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真的有利于原始创新吗?

个人主义真的有利于创新吗。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仅仅在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原始创新。沿着西方工业化的历史往前推到文艺复兴时期,似乎越早的时间,这一个所谓的规律越适用。在今天,我们能够观察到自由市场或者个人主义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对于此,一些人的解释是,当今科技研发的行为越来越趋于分工合作,个人很难完成一些比较系统和比较大的研究。所以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支持和多领域协作。其实西方国家的基础研究体系也是这么运行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终点,上述解释有一个严重的漏洞,那就是分工合作的方式从本质上其实并不利于原始创新。一些突破性的智力贡献在研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这些贡献,大政策支持与合作无从谈起。现在学术系统的论文共同署名,强行将智力贡献拆分并量化,再与利益挂钩等已经阻碍创新很久。全世界的学术活动其实都在巨大的内耗中运行。对于此真的没有解决方案吗?

让我们回到19世纪那个西方科学家自己掏腰包搞科学的年代,分析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研究的原始动力。结论当然一定不是金钱利益。一般的结论其一可能是好奇心。我在这里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名望。从某种程度而言,好奇心的原始驱动力是名望,获取学术共同体承认的欲望。因为当人获取了纯粹的知识后,最本能的反应是将它讲述给他人。

从进化生物学来讲。人的这个心理特质,可能出自远古远古时期早期人类的社会的运行方式。有意图获得知识并讲述给其他人的人可能在族群中被认为是先知或可靠的人,从而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以在人群中保存这种性状。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对创新者的个人主义行为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可以鼓励创新思维,这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当然这一点与自由市场并无关系。自由市场条件下,一旦经济寡头或者学术寡头形成,对创新行为可能造成更大的阻碍。

我个人的设想是:真正合理的政策安排可能可以定向引导创新行为。认真研究创新行为和人类智能背后的生物学本质,并用个性化鼓励的方式给予创新者真正需要的满足,才能对全社会的创新能力产生实质性帮助。在未来,AI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会改变社会管理的模式,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鼓励可能也会更加个性化。在那一天,可能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动能,无论突发灵感的创新者,或者循规蹈矩的工作者,都能在高度满意的心态下,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