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的国潮外卖,靠AI续了一口命

如何让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产生交集?找豆包啊。

这年头,AI是什么脏活累活都接。不知道吃下去多少人类投喂的垃圾食品,反哺回来的也都是一些两眼一黑的互联网废料。

人生第一次看到奥特曼的牙齿,还真得感谢AI的不懈努力。

500

这2025年底,娱乐圈的一则公案和科技圈的奇妙交融也是因AI而起的。

前几天,有人爆出胡彦斌和易梦玲正在交往的消息,还配上了两人热吻的视频用以佐证。

500

在这个普通人天天见证历史的时代,娱乐圈的花边新闻早就掀不起任何波澜了。

这二人的恋情就算是堪比吴京加入blackpink,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耸人听闻的词条之间。

然而,就在易梦玲随口向记者否认说“那是AI合成的”之后,舆论却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有理有据,说AI不可能做出细节这么多的视频;

也有人说照片虽然是真的,但后半段的亲热镜头是AI生成的;

还有人对AI技术的进步充满鄙夷:以后不想承认的事说是AI就行了。

500

500

500

明星有没有搞对象不关我事,但是视频真伪鉴定的权利必须握在我手中。

现如今,在这个早已被AI搅浑的互联网上,我们到底还能握紧多少“眼见为实”的真相呢?

 01 被套皮的明星,正在排队维权

事实证明,AI还真没发展到能以假乱真的地步。

胡彦斌和易梦玲的亲密视频,后来被正主亲自证实并不是AI,而是“爱”。

新晋小两口的甜蜜溢出屏幕,另一位明星温峥嵘就没这么开心了。

这两天,她正忙着向AI维权,说自己的脸被不良商家用AI套了皮,拿去别的直播间开播赚钱

明明自己就坐在房间里刷手机,屏幕中却有三个她分别在不同的直播间卖着货。

她诧异地在评论区质问:“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结果转头就被拉黑了。

500

一边是明星的愤怒抗议,一边是网友的抽丝剥茧。

有人发现,那些所谓盗用肖像的直播间似乎并不是AI套皮,而是温峥嵘本人公司授权的直播切片视频。因为售卖产品收到了投诉,才把责任一股脑推给了AI。

AI的出现,让本就容易混淆视听的互联网陷入了更复杂的罗生门。

500

更早几个月,全红婵也经历了被AI冒充的风波。

有人利用她的声音和肖像卖起了土鸡蛋,还“邀请”孙颖莎和王楚钦也加入了直播间,为家人们“多争取了8单”,只为让更多人都吃上奥运冠军家乡的风味。

500

明星和世界冠军尚且与AI周旋不易,咱老百姓更是被AI当成臭狗一样玩耍。

你以为用AI就是动动小手修修图,无痛实现和爱豆合影的奢望,但有人却灵机一动赚起了黑心钱。

现在的某些商家已经不需要雇摄影师拍摄实拍图了,只需要一串简单的指令,AI就能生成足以以假乱真的卖家秀。

差不多的姿势、背景、氛围感,不管是男装女装还是童装,统统不在话下。

500

甚至是单价本就不高的毛绒玩具,现在也成了AI作图的重灾区。

无论是商品展示图还是用来刷好评的买家秀,都充满着浓浓的塑料味。

500

爱用这类招数忽悠消费者的产品,货不对板是必然的。

更可恶的是,商家往往只是卖个图,等到预售数量达到一定金额、回款到位,才会安排下厂制作。换句话说,就是空手套白狼。

这边商家绞尽脑汁压缩成本忽悠客户,另一边,消费者在薅羊毛的手段上也是不遑多让。

最近,有很多做售后客服的朋友哭诉说,自己遇到了新型“仅退款”的骗术

客户刚收到货,就发来一张产品破损的照片,开口就要求商家退款。但是被要求拍摄视频、或者把破损商品一同退回后又杳无音讯。

500

再仔细一看,这所谓的“破损图”,明明花盆只有最上方缺了一个小角,近处的地面上却是满满的碎片。

这AI工作还是不够细啊……

500

水果长毛、花盆缺角、衣服破损、玩偶烧焦……一时间,类似的退款理由层出不穷,无良买家涌进售后客服的对话框里集体团建。

逼得客服们又反过来虚心向AI请教:请仔细审查这张图是否进行了AI修改呢?

500

500

可能你会说,消费降级以后早就戒掉了网购,这些电商的小把戏骗不到你。

那咱们苦哈哈的打工人总还得偶尔点点外卖吧?

