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老子的“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代希腊先贤柏拉图关于美好社会的构想。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老子、普罗泰戈拉、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乔达摩·悉达多,这些伟大的先哲们如流星划过夜空般交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的智慧与美德,点亮了人类文明的夜空。实际上,无论是东方的老子、孔子,还是西方的柏拉图,或是印度的佛祖,他们都在苦苦追寻着一个理想的社会蓝图,并对各自区域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走进经典,去认识老子心目当中的“理想国”。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随着周天子权威的衰落,曾今维系天下和谐的旧秩序如“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迅速瓦解,而日后维系中华帝国的大一统制度还未形成,整个社会处在剧烈的动荡中。这种动荡反映到社会上则表现为伦理纲常的崩坏。如齐襄公与自己的妹妹文姜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又比如鲁国的国君让同属一脉的宗亲欺负的抬不起头来。晋国公室更是骨肉相残。这种剧变虽然还远未达到战国时期的酷烈,但也足以让当时的社会贤达感到震惊和迷茫。
春秋形势图我们知道,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常见于人类历史,但老子所经历的是华夏文明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剧变,所以他绝不会如后世子孙那样淡定。实际上不止老子,就连孔子这种乐观主义者也会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与海”的感叹。当然,孔子坚信天下的乱象是周礼不行的结果,所以有着非凡的乐观主义精神来面对这一切。与孔子不同的是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崩坏,是因为人类文明发展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那么如何解决呢?老子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他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蓝图——小国寡民。
老子骑牛图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文中所说的什伯之器为兵器,后文中所说的舟舆、甲兵之类也都是暗含着这个意思。将这些东西通通弃之不用,则是表达了一种和平主义的祈愿。结绳而用,是让人民放弃文字,回到懵懂状态中去。在这种社会下没有战争,没有礼法,亦没有知识。人民懵懂无知但却安居乐业,没有志向,没有勇气,不敢迁徙,以至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之后便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黄发垂髫,悠然自得”的桃花源景象。至于在这里生活的人民,自然像出生的婴儿一样天真烂漫,无欲无求。正如他所说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种如婴孩般的纯真与美好,是老子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美好境界。
小国寡民
看到这里有人便会给老子扣上一顶复古主义和消极厌世的帽子,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老子的相关理论,我们发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再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实”。这都是在讲统治者要劲量减少对民众的干涉,让民众自我生息,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如果舍本逐末,肆意的打扰民众生活,则就会造成民众的灾难。即:“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所以”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苛政的谴责。
从人类诞生以来,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和获取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我们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即使真正地回到结绳记事的懵懂状态,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也不会成为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内心,最真最美的一面。此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小国寡民是包含着部分真理的。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凡是滥用民力,好大喜功,不珍惜百姓的人,无论其动机如何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
今天,我们仍然向往恬静安详,仍然渴望无拘无束,仍然喜欢纯真无瑕,谁又能说小国寡民未尝不美好呢。现实中理想似乎总离我们很远,但他就像是一个躁动于母腹之中即将诞生的婴儿,永远让你充满期待,让你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