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其实没有用?这个化学老师迷倒了600万人!

作者|  小视本人

来源|  视觉志

01

教师节到了。

今天,我们想借由一位迷倒无数人的、很特别的化学老师的故事,来谈谈「学习」这件事。

他叫向波,在抖音至今拥有600多万粉丝,是小有名气的「知识达人」

500

你一定不会想到,这样的一个圈粉无数的老师,曾经觉得:

学习——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事情。

02

那年,考上了大学的向波19岁。

一寝室的人都在沉迷网游,这群少年对自己的梦想堕云雾中。

考试、背题、看起来枯燥的知识,让他们觉得读书对自己一点儿帮助都没有。

首次考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仅3个月后,向波就主动申请了退学。

家人和朋友都在劝向波,父母甚至生气到想要和他断绝家庭关系。

可他看着辍学建立微软的比尔盖茨、辍学打造出苹果的乔布斯,想要闯入社会一探究竟的心一发不可收。

于是,固执地提前进入社会,被迫成长。

500

向波先是在路边小店修手机,冬天双手被冻的裂开了口子;

后来去工厂做工人,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他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他日夜颠倒地在酒店上班,客人一个投诉,就被扣掉小半月的工资;

在铁路站修铁路,才干了一个月,身上的皮肤被太阳和风弄的黝黑而粗糙。

他攒了一点积蓄,想在网上买台电脑,打了钱后音讯全无的买家让他知道自己彻底被骗了……

他就像一个懵懂而不知方向的雏鹰,突然闯进了一片残酷的野生世界。才懂得当年在山谷中学习飞翔,是多么有安全感的成长方式。

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吸收知识的速度,可能比不上别人一夜家财万贯、一小时夸张的血拼……

那些让人羡慕而期待的明天,看似与眼下所学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

无数人的例子仿佛在告诉我们:知识无用、读书无用。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当年的向波,带着足够多的知识进入社会:

可能他在流水线上会更快地学习使用更多的工具;

在酒店交流时,看到国外的客人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铁路上,他会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晒黑……

在网络上,他会根据一些判断正确识别转账人的信息,不会被骗走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这个社会再复杂,它还是有自己的公平之处——总会给更懂得运用知识、更优秀的人,多一份仁慈和尊重。

03

回首最艰难的那段「混社会」的时光,难的并不是没赚到多少钱,而是向波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

在他现在工作的书桌上,一直保留着当年在工地干活时的流水日记,上面记录了自己一个月中都干了些什么。

500

向波至今留着在工地的日记本

来提醒现在的自己

那些重复的体力劳动,令人崩溃的无趣……小时候所有的梦想都快被机械的重复劳动消磨殆尽。

曾经是坐在教室汲取知识、了解世界的吸收者,而今,是不被重视、庸庸碌碌的无能人。

这种落差,给一个曾经认为自己还算是「知识分子」的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在这些艰难的时刻,他突然想到了读书时候的自己:

那时候还会为解开一道题而兴奋,为更了解这个世界一点而充满着成就感。

大学之前的他,化学成绩一直不错,于是他开始帮邻居的小孩做初中的化学辅导,完全免费,不收一分钱。

看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因为他的答疑解惑而对化学渐渐有了兴趣,他突然找到了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的价值,那些感恩和反馈,让他的生活慢慢有了色彩。

500

但即使是不收费,邻居的家长并不信任一个高中毕业的「老师」。

他们宁可去外面给孩子找最昂贵的补习班,也不愿意让一个高中文凭的「社会人」教自己的孩子。

一再被看低,被否定的向波,为了争一口气,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次参加高考。

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原本就擅长的化学专业,瞒着家长重新回到了学校读书,经过第二次高考,进入了师范大学读书。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人生,迎来了第二次的全新开始。


04

2013年,向波正式成为了一名化学老师。

「好难啊、好无聊啊、又是考试……」

他看着讲台下一张张稚嫩而略带抱怨的小脸,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定都经历过懵懂而迷茫的少年时代。

那时候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也不知道未来我们该何去何从,更不知道现在坐在课桌前、看起来所被父母、老师疯狂检测和看重的那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不知道现在所积攒的看似无用的东西,都是以后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赌博」的所有砝码。

500

自己走过的弯路,向波不希望别人再走一遍,他希望学生知道——知识真的很有用、化学真的很有用。

为了缓解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化学感兴趣,向波开始利用每个周末的几分钟,给学生讲讲好玩的「化学脱口秀」。

