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教科书如何描写二战:严厉批判自己,基本不批日本

文:孟钟捷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分别确定课程标准,并由不同出版社组织编写。在2000-2012年间,13个州独立推出了79本新教科书,另有68本新教科书面对全国发行。尽管数量众多,但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各版本的重点内容,篇幅不小,而且仔细看来,大多遵循这么一种叙述模式:

(1)欧洲战场是二战的主要组成部分,亚洲和非洲战场都是次要的。事实上,从1950年代开始,大部分德国历史教科书都不会多谈中国战场。1953年的一本教材只写了一句话“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有蒋介石元帅领导下的抵抗行动,但仍然被日本军队所占领”(巴伐利亚版Geschichtliches Unterrichtswerk,1953年)。到2007年,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本教材使用了不到20行的文字(下萨克森版Forum Geschichte,2007年),甚至在另一本教材中,完全没有提到中国战场(巴伐利亚版Das waren Zeit,2007年)。

(2)屠犹是二战中出现的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在大部分讲述二战的内容中,屠犹的前因后果一般都要占到1/3-1/2。此外,编者还会使用各种图片、表格、原始文献阅读等,来呈现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与此相比,日本军队、意大利军队干过些什么似乎无关紧要,“南京大屠杀”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本教材中。

(3)日本突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从而奠定了二战的全球性。日美矛盾倒是德国教科书中常见的内容。日本在东亚的扩张被视作日美矛盾的起因,太平洋战争主要被呈现为日美战争。2010年的一本教材也曾提到“在东亚,日本从1933年开始推行一种针对中国的咄咄逼人的扩张政策”,但是其上下文逻辑仍然指向日美关系,而非中日冲突(巴登-符腾堡版Kursbuch Geschichte,2010年)。

(4)欧战结束后,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投降。从1950年代起,即便个别教材甚至未提日本投降日期,但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却一直是德国教科书中的常见内容。

除此之外,在绝大多数教科书中,有两类被经常使用的照片,它们被视作二战记忆的“经典定格”:

(1)有关纳粹屠犹的场景,新世纪之前的教科书会选择“集中营内的累累白骨”,但近来由于受到一些犹太人的抗议(“侵犯大屠杀牺牲者的隐私权”)而改用“等待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列车”;

(2)有关美军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后的废墟场景。在欧美的历史教育学家看来,这两类照片集中反映了二战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沉痛教训:它们都表现了人类把科技发展成果用于屠杀同胞的“现代性悖论”。

尽管与新世纪之前的教科书相比,2000年以来的这些版本已经拓宽了全球视野,而且在屠犹问题上的反省力度有增无减(这一点特别反映在篇幅增长方面),但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尤其是中国读者)而言,这种叙述模式对于欧洲以外战场的描述过于简略,以至于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无法支撑作者们希望从中提炼的历史教训,甚至有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

大部分教材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叙述十分简略,例如2010年Cornelsen出版社推出的“Kursbuch Geschichte”(巴登-符腾堡州版)有一段文字来谈“日本推行一种针对中国的咄咄逼人的扩张政策”,但它不过是寥寥数行文字。更为常见的情况是,教材根本不提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而是直接一步到位从日美冲突入手,例如2010年C.C.Buchner推出的“Das waren Zeiten”(巴伐利亚州版)只字未提中国战场,更勿论“南京大屠杀”等事件。

进一步来看,几乎所有教材在二战叙述结束时都会提供一份“死亡人数统计表”,但只有为数不多的教材提到了中国军民死亡人数,如2008年Nathan/Ernst Klett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法德合编历史教科书才指出中国士兵死亡人数为“150万”,平民死亡人数为“?。”2010年westermann出版社的Horizonte在其死亡表上提到中国军民死亡人数“至少2000万”;大多数教材只是说中国死亡人数“未知”(unbekannt);与此相反,所有教材都会提到日本死亡人数为“180万”,其中军人120万,平民60多万。

500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