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凯,对不起!

作者|  布呐呐

来源|  视觉志

  01  

过去几年,很多人对王俊凯有偏见。

一直以来,我从来没真正了解过他,直到我看了《中餐厅》。

我发现,他是《中餐厅》里年纪最小,却活得最明白的一个。

他能读懂每个人的欲言又止,理解每个人的言外之意。

杨紫手受伤,不能洗碗。

王俊凯直接把活揽了过去,整整洗了三个小时。

而且因为水池太低,这期间他还不得不扎着马步。

500

王俊凯注意到林大厨有心事的样子。

他猜到一定是林大厨不习惯身边都是摄像头,于是主动去安慰他。

500

当林大厨因为听到有人说粉蒸排骨不好吃,很低落的时候,王俊凯说是食材的问题,让林大厨放宽心。

500

王俊凯还一直注意到秦海璐很爱为大家操心,于是告别宴的时候他说:

“你照顾我们,是对我们的一种帮助、关怀,但这并不是你的义务。”

500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在告别宴上,林大厨夸王俊凯成熟。

王俊凯却说,“这么成熟的人,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活得开心,我也不想成熟。”

500

接着林大厨又说,但我发现你经常都很开心。

王俊凯说,“跟大家在一起,不开心怎么行。”

很心疼。

500

他不过才刚刚20岁,一个本该怼天怼地的年纪。

却活得如此小心翼翼。

记得知乎上有人提问,懂事的人活得快乐吗?

有人回答,懂事是有着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谓的懂事也好,情商高也好,成熟也好,其实都是被虐出来的。

年少成名的他,注定要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同时失去一些东西。

比如,真正的快乐。

500

在他内心深处,有一个乐园,那是他小时候家里的院子。

里面的一草一木,以及在那里度过的幼年时光,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是,那个院子在他六年级的时候就被拆掉了。

他说,只有当灯光熄灭,他才能做回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孩。

可以感知疼痛,也能承认疲惫。

而不是那个一旦灯光亮起,就无所不能不许失误的王俊凯。

500

人们总爱说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可是王俊凯虽未出走半生,但是心已不再是少年。

他真的累了。


  02  

之前网上,有一个#王俊凯秒睡技能#的话题上了热搜。

他可以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500

吹着头发就睡着了。

500

反正,在任何地方都能睡着。

500

看着想笑,但是又觉得心酸。

曾经有记者问他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说,“睡觉。”

记者又问他,“多说一点。”

他说,“在我家那个可爱又舒服的小床上睡觉。”

500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被星探发现,成为一名练习生。

当时他家住的地方离培训的公司特别远,每个周末他都要六点起床,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去参加训练。

三年的时间,他只迟到过一次,但还是觉得很愧疚。

除此之外,训练的强度也很大。

他经常压腿,脸疼地皱成一团,泪水一直打转。

那时候他说,“以后红了就轻松了吧,就没有那么累了。”

所有人都明白那不可能,只是他不明白。

500

刚出道的时候,他走在校园里,都会有人议论。

很长的时间,他都不想出去。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承受无端的指责。

而且,更加打击他的是网络暴力。

被黑得最惨的时候,就是他主演的《解忧杂货店》。

豆瓣评分只有五分。

很多人都说,他拖累了整个剧组。

500

就算他刻意回避,还是会有刺耳的声音钻进他的耳朵。

那段日子他就像走在黑暗的小路上,只有一点点熹微的光。

而那一点光亮,就是他仅存的希望。

他告诉自己,就算走进一条死胡同,他也不能停。

于是,他更加拼命了。

他说,言语说出来总是空洞苍白的,承诺也总是轻飘飘的,只有用更好的表现证明自己,才能有所交代。

500

后来,他参加了《演员的诞生》,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一场赌博。

赢了,满堂彩。

输了,众群嘲。

在这样一个凭实力说话的舞台,他交出了一个连章子怡都说「合格」的成绩。

500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王俊凯参演的《长城》。

当时名单公布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张艺谋一定是处于商业角度考虑,找一个流量明星来助阵。

但是张艺谋说,在他眼里,王俊凯并非一个流量明星,而是一个有潜质的演员。

事实证明,张艺谋的眼光是准的。

也许曾经的王俊凯在表演方面很稚嫩,但是现在的他却让我们看到了他进步和改变。

而这,就不应该是他受到嘲讽的理由。

500


  03  

 

他始终在离别中成长。

十七岁生日会上,他给爸爸妈妈唱了一首《方圆几里》。

他说,“我宁愿在你方圆几里。”

