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橙汁牵起的跨国姻缘:越南女孩征服印度豪门家族
在展会上给陌生男孩递去一杯橙汁时,越南女孩如意(Như Ý)不曾料到这将成为一段跨国姻缘的开端,更让她必须突破印度传统家族的层层壁垒。
2024年3月,在金瓯省(Cà Mau)的国际虾业博览会上,如意的水产药品展位与阿比谢克·坎德瓦尔(Abhishek Khandelwal)的展位相邻。见这位外国青年忙得无暇饮水,她主动送去一杯橙汁。
这场邂逅原本可能转瞬即逝——两人都被工作缠身。但随后三个月里,每日定期的问候短信让彼此渐渐靠近。"没人说破爱意,但我们都感觉到自己在向对方倾斜",31岁的后江省女孩如意回忆道。

情侣如意和阿比谢克·坎德瓦尔
然而初生的爱情很快撞上文化高墙。30岁的阿比谢克出身印度北部巴特那的望族,包办婚姻观念根深蒂固。家族长子爱上外国女孩堪称史无前例。
父母因文化差异强烈反对。他们从故乡跋涉2000多公里到班加罗尔——儿子工作地——既为劝说,更为介绍"门当户对"的姑娘。为缓和局势,阿比谢克被迫中断与如意的联系半月之久。直到父母离开,他才敢向女孩坦白家族阻力。
"那时我才知道他承受着如此重压。他不敢表白是怕给我希望又让我受伤",如意坦言。
阿比谢克没有放弃,他持续说服父母,并求助旅欧有成、在家族颇具话语权的堂姐。2024年底,父母勉强同意与如意视频通话。但语言障碍让首次通话沦为"灾难"。二老失望道:"一分钟都说不好,如何共度一生?"
这句话刺痛自尊却点燃决心。刚转行银行业承受着业绩压力的如意,每晚坚持苦学英语,常以牛奶代餐赶赴夜校。
第二次通话时,阿比谢克父母惊异于如意的进步。感受到真诚后,他们终于松口:"若你们为彼此如此努力,我们支持。"

11月9日,在芹苴举行的婚礼上,印度婆婆向新娘如意赠送嫁妆并深情拥抱
为证明决心,如意辞工赴印度体验一月未来夫家生活。"我相信事业之门随时可重启,但觅得佳偶的机缘不可错过",她说。
至此她才鼓起勇气向家人坦白恋情。母亲心疼不已:"为何偏选荆棘丛生的路?"女儿找不到完美解释,只知道若重选千万遍,答案仍是阿比谢克。
印度之行彻底消融了男方的成见。在班加罗尔,她迅速融入,学习双手合十道"Namaste",了解印度庙宇礼仪与女子额间朱砂的深意。这位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聪慧好学,让男友家族从惊讶转为喜爱。
如意归国时,阿比谢克父母眼眶泛红。"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真正拥有了第二个家",她动情道。
2025年11月,阿比谢克赴越南见岳家。为给女方家庭留好印象,他剃去了象征印度男性骄傲的胡须。本是企业高管的他,在湄公河三角洲化身质朴女婿,迷上《哆啦A梦》,笨拙蹦出的越南语词汇让岳父母视如己出。
当障碍尽除,阿比谢克父母反而成为最积极筹备婚礼的人。他们放大网络每张聘礼照片,仔细询问每件礼品的寓意以确保准备周全。

11月9日,在芹苴举行的婚礼仪式上,新郎阿比谢克及其父母和兄弟姐妹引领着新娘入场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