外卖打假的1.0时代,让大家明白了要找有实拍图的商家订餐,千万不要选没有实体店照片的小作坊。

随着AI技术的极速发展,外卖打假很快进入了2.0时代。

现如今,就算是再见不得人的店面,只需要几个口令,就能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热闹、干净、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食堂。

再用一套AI国潮预制菜的组合拳打下来,咱消费者离拼好药的日子也不远了。

500

AI正在让造假的成本和门槛断崖式下降。

不久前还在嘲笑爷爷奶奶对着电子大胖孙傻笑的年轻人,最近也明显感觉到对鉴定视频真伪的力不从心。

500

在这种真假难辨的氛围里,短视频平台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欢迎来到被AI提纯的世界。

 02 两眼一睁,请服用赛博菌子

此时此刻的短视频平台,就像一个大型的迷幻工厂。

当你的手指不断上滑的时候,你就自动服下了一颗致幻的赛博菌子,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不断被模糊,AI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最近就有一个很离谱的整蛊挑战火了。

用AI给自家房间的照片里生成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然后发给家人,看他们作何反应。

500

因为流浪汉的造型过于逼真,还被编纂了“得寸进尺非要上床睡觉”的惊悚剧情,许多被整蛊的家人都选择了马上通知物业、甚至是报警。

小区保安哪见过这种情况,拿着一根长棍走进业主的卧室里时,才发现一切都是一场玩笑。

500

魂不守舍的家人、一脸懵圈的物业、半夜上门的警察,一个由AI生成的玩笑就这样击穿了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体系。

很难想象,如果这样的“假警报”再多一点,我们的生活会不会也变成狼来了的故事。

500

ok,当你逐渐开始对AI产生警惕,不再盲目相信眼前的一切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AI也会预判你的预判。

曾经有一段外国教授痛斥AI的视频很火。在一个大学课堂上,因为不满学生用AI完成作业,教授突然暴跳如雷,痛骂ChatGPT误人子弟。

500

视频被搬运到国内的社交平台,还配上了一行文字:人类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是一场灾难。

许多网友对此深表认可,认为这样的教授才是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的好教授。

500

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反转。

都提醒大家要与AI保持距离了,总该是真人真事了吧?很遗憾,这种教授红温怒砸学生电脑的视频一搜一大把,它们也都是AI生成的。

很想讲出范伟老师的那句台词:防不胜防啊!

500

说到底,AI只是一个工具,而背后操纵这一切的终究还是人。

当我们对猫狗报恩和好大孙撒娇的视频司空见惯的时候,AI、或者说它背后的人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服从性测试。

如今,打开短视频,耸动的、抽象的、猎奇的、反智的、甚至是有悖道德的内容,不断削弱着大家的敏感神经,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基本判断。

出演过《星际航迷》、《僵尸肖恩》、《碟中谍》等影视作品的英国著名演员西蒙佩吉,有一次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痛斥了AI视频。

他说现在的视频让他无法判断真假,同时更对那些恶搞已故名人的视频感到厌恶,AI已经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然而,西蒙的这次发飙,也成了大家辨别AI的课件之一……

500

当一次次被眼前的事物欺骗,对周遭一切都陷入信任危机,人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反驳型人格。

一段视频摆在面前的时候,大家下意识的动作是怀疑,而不是相信。

有人想起了几年前感动了许多人的视频:大自然中的一对好朋友——郊狼和獾,相约着一起走过一条巨大幽深的管道。郊狼在前面蹦蹦跳跳一步一回头,短腿又笨拙的獾在后面扭来扭去慢吞吞地挪。

500

当时,有人一帧一帧为这段可爱的视频绘制了二创动画,可现在已然到了一个一句口令就能让AI生成物料的时代。

如果这样的视频出现在当AI高度参与创作的当下,还会有人相信这段真挚可爱的友情吗?

500

 03 人类驯化AI,AI奴役人类

我们并不是在反对AI,而是在警惕一种被AI污染的互联网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AI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拉表格、做PPT、提炼会议纪要、颈椎病等常见工伤确诊……当代打工人的工作效率全靠AI来保障。

500

与此同时,AI也在一点点稀释我们那仅存的一点点真实感。

新闻像段子、段子像新闻;真人像AI,AI似真人。原本清晰可辨的界限正在模糊。

我们不得不适应一个注定真假混杂的时代——信息的来源、情绪的真伪、事件的发生,都需要不断确认,稍有不慎就会落入谎言的陷阱。

AI让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工具,也让我们失去了确定性的土壤。

500

就像“真正的猎手都会以猎物的形象出现”一样,AI一开始以全然臣服的姿态靠近我们:听话、乖巧、随叫随到。

我们训练它、定义它、迭代它、塑造它,最终受困于它。

我们的判断在依赖它,我们的品味在被它重塑,我们获取世界的方式被它悄悄接管。

因此讨论AI的正反面并不是要将它处决,而是在提醒我们保留对真实的好奇心,以及对虚假的敏感度。

而在我们都还没有修炼出识别AI的火眼金睛之前,至少请把“内容由AI生成”的水印打大一点、再大一点、大到任何人都无法忽略。

现在的网络环境,让人不断想起《黑客帝国》里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的隐喻。

不同颜色的药丸,代表着主角面对命运和现实截然不同的抉择。

500

现在,在我们的面前也摆着这样两颗药丸。

吃下红色药丸,你就有机会参透这混沌世界中的真相,从此清醒而痛苦的活着。

吃下蓝色药丸,你将看到基努里维斯大跳土味舞蹈。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