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战列艇”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

今天瞥到这么个消息,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护卫舰支队的8艘护卫艇集体退役了。戳进去一看,果然是8艘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62G型护卫艇。作为人民海军一款产量巨大,排水量只有百余吨的小艇,62艇如今的命运已经不太受人关注,毕竟这东西在今天看来既不重要,也不先进。

500

▲ “风雨同行二十载”表明这些炮艇的服役时间可能已经是90年代后期了如果在解放军有名有姓有型号的舰船里找一款历史最久的,62G所代表的0111系列炮艇大概是其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一个型号。在该型炮艇研制建造的时候,如今在海军装备体系里都要被淘汰得差不多的051型驱逐舰、053型护卫舰、037型猎潜艇还都属于海军美好的“理想”;而如今早已全部退役的033型常规潜艇在当时还属于刚刚开工的“高科技”;结果当这些装备在海军里都快见不着的时候,比它们资历更老的0111系列的最后期型号还在解放军大大小小的港口里奔波忙碌着。

500

▲ 作为小型舰艇,62型炮艇的寿命大约也只有20多年作为中国海军早期沿海作战中两大主力舰艇,炮艇与鱼雷艇在战斗中扮演的角色互为依靠,缺一不可。这其中鱼雷艇航速高、目标小,但使用的鱼雷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且长期全部依赖进口(我国成功仿制苏制鱼雷要等到1966年以后,这意味着在50-60年代的东南沿海作战中,每一条鱼雷都是使用宝贵的外汇引进来的),因此只能作为关键时刻“致命一刀”的刺客;而各类日常的护航、护渔、巡逻、跟踪以及非日常的战斗任务中,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炮艇,加上炮艇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因此整个50年代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建造史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炮艇的研制和建造。

500

▲ 当然在炮艇的研制中,鱼雷艇技术成了中国炮艇一种奇怪的补充和来源有关中国早期炮艇的研制和建造,施佬在《人民海军大建史》系列的前几篇中也写了不少,在此就不再赘述。尽管炮艇这种东西现在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在上世纪50年代,量产排水量50吨的炮艇一度都会成为中国造船业的巨大难题。等到发展到62型也就是0111型炮艇的时候,国产炮艇在性能上取得了较好的均衡:足够在近海活动的排水量,能够赶上国民党中小型舰艇的航速,以及相对强大的小口径火力。

500

▲ 炮艇技术到62型这儿基本算是圆满了也正因如此,虽然0111型在随后进行过一些小修小改,发展过南方艇这样适应不同地区环境的亚型,同时也做出过诸如反潜护卫艇之类的尝试,但作为一型火力强大的近海炮艇,该艇尽管在此后几十年里一直持续着建造,但其基本风貌并没有什么根本变化。而随着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虽然在此后的037型反潜护卫艇上依然能看到0111炮艇上所秉持的“战列艇”思维,但该艇一来要兼顾护卫和反潜任务,二来作战范围也要更大,而炮艇这一舰种,则在0111系列之后停止了进一步的大发展。

500

▲ 比起还要反潜的037系列,炮艇的任务更加纯粹在当代的中国海军序列里,由于有各种大中小型水面舰艇的存在,0111系列炮艇对于“战斗”的要求实际上早已大幅度降低。毕竟60年代的0111炮艇是作为沿海作战的主力,要正面对抗国民党的猎潜艇、炮舰等中型战舰,而如今别说台湾海军了,中国海军的近海防御体系也早已升级为鹰击-62、歼轰-7A、22型导弹快艇、056型轻型护卫舰所代表的新一代作战体系,早已不需要百余吨的炮艇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当代的62系列炮艇日常要干的事情,更多的只是一些比如港口水道警戒,沿海巡逻,近岸护渔、护航等杂活。

500

▲ 靠62型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从主战兵器转型成港口护卫,虽然说62系列也已经勤勤恳恳干了好几十年,但如果真要以一种执行日常港口巡逻保卫和近岸护航为主要用途的巡逻舰艇来要求,则62系列的设计显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该型艇最初为了在100多吨的快艇尽可能强化火力,采用了2座双联37毫米机关炮和2座双联25毫米机关炮作为核心火力,以便尽可能缩小与国民党的大舰进行对抗;而为了在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提高航速,在艇内安装了多达4台柴油机。前者在强化火力的同时,为了有足够的人操纵火炮,62型的艇员编制达到了36人,后者则让主机舱占据了艇内本就不宽裕的空间。

500

▲ 人操高炮需要的舰员多,艇上的居住性就差了两相叠加,62型炮艇的居住性怎么也好不了,自持力也不怎么样,运行的人力成本倒是相当高——这在解放军没有什么大舰的时代是无所谓,但随着人民海军“下饺子”时代的来临,在大中型舰艇上的合格水兵需求日益迫切的环境下,两艘炮艇的编制艇员数量加起来比一艘056型护卫舰还多两个班的情况,就显得有点难以接受了。

500

▲ 相比之下,这样就科学多了当然对于最后一批建造的62系列炮艇而言,物尽其用还是解放军对其最主要的态度,因为它们如今不怎么需要再执行各种战备的一线任务,因此使用强度相对有限,其服役寿命和全面的退役进程应该也会持续很长时间。而这些炮艇退役后,由于056型轻型护卫舰已经全面取代包括037系列猎潜艇/导弹护卫艇和62系列炮艇在内的老装备在近海防御作战中的地位,接替它们的很可能会是一款减少火力,同时改善艇员生活工作条件,便于在海上长时间进行作业的巡逻艇——某种程度上这类巡逻艇在总体布局和设计上和海警部门使用的执法船只相比,除了武器系统之外可能没有太多的差异。

500

▲ 类似“旋风”级这样的巡逻艇,其实也是挺适合这种需求的

不过随着新时代中国海军走向远海,特别是诸如吉布提这样的海外军事保障基地,在客观上也会需要为其配备这样的小型巡逻舰艇。在舰艇技术和预算宽裕的情况下,比起62系列,新一代的巡逻艇在吨位上可能会有增加,所需的人员则会减少,自持力和居住性自然也会有不少提升。当然中国海军并不是像英国皇家海军一般的落魄贵族,要用新舰的千吨级别OPV来填补驱护舰减少后水面舰艇力量的空缺。这样的轻火力小巡逻艇自然也不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