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2热映,上海迪士尼赢麻

1亿人次涌入后,迪士尼史上最大现金牛来了。

▲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主题乐园
01
《疯狂动物城2》上映不到两天,闺蜜群里三个妈妈不约而同给我发来消息,问的都是同一件事:
什么时候组团带孩子去趟上海?
她们甚至没问我想不想去,直接跳过了决策阶段,快进到了排期。
闺蜜们的急切感让我意识到,这个初冬周末,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的势头有点猛。
而这种体感并非毫无来由。
看看大盘数据就知道,截至11月26日24时,《疯狂动物城2》在中国内地首日票房冲到了2.28亿元,累计票房更是达到了2.4亿元。
它不仅是中国影史进口动画电影单日票房冠军,更是一种现象级爆发。
早在11月25日晚上,这部电影预售和零点场票房就已经突破3.1亿元,轻松越过《哪吒2之魔童闹海》曾经的高墙,刷新中国影史动画电影预售纪录。

热映背后,去上海迪士尼玩一趟的心情到了顶点。
今年11月3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悄然迎来开园以来的第1亿名游客。
而拥有全球首个,且唯一的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让这个刚刚跨越亿级门槛的庞大流量池,瞬间找到二次爆发的最佳引信。
公开资料显示,该园区开园首年接待量破百万,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达到4.2小时,二次消费占比超过园区均值35%。
事实上,为了接住这波泼天富贵,乐园这次显然有备而来。
11月18日那天,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乔睿渤带着编剧、导演和制片人,还有季冠霖、张震这些配音演员齐聚上海。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节。
走进热力追踪项目,细心的人会发现朱迪办公桌上多了几份案件档案,她执行卧底任务时的墨镜也被随意丢在一旁,尼克的工位里甚至藏着关键证据。
最新的角色蛇盖瑞也首次现身加入了互动演出。
还有湿地市场的路标、隐藏寓意的海报、焕然一新的广告牌,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这里不再仅仅是游乐场,已然成为真正的动物城。

这种沉浸感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社交媒体,去过的人,纷纷喊着要为了寻找彩蛋二刷,没去过的人,看着满屏打卡攻略早已按捺不住。
一张门票升级成了动物城名片,一个小小的微信互动任务就能让成年人玩得不亦乐乎,限量发售的盖瑞造型挎包在货架上停留时间甚至按分钟计算,湿地市场主题美食窗口前排起的长队更是说明了一切。
IP的力量,在于无论电影院还是游乐园,它都会让人愿意走得更远。
02
即使没有《疯狂动物城2》,今年的上海迪士尼也没歇过。
11月秋假期间,含娃量极高的全国各地家庭扎堆涌入,才刚平息几天,一部电影又把这座乐园推回热搜。

当电影院里传来夏奇羊的新歌《动物园》,尼克和朱迪的身影再度重合,开业9年的上海迪士尼再次站上风口。
透过热闹表象,我们能看到一条更冷峻、高效的商业护城河。
电影上映不是收割票房的终点,它只是点燃引信,真正的利润,埋在乐园、周边、节日活动和长期IP经营的土壤里。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饭馆,只能靠菜单活着,而迪士尼,是在餐厅边盖了一家酒店,办了个市集,还做了自己的纪念餐具品牌。
比如,这次的新角色“蛇盖瑞”就是很好的例子。
它是电影里的搞笑担当,也是乐园洗手间的鳞片纹理标识,还是乐园夜间投影秀里的光影线索,更是门店里秒空的玩偶和挎包。
角色刚亮相,游客就已经在排队购买。
由此,上海迪士尼没有参与票房争夺,却牢牢把握了续集热度最黄金的窗口期。
事实上,对于迪士尼而言,这一切并不陌生,影游联动,一直是他们的看家法宝。
一部90分钟的电影最多两个月就下线了,但通过乐园,它能被延展成一场持续数月甚至多年的沉浸式体验,朱迪和尼克不仅出现在大银幕上,还可以出现在节日花车、限定纪念章、甚至你家冰箱门上的磁贴里。
这种在场感,就是最强的消费驱动力。
所以,当外界在讨论这部电影国内票房能否破十亿时,迪士尼早已在用这波热度锻造长期资产。
这一套系统化打法,从漫威,到星战,再到疯狂动物城,每一次都跑得通。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两年,无论我带娃走到东京、巴黎还是香港,冰雪奇缘园区在全球迪士尼遍地开花,甚至还要摇号入场。

香港迪士尼/旅界实拍
虽然《冰雪奇缘》电影第二部已经是几年前产物,但乐园更新速度远未结束。
可以预见,《疯狂动物城2》热映,只是下一个全球迪士尼乐园新园区的扩建周期起点。
而所谓顶级商业模式,大概就是让你心甘情愿地把电影票根换成乐园门票,再把门票换成购物小票。
等你从园区出来,钱包瘪了,回忆却鼓了,这一切看起来像情怀,实际上是一次内容驱动的空间变现。
情绪落地的方式有很多种,显然迪士尼选择了最贵,也是最稳的一种。
03
如果只看到疯狂动物城,你还是低估了迪士尼的胃口。
在朱迪和尼克依然人声鼎沸时,隔壁的工地上,上海迪士尼第九大主题区已经动工。
这一次,是漫威旗下的蜘蛛侠。与此同时,全新的第四座迪士尼主题酒店也已提上日程。
这些,才是上海迪士尼乐园藏在热闹背后的真章。
在文旅市场普遍承压,很多乐园都在缩减开支、勒紧裤腰带过冬的当下,上海迪士尼却在疯狂做加法。
根据TEA全球主题娱乐协会报告,2024年上海迪士尼客流达到1470万,同比增长5%。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他们做了一个决定,继续建。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非常清晰。
目前的疯狂动物城园区,成功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拉长,而未来的蜘蛛侠园区和新酒店,目标只有一个:
把一日游,变成两日游,甚至多日游。
在商业世界里,停留时间往往直接等同于钱包份额。
多住一晚,意味着多吃三顿饭,多住几晚酒店,多买一轮纪念品。
这才是第1亿名游客背后,上海迪士尼乐园真正的商业野心。
对于迪士尼来说,《疯狂动物城2》的火爆,不仅是一次票房胜利,更是对乐园+IP模式的又一次高强度验证。

旅界实拍
它证明了,只要故事讲得好,乐园造得真,消费者依然愿意买单。
从银幕到乐园,再从朱迪的警车到蜘蛛侠的蛛网,迪士尼正在中国建造一个巨大的造梦机器。
这台机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让成年人相信童话,孩子相信英雄,然后所有人都相信,这张门票物超所值。
在这个冬天,或许我们都该去趟动物城。
不为别的,只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去确认那份确定的快乐。
毕竟,就像朱迪警官在电影结尾说的那样:
“现实生活比口号复杂多了,但我们必须尝试。”
在商业世界里,能让消费者和商家做朋友,就是最勇敢的尝试,也是最大赢家。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疯狂动物城2上映后,上海迪士尼躺赢?
———— END ————



旅界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