬。胡歌的笑料比较突兀,为了向父亲证明的登山理由非常俗套,井柏然和黑牡丹的爱情故事有头没尾,中间情节不合常理。。。诸如此类。

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吴京在旧厂区的跑酷攀爬。但是,这依然有问题——那个时代是不存在这种旧厂区的,国家工业还很落后,怎么可能有废置的工厂呢?

3,表演:除了吴京的表演大部分都不错,其他人的表演都流于表面。

张译应该是有演技的,但是受限于剧本,没有发挥出来。

章子怡,如果没有她,这部片子的得分应该还会提高一些。基本上,看不到她的专业演出,那种水平的演员遍地都是。

其他人都不用说了。。。(回忆对我已经是一种痛苦。)

总而言之,按照《战狼2》影迷的标准,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许多人把失败归结于导演“李仁港”。我觉得这不公平。

对比他以前的作品,此片已经实现了他的超越。

换个角度讲,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没有几个人能拍得更好。当那些比他更熟悉中国历史的内地导演都拍得极其糟糕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去指责他吗?

我认为,此片最大的失败是“吴京”。

他通过《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确立的坚不可摧的“中国人”形象被大幅弱化。

该片的另一个失败者是“上海电影集团”。

在“吴京”演出就能保证20亿票房的情况下,竟然拍出这样低下的制作,说明他们还不明白中国的时代精神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思维依然停留在美国大片。

最后,让我们来冷静一下。

现在,我们对吴京,对爱国影片,总是满怀期待。

事实证明,这种期待还需要延长一段时间,至少是几年。。。直到有一批战狼式导演成长起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