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准备限制电视剧上限为40集突然想到的

首先是想到了最近把我恶心到了的破冰行动和长安十二时辰。

这两部都是优秀的开头,然后我被网上,特别是观网的自来水所影响,然后去看的。两部都是前半段不错,然后慢慢就一步步开始灌水,越灌越多,最后我都是还剩几集的时候弃剧。但是身边有不少人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满怀着吃屎的悲壮把这两部剧看完了的。

之前还有一部《最美的青春》,最后几集灌水,应该是灌水灌得太晚,所以我还没来得及弃剧就结束了,应该算是灌水灌得相对比较悠着点的一类。

但不管咋样,优质电视剧在后期进行灌水应该就是现在的利益最大化的必须吧。用一个简易的函数图象对比可能可以大致地反映这种逻辑。

如图,假定一部剧前面24集是一部优质剧,然后从24集开始,面临是否要灌水的问题,有如下两种选择:

1.不灌水,那就36集,到大结局时的观众人数和到24集时的观众人数几乎相同;

2.灌水,灌到48集,随着集数的增长,弃剧的人越来越多,看到大结局的观众甚至不足到24集时的观众的一般。

500

如果我画的这个图象大致是成立(现状可能是灌水后的情况会更好),很显然,片方和平台的收益与观众总人数(即每一集的观众人数之和,即这两条曲线求定积分的值)成正相关关系。那么在后期灌水也就必然比不灌水更符合经济利益的需要了。

其次,就是看到了有的观友说,限制40集没用,片方可以分为好几季来出。

其实片方分为好几季来出反倒是最好的,因为第二季的价格,必然会和第一季的观影数据,特别是大结局这一集的数据与口碑高度挂钩,如果第一季大结局的观影人数像上图里的红线那样,掉到了24集的一半都不到,那么第二季绝对是卖不起价的。所以为了保证第二季的价格,第一季必须保证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收尾。所以如果片方真愿意分为好几季来出剧,那么至少这个剧的前几季的质量都能得到更好地保障了。至于最后一季会不会烂尾,这就别想了,这是生意。

对于长剧集的优质剧,分成几季来拍,其实更好,因为分季过后,后面的剧集肯定会比前面的剧集卖得更好。

但是如果片方本来就不打算拍第二季,而且本来剧本就不到40集的容量的灌水剧,那就没法了,这个规定不会对片方有什么影响。所以我才觉得40集的限制太松了,不如限制到28集,这样才能限制单季的灌水。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