向波的第一个专题,就是从大家最感兴趣的恋爱出发——他为学生录制了主题为「恋爱中的化学」的视频课程。

视频中,他利用化学中多巴胺的分泌曲线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多情的人其实不能怪他,多巴胺这样分泌,你能控制住吗?」

500

被高三折磨到崩溃的学生,难得哄堂大笑了一次。

他们这才发现,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而所有的元素,都离不开化学——包括爱情。

05

为了保留这些好玩的视频,向波开始试着把这些「化学脱口秀」上传到网上,没想到一炮而红。

注册了抖音号的向波,视频还没有两位数的时候,粉丝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人们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津津有味地学习着这些知识、或者说是常识。

「万物皆化学」的话题,把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用化学表现出来:

谈恋爱、女生的美容、吃饭、减肥、甚至放屁……

500

他的化学课,被很多人称为「最有意思的化学课」

无数人每天在抖音上等着他更新最新的视频,并在第一时间抢占前排留言:

真没想到高中化学不及格的我现在在津津有味看你讲化学

什么时候更新啊,向老师,我还没看够……

500

500

他用自己的力量,让无数在网络世界上原本是刷刷娱乐新闻的人,突然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

向波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质是一个老师,他还是一如既往勤恳地送走一届又一届的高考生,绝不荒废每一个学生的时间与希望。

在做完所有的工作后,他也会用休息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做好玩的化学教学视频。

短短一分钟视频的背后的化学原理,他要全部弄懂、保证正确及不误导众人。

无数人在看了他的视频后,知道了人为什么会陷入爱情、为什么会放屁、为什么要少喝饮料、为什么人喝酒会上脸。

也知道了一些假药和农药对人的伤害有多大、知道了哪些美容产品是骗钱的……

那些看起来没用的「化学」,突然就有用了起来。

这也是向波的初心——他希望所有的人听了他的课之后,能多记住一点化学知识、多对读书感兴趣一点、在社会上多运用一些知识、少走弯路、少被骗……

06

「红」了之后的向波老师,身边永远围着一群崇拜他、希望以他作为榜样的学生。当然,也有的人渴望的不是渊博的学识,而是——红。

有一个学生问他:老师,我怎样才能和你一样有这么多的粉丝?

向波回答他说:「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好好踏实的学习、读书、不断的汲取知识,剩下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500

回望那些历史上令我们尊敬的人,没有谁是以「红起来」为目标的。

找到自己的梦想,在机会来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我们才能成为这个世界上少数光芒耀眼的人。

无论这个社会用「一夜爆红」的既得结果欺骗你多少次,你都不应被迷惑。

那些现在红了的人,他们的累积阶段,一定比你艰难的多。

这个世界上,我们除了不断地吸收、学习、了解,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500

关于读书,白岩松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非常感谢阅读,因为阅读在我18岁那一年为我的生命种下了那么多可以生根开花的种子,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更重要的是,让我的今天不是我18岁所厌倦和讨厌的那一个,我觉得太重要了。」

日剧《女王的教室》的阿久津老师,也说过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

500

回望向波现在所走过的路,这些人的内心所想竟是殊途同归。

尽管中间走了几年曲折的弯路,但还是感谢那年决定回来好好读书的自己。

知识,让向波成为了不带悔意、没有庸碌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在这个社会,不断获取知识。

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和满足于现状。

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上进心,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07

很多人提到学习,永远和考试联系在一起。

向波和他的个人经历告诉你:

你在年轻时觉得无用的「死书」,总有一天,会活过来、成为你的贵人。

500

你但凡懂一点物理,知道光的折射和反射。便会知道在下雨的黑夜,通过光亮的方向判断不平的路面哪里积水多、哪里积水少。

你但凡懂一点其他国家的语言,就会让你知道关于这个国家的多一些历史、发现多一些趣味。

你但凡懂一点语文,会对着夕阳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说一句:「真好看。」那会让你整个人都浪漫起来。

你但凡懂一点化学,就不会被很多市面上的化妆品蛊惑,浪费冤枉钱,家里的老人也不会误入保健品的歧途。

…………

如同现在的向波,在抖音上也喜欢看看别的老师讲历史、讲人物、看看心理学、教育学……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平台有很多:

最小的时候是父母,后来是老师、是书、课本……

再后来,也可以是短视频……

承载信息知识的载体有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放弃那颗学习的心。

你的安全感和底气最终的来源,永远是你读过的那些书、走过的那些路。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