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巴西农业崛起的秘密2-巴西是怎样成为世界牛肉第一出口大国的6

巴西的养殖方式和配套体系,让巴西成了世界牛肉产业综合竞争优势最大的国家。

  前面提到,在对塞拉多草原进行土壤改良,加上选育适应本地情况的肉牛、热带牧草和固氮菌、修建小土坝解决旱季饮水问题、实行农林牧复合系统后,巴西的肉牛养殖一下子对美国等传统养牛强国拥有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500

塞拉多草原地理位置

巴西肉牛90%以上靠吃草,而且可以全年户外放牧,因此养殖成本很低。而美国等传统养牛强国在肉牛出栏前,必须把牛运输到粮食产区集中育肥,用谷物喂养。而这样就造成养殖成本很高。

但巴西牛肉也不是没有弱点,那就是国际市场对它肉质的评价一般。

国际偏爱的高端牛肉特点例如要有大理石纹、肉质细嫩可口,这些正是美国等国家饲养的温带肉牛育肥后的特征。所以这些牛肉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卖到高价。

500

而巴西牛肉有不少特征让它曾经长期无法进入国际高端牛肉市场,卖不上高价。例如:

牛肉带有草腥味、酸味。肉偏硬,吃起来不鲜嫩。牛肉大理石纹少、脂肪带有黄色,看起来不美观。肉颜色为紫红色,而不是鲜红色,让人感觉不新鲜。

而这些都是草饲牛的特征。解决办法也不难,可以在出栏前集中育肥,可以明显改善肉质。现在巴西的牛肉已经完全可以和澳牛等高端牛肉竞争。

但为了保持自己的低成本优势,争夺中国、中东等新兴市场,巴西多数肉牛仍然实行草饲。少数肉牛出栏前集中饲养,争夺日本、韩国等高端牛肉市场。目前巴西约6%为出栏前120天左右的高谷物肥育,4%为放牧加少量补饲的方式肥育。

而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巴西肉牛在雨季结束后的3到6月份集中出栏。旱季饲料最缺乏的8到9月份,出栏数量占比不到20%。

下面讲讲巴西肉牛养殖中已使用的高科技。这些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一、智能项圈。

智能项圈可以根据牛的行为,用AI根据大数据判断它的健康情况,是否真的发情,是否生病了,然后可以及时处理。

二、智能围栏。

这是一种无需建立铁丝网、木桩的牧场管理技术。

先要给牛佩戴智能项圈,然后在数字地图上划定虚拟边界。当牛接近边界时,智能项圈会发出声音警告或温和电刺激。

目前这项技术正在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新西兰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快速推广。

这样可以很精准地让牛在规定的牧场上吃草,实行轮牧,不过度放牧。也让牛可以避开农田、水源地。

巴西戈亚斯州某牧场这种方式,牧草利用率提高了35%,退化草地恢复速度提高了2倍,放牧的人力减少了50%。

三、卫星、AI监测牧草情况。

根据牧草情况,生成轮牧计划,提前安排应该去哪里放牧。

四、无人机巡检草场。

搭载热成像和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动巡场。无人机巡检速度是人力巡检的10倍。而且这样可以快速找到牛。尤其是在夜里,用人力很难找牛。但用携带热成像的无人机找牛却很容易。

而巴西牛肉产业崛起,还离不开它完善的配套体系。

巴西的肉牛养殖和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养牛大国不同,它的牧场和农场相邻,而且已经通过农林牧复合体系高度整合。

所以这里的牧场可以和农场共用当地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不仅如此,它的屠宰场也紧挨着牧场。

所以巴西养牛可以实现就地育肥、就地屠宰,然后用冷藏集装箱直接把牛肉成品运输到沿海的港口。而桑托斯港、里奥格兰德港等港口有牛肉出口通道。牛肉在3天内就会装上集装箱货船,运输到世界各地。巴西牛肉可以实现在巴西屠宰后15天内到达上海的超市。

总之,巴西的牛肉从养殖、加工、运输已经高度工业化。

巴西牛肉产业的优势是美国等养牛大国比不了的。他们必须把在牧区养殖的肉牛,运输到200公里外的粮食产区,集中育肥后,然后屠宰。其中运输、饲料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就拉高了牛肉的成本。

