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英姿五尺枪:74集团军特战旅女兵随笔

在74集团军特战旅,我遇到了这群铿锵玫瑰们,这些女战士们当时正在进行搏击训练,要不是和男兵们不一样的短发以及女性特有的呼喊声提醒了我这是一群女兵以外,说实话我是没有把这群人当做女兵的。

女性特战确实一群比较特殊的存在,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自然我军从建军伊始就充斥了女性战斗员。对于实用主义为上的我军来讲,女兵也好男兵也好,首先得是一个兵。既然是一个兵,就要有兵的要求,同训同练是我军的一个传统,自然女兵都是不容易的:克服了男女生理上的力量差距的女人才有资格加入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

500

和男性特战队员组成协同攻楼小组进行实战化训练的女特战队员们

而特战旅,作为一国陆军中要求最高的单位,女性特战队员更是不容易加入:男性特战的要求已经是军区的精锐的,而想克服生理差距达到男性标准,即使在新大纲下也是不容易的。这也让74集团军每个特战旅的女兵都是让人敬重的。

“我想采访一下你们单位的女兵,可以吗”当小编在日落下看见女特战队员结束训练的时候,向负责人问道。当日的体能训练科目是搏击科目和体能训练科目。

“谁完成伞降科目了,出来接受采访。”负责人喊道,随后我就见到了小杨。

500

刚刚结束训练的小杨,神情还带着一丝疲惫

小杨是特战旅的大学生兵,来自广西某个大学,正在读书的她也走上了一条中国千千万万大学生兵一样的投笔从戎道路,不过和一般大学生兵不一样的是,她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上了大学生兵能选择的最困难的一条路:来特战。

刚看见小杨的时候她叫了我一句老师您好,叫的我挺惭愧的,毕竟作为一个181的男儿政审没过被国家利刃叫老师我是挺没资格的。

“为啥想来当特种兵?是连队挑的,还是自己想来的?”我问到。

“因为我想当啊。”她几乎没有思考就回答了。

“以前看火凤凰啊,士兵突击啊就很喜欢这种特种兵,所以后来报名的时候也直接来的特种兵。”她回答到。

说实话小杨在结束了训练以后非常文静,很漂亮。丝毫不能把她和刚刚吼叫着搞搏击训练的女特战联系起来。

“那你现在后悔吗?”我带着一丝“坏意”来问她。毕竟俗话有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对于一个军营里头的人,艰苦的训练总是会让人思考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当初为啥脑子一热就来报名了。

“不后悔”她说“对于我来讲,这也是个个人经历。”

500

正在互相放松的女特战队员们

“体能跟的上吧,我听说你们现在是同训同练?”我问道,毕竟对于一个女特战队员来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最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我体能还行,在大学的时候就运动过,体能很好。”介绍自己的成绩的时候她还是略显有些自豪的,“步兵考核大纲的标准我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很难和男(特种)兵比,尤其是力量。”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技战术,很多专业都是要以体能为基础的,比如直升机索降。”

“不过我们单位的女兵有很多很强的人,力量能达到男兵标准。”她说道。

“有没有信心超越男兵?”我问到。

“不好说,我在进步,他们进步的也很快。”

500

全副武装进行训练的男性特种兵

我们随后在夕阳下聊了很多东西,有些涉密的部分比如技战术,女兵的编组,也有不涉密的。新大纲条例下,女兵的体能要求比男兵略逊一筹,不过天生生理的差距依然很难克服,女兵要执行的也是作战任务,大家都是兵,自然就有兵的任务。“我一直想学到点东西,进步一些,所以报名了伞降等科目,我也希望学到更多专业,不过目前还有困难”她说。

“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个楼房的攻坚,人质营救,我们这是常态化训练科目,新大纲下我们训练也很贴近实战”她自豪的说道。

500

宣布收队的女特战排排长,是她们单位的典型

时间已经不早了,采访时间不多,74集团军特战旅只是把我们当做了过客,训练是照常进行的,特种兵的任务很紧,时间没有冗余,吃过饭夜里还有专业学习时间。排长已经叫她收队了。

“是不是快退伍了。”我问道,毕竟已经5月份,对于这些大学生兵而言很快就有时间回到自己的校园了。

“是的”

“感谢你对我们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我说

“谢谢老师,也感谢你们能采访宣传我们单位!”她笑了,笑容里头带着一丝腼腆。

当我注视着逐渐远去的女兵身影,我的心理只有敬重,这篇文章的结尾我觉得用毛主席的诗词来结束。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