他想离家近一点,再近一点。

在离别中成长,他对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十八岁成人礼上,妈妈给他写了一封信。

妈妈在信里说,“你什么时候累了倦了,家里永远为你亮着灯,热着饭。”

信听到一半,王俊凯哭了。

他说,“不知道多久没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顿饭了。”

500

还记得他在一档节目里说:

“你知道我多久没回重庆了吗?”“高考之后就没回去。”

那时候,他已经大二了。

心酸。

他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妈妈开过理发小店。

爸爸每次开完车回家都夜里三四点了,妈妈也总是从早忙到晚。

小时候,爷爷奶奶带他多一些,而他的父母又不是特别会表达感情的那种人。

所以他和父母的关系一直有点复杂又微妙。

成名之后,王俊凯能够待在家里的时间更少了。

即便被全网攻击最狠的那段时间,他往家里也只是报喜不报忧。

500

他可以在外面伪装的坚强,但只有父母能看穿他心底的脆弱。

他知道有父母在地方,便是家。

家里始终有一盏灯亮着,那盏灯会穿过阴霾照向云端和黎明。

那,就是他的港湾。


  04  

有一首歌对王俊凯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那首歌叫《囚鸟》

2012年,他一次翻唱《囚鸟》。

那一年,他13岁。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王俊凯这个名字。

500

四年之后,他又再次唱起了这首歌。

那一年,他17岁。

音乐响起的时候,他哽咽了。

“我是一只被囚禁的鸟,已经忘了天有多高。”

这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稚嫩的小男孩了。

他的声音也变了,个子也高了,也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东西……

500

网易云下面,有一条评论,“都快要忘了,你以前是这样的声音。”

以前的他是什么样子呢?

个子小小的,站在路边,还带着奶气地用力唱着每一句歌词。

那时候,他并不知道出道意味着什么。

他在幻想着未来,考一所好的学校,然后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自己的身边。

500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满意了吗?

其实未必。

不管他做什么,在生活的路上也总会遇到痛苦和烦恼。

就像他说的,来路无可回顾,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现在的他,把《囚鸟》这首歌在不同场合下唱了七遍。

每唱一次,就意味着他又成长了一次。

他说,希望自己永远不做一只被囚禁的小鸟,或许可以做一只不被束缚的鹰吧。

不过,对他来说太难了。

500

他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也许就是凌晨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那天,他工作结束后,刚到北京。

于是,他就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骑着自行车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他骑着自行车驰骋在马路上,兴奋自由。

我们平时最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他那里成了奢侈的快乐。

500

曾经有人问他,“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怎么办?”

“我吗?我就会自己听听歌,戴着耳机过一会儿就会好一些了。”

在那样一个浮华的圈子里,他能找谁倾诉呢?

只有自己。


  05  

前两天王俊凯刚过了20岁生日,但对他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因为成长意味着他又要更加成熟和懂事。

而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的。

可是即便这样,他也一直告诉自己,做一个可以让别人依靠的人。

他想如果做不成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那起码就做一棵树。

默默地扎根,一寸寸往下拓展,争取抓得更牢一点儿;然后往上延伸枝丫,触摸更高的天空。我守护着这一片地方,带来荫凉和遮蔽,但一言不发。沉稳、安静、温柔却有力量。冬季掉光了叶子,依然不言不语地立着,来年依旧枝叶繁茂。

500

沉稳、安静、温柔却有力量。

他确实做到了。

就像他在《火影忍者》中最喜欢的自来也一样,他始终给人一种坚定的力量,只要有他在便会安心。

王俊凯从《中餐厅》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哭了。

秦海璐连着对王俊凯说了三次保护好自己」,那五个字就是长辈对晚辈的肺腑之言吧。

500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明白那五个字的份量。

好在,王俊凯明白。

等安抚完大家的情绪,他一人坐着车离开的时候泣不成声。

500

也许那时,他会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在广场唱歌的十三岁少年。

这一路走来,他享受了太多的掌声和荣誉,也遭受了太多的流言和误解。

他怕了。

他只有变得懂事,才能保护好自己。

而这个「懂事」就像一副毒药,囚禁了他的自由。

500

如果成长的代价,注定是失去。

那谁又能逃过此劫呢?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渴望长大,以为那才是自由。却不知道,那才是自由的结束。

很喜欢一句话:

懂事让我懂了很多不该懂的事。

心里装的事多了,就没有什么快乐可以填补了。

但人生的路总归还要继续,太累的时候就记得给自己说声对不起吧……

参考资料:

王俊凯自传:《十九岁的时差》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