而巴西在1973年对塞拉多草原大开发之后,肉牛养殖数量就发生了飞跃。牛存栏数量从1973年的9600万头,提高到现在的2.3亿头。

而如果考虑到牛出栏时间的缩短,巴西养牛数量增加更多。在1973年时,出栏时间需要4年,而现在只需要2年。也就是说,巴西实际的养牛数量相比1973年时增加了3倍多。

而在这波巴西肉牛产业逆袭的历史浪潮中,不少南部农民也抓住了机会,实现了人生逆袭。

例如奥拉西奥·洛佩斯,他来自巴西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1974年,他时年32岁,卖掉家中的牧场后,举家迁徙到戈亚斯州。当时他购买了1200公顷退化塞拉多土地,土壤pH值为4.2,几乎无植被,无水源。而当时这里的牧场价格是南部牧场的1/10。

在巴西农业研究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他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施用磷肥增加土壤肥力。然后种植从非洲引进的臂形草,把肉牛更换为更适应热带气候的印度内洛尔纯种公牛,修建了3座小型蓄水坝,解决旱季饮水问题。

5年后,牧场承载力从此前的0.2头/公顷提高到1.1头/公顷。1985年,他的牛群达2000头,成为当地最大牧场主之一。

500

这些迁入塞拉多草原种植大豆、养牛的家庭,很多人十年内资产增长10到20倍。这些幸运儿被称为红土贵族。

现在巴西已成为世界牛肉综合竞争力全球第一的国家。

它的优势如下:

一、产量巨大。

目前巴西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而根据2021年美国农业部预测,巴西在2030年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占据出口贸易量将占全球市场的29%。而到时候美国的牛肉出口量会屈居第二,2030年占世界市场份额为11.4%。

二、成本低,利润空间巨大。

巴西的热带草原在改造后,载畜量大,而且租金、人工便宜。虽然巴西牛肉整体售价不如美牛和澳牛,但每公斤牛肉利润却比他们分别高出0.2美元和0.3美元。

三、具备可持续。

巴西用农作物-畜牧业-林业整合系统,大大提高了牧场的载畜量,已能实现牧场面积不增加,牛肉产量却在增加的奇迹。

当巴西牛肉产业具备这些优势后,需要的就是一个机遇。

2003年,美国出现疯牛病病例,导致很多国家立即禁止进口美国牛肉。巴西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遇,这一年,巴西牛肉出口量达到150万吨,首次超过澳大利亚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牛肉出口国。

疯牛病的起源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英国为了节省饲料成本,将病死牛、羊制成肉骨粉,添加到牛羊的饲料中。

后来美国和加拿大也采用了这个做法来饲养牛羊,一直到1997年才禁止这种行为。因为这样会让牛感染朊病毒,这些朊病毒会进入牛的大脑,引发连锁反应,最终造成大脑海绵状空洞化,导致牛死亡。这就是疯牛病。

其实美国出现的疯牛病病例,是2001从加拿大进口的一头感染疯牛病的奶牛。

但根本原因,还是美国这些国家养殖饲料成本太高。

巴西主要为草饲,所以饲料成本很低。而且巴西1972年起就禁止牛等反刍动物饲料含哺乳动物蛋白。也就是禁止将病死牛羊等动物添加到饲料中。

所以巴西从未发生疯牛病,迅速填补了国际牛肉出现的市场空缺。

自此之后,巴西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而巴西牛肉产业的崛起,正是巴西这个国家形成和壮大的缩影。

巴西这个国家并不是葡萄牙的延伸,它就是自己-巴西。这是一个在美洲大地上形成的新文明。

而巴西用来自印度的热带牛-内洛尔牛,加上母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温带牛,然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牛种。然后又用来自非洲的热带野草-臂形草来喂养牛群,用来自巴西大地的固氮菌让牧场变得肥沃。最后又引进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繁育技术如冷冻精液,让巴西的牛群得以快速扩大。

就这样,巴西牛肉产业在吸取世界百家之长后,打破了巴西不适于发展肉牛的偏见,实现了崛起。

而世界上有大片热带草原的地区,其中不少面临着食物不足的危机。如果巴西牛肉产业崛起的奇迹能复制到这些地方,那么将会大大改善世界的粮食安全。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巴西牛肉产业的崛起这个奇迹不仅仅是巴西的奇迹,还是属于全人类的奇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