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九年,雷军的野心与妥协

500

作者:猪九诫

出品:百略网

2013年,小米风华正茂,卖出了1700万台手机,此时距离小米成立仅仅三年,并且雷军还没有开始做红米,1700万台销量都是实打实的旗舰机。

面对这个喜人的成绩,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骄傲地表示,小米模式相当于苹果+谷歌+亚马逊。彼时的小米,硬件要做苹果,软件要做谷歌,电商和IOT要做亚马逊。

2014年,开始“新国货”运动以后,小米推出了红米系列和小米电视,凭借着红米的大规模走量,小米加冕成为国内手机厂商第一,全球手机厂商第三,雷军再次口出狂言,表示5到10年后,小米会成为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公司。

雷军说这个话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苹果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来中国参加中外互联网领袖高峰对话,主持人拿着这句话去问布鲁斯:“雷军说5-10年后,小米会成为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公司,您是否感到危机?”

布鲁斯-塞维尔回答:it's easy to say——说起来容易。

1

不认命的雷军

2007年年底,金山上市以后,雷军辞去了金山CEO的职务,面对提前到来的退休生活,雷军非常不适应。在金山待了16年,雷军一手撑起了这家老牌软件公司,但是在这里却始终没有找到那种功成名就的感觉。

2009年年底,雷军刚度过自己的四十岁生日不久,此时的他并不享受过去两年那种躺着挣钱的投资人生活,心有不甘的他在内心告诉自己:开始干吧。几个月以后,他带着几个圈内好友一起创办了小米科技。

500

创办小米以后,雷军依旧延续着他的劳模本色开始奋斗,并且推己及人,同样严格要求员工。

据小米员工介绍,当时小米员工的工作时长是12小时乘以6,这还是标准时长,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996”。但是和雷军等高管比起来,员工依旧是幸福的,雷军拼起来,常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和金山时期比起来,雷军创办小米初期的努力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2011年,小米正式推出了小米手机1,凭借着国内最顶级的配置,和1999元的售价,迅速在国内走红。2011年-2014年,短短三年的时间,横空出世的小米手机登顶成为了国产第一。

500

当然,小米科技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不仅仅是因为雷军的勤奋努力,更是因为站在了移动互联网来临和智能手机崛起的风口上。

用雷军的话来说,同样是奋斗,以前他在金山的时候是在盐碱地里种草,而创办小米则是在台风口放风筝,两者的结果显而易见。

创立三年,小米顺风顺水,但是站在风口的雷军最终却发现,风口并不代表一切,因为风口人人能追,但是技术却并非人人都有。

2

跌落神坛的小米

雷军要做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真正能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巨人,是不可能通过买技术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的。

小米没有护城河,有的只是性价比,所以当小米出头以后,国内市场迅速冒出了无数个“小米”,华为、乐视、360也纷纷开始做起了互联网手机。在整个行业的围剿之下,登顶之后的小米在2015年迅速迎来了自己的危机。

最大的危机,来自于供应链。

整个2015年,由于供应链的原因,小米5不断延期,最终拖到了2016年2月。由于当年小米根本没有一款真正的旗舰机,导致双十一促销只能用红米机型来充数,最后虽然保住了双十一销量冠军,但是雷军的心中却充满苦涩。

500

2016年初的年会上,小米对外公布了自己的2015年手机销量:7100万台,虽然保住了增长,但是却丢掉了第一的宝座,业内开始出现不少对小米质疑的声音。面对压力,雷军在内部不允许再提第一的事儿,“用户喜欢才最重要,把东西做好才最重要”。

当然,不再提第一,还有另一个原因:2015年以后,小米再也没能成为过中国市场第一。

2016年2月,延期了整整半年的小米5终于发布,市场评价很好,但是却因为产能危机,导致大部分人三个月都买不到货。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小米note2上,小米 note2原本打算当年3月就发布,然而却因为柔性屏缺货的原因,一直拖到了10月才发布。在接受采访时,雷军表示:“如果我们今年三月发小米Note2,那就是世界级产品。”

500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一直靠供应链生存的小米,最终还是被三星给卡住了脖子。

当年为了让小米note 2及早上市,雷军甚至亲自飞到了韩国三星总部去要屏幕,但这块屏幕依旧让雷军等了整整7个月,最终等到小米note2真正推出的时候,整个市场却早已是人走茶凉。

面对危机,雷军在2016年7月开始接管供应链,但是雷军亲自披挂上阵却依旧难以在短时间内挽回小米的颓势,雷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战略调整。

最终,小米在2016年只实现了5800万台的销量,不仅同比大幅度下滑,同时还跌出了世界前五,在IDC的统计中被归入了“other”,反倒是曾经一直被小米所瞧不起的蓝绿两厂,在国内市场扬眉吐气成为双甲。

3

逆境中的曲线

2016年的危机之后,雷军开始了对小米模式的反思:“前五年我们是在不管不顾地跑,把我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今天我们开始强调木桶理论,要堵住那些漏水的短板。”

最大的短板,当然是供应链。

2016年之前,小米的供应链负责人名为郭俊,据消息透露,郭俊在在职期间,基本把小米的供应商给得罪了个遍。

当年在小米5发布之前,由于郭俊带领的小米供应链团队态度很差,同时三星团队又非常强势,双方发生了很激烈的争执,最终导致三星高层直接拍桌子走人。

据资料显示,郭俊早期是政府部门工作背景,一开始进入小米是负责入网许可、政府关系等工作。官场出身的郭俊面对供应商非常傲慢,在她看来,小米是甲方,供应商是乙方,乙方不受重视的理所当然的。

然而这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被三星卡脖子,直接导致了小米5和小米note2的先后延期。据说当时三星AMOLED屏出货量很大,但就是不给小米供货。

500

2016年7月,雷军亲自接手供应链以后,开始在郭俊的烂摊子上亡羊补牢,亲自到访三星总部去求屏幕供应。甚至有传闻称,为了讨来这块屏幕,雷军当时连续去了四次三星总部。

或许是雷军的诚意打动了供应商,2017年小米的供货情况终于开始好转,与此同时小米6和小米MIX2的推出则让小米开始重新赢回口碑。

除了供应链,雷军一直在补的另一个短板,是线下渠道。

2016年OPPO和vivo的崛起,让雷军开始重新思考线下渠道的价值,并很快做出了大规模建设小米之家的决定。

2017年小米之家的建设速度非常令人惊讶,截止到2018年1月13日,雷军在全国建设了超过300家小米之家,其中有235家是2017年建立的。2018年,小米继续加码线下,小米之家的数量从300家来到了586家。

500

在供应链、线下渠道和海外市场的共同助力下,2017年小米实现了9300万销量,其中第二季度出货量2316万,创造了小米的单季度出货量记录。

2016年的小米,确实是走在生死的边缘,能熬过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凭借着雷军的不认命,正如当时中国移动负责人对小米高管说的话一样:“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居然出了小米MIX,这款产品对你们的销量没有任何帮助;你们一家一家去开小米之家,很费劲,对你们的销量帮助也不大,这不是一家已经泄气的公司会做的事。”

在最艰难的时候,雷军依旧坚持去做最正确的事情,这才让小米活了下来,所以去年小米8周年的时候他还在感慨,小米是全球唯一一家在销量下滑之后成功逆转的手机厂商。

但是雷军一定想不到的是,翻过一座山以后,前面迎来的会是一座更高的山,这一座山的高度,甚至超越了2016年在线下市场完虐小米的OPPO和vivo。

4

前方更高的山

2017年,就在雷军拼命补课帮助小米重新逆势上扬的同时,一个庞然大物正在小米的枕边崛起,毫无疑问,这个庞然大物就是华为。

凭借着复制小米的打法,以及华为的技术下放,华为旗下的荣耀品牌在线上迅速崛起,扛起了互联网手机的大旗。2017年当年,荣耀就超越小米成为了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

500

2018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小米的国内市场几乎全面失守,整体销量甚至不及5000万,不过幸好,去年小米在海外市场的表现非常优越,在国内市场下滑的基础上,整体出货量反而进一步上升,首次突破了一亿关卡,来到了1.2亿。

华为的全面崛起,对于小米、OPPO、vivo,甚至苹果、三星都是致命的。与此同时,更致命的是,全球手机市场正在不断下滑,手机性能过剩导致用户的换机周期不断延长。

2018年开始,市场上除了华米OV四大厂商以外的小品牌开始被逐步洗牌出局,吃光了小厂商留出来的市场份额之后,国内的手机市场开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存量竞争的结果,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一直以来,雷军都不急于推动小米上市,但是2018年小米却加紧了IPO的步伐。但是市场是残酷的,小米上市之前,人们觉得他起码值1000亿美元,结果真到了上市的关头,却一点点打折,从1000亿变成750亿,再从750亿变成500亿。

面对估值的不断压低,雷军苦笑着表示:“总不会连500亿都不值吧。”,结果一语成谶,如今小米股价8.7港元,市值276亿美元,比当初的500亿又腰斩过半。

500

当然,日子不好过的不只是小米,面对来势汹汹的华为,OPPO和vivo也被逼到了死线,在线下被不断蚕食的背景下,OV也开始拿起了性价比武器,开始发力线上。这两个曾经将小米拉下神坛的公司,如今也和雷军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不过今年以来,情况正在产生变化,同为高通门徒,最近小米和OV似乎有合纵抗秦的趋势,共同成立了快传联盟,试图打通彼此的边界。

500

但是海外市场受阻的华为,今年在国内市场正在进一步提高声量,有舆论认为,今年华为50%以上的销量将由国内市场提供,不管是小米还是OV,此刻都压力山大。

5

结语:未来仍有变数

2019年以来,市场上再次开始出现了不少唱衰小米的声音,但是如果我们将小米9年的发展史铺开来看,现在的小米反而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雷军也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时间回到9年前,站在2010年的关头,我们会发现,雷军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他准确预言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大爆发,同时还准确预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狂潮。凭借着这两大预言,小米登顶成为了国内第一的手机厂商。

但是小米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当时在硬件领域丝毫没有任何积累,也没有自己的护城河,所拥有的都是属于供应商的技术。而今天的小米,看似不再有2014年的风光,根基却比当时要更稳固一些。

和2014年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那个小米相比,现在的小米在相机、快充等领域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同时借着5G的东风,如今小米数字系列也顺势走上了3000元以上的价位,未来的MIX4上探至4000元以上几乎顺理成章。

如今小米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自己小跑前行的同时,对手却向开了挂一样在往前飞,华为在通信设备几十年的积累,不是小米一朝一夕赶上的。而且和华为相比,小米可没有运营商业务,手机就是小米的命门,雷军并没有孤注一掷自研芯片的资本。

不过未来小米不是没有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小米押注了多年的IoT生态。

有时候创业就是赌博,当年雷军压中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崛起的宝,最终的结果是创造了一个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如果未来雷军还能再压中一次IOT的宝,说不定还能再创造一次奇迹。

一切就看,喜欢在风口上放风筝的雷军,能不能等来那一阵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