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的骚操作,是觉得西贝的危机不够危吗?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

西贝想不到,自己请来的品牌顾问要让大家死去的记忆复燃了。
因为最近西贝出了个给员工涨薪的政策,有大V点评说给这是好事,也算员工与企业共克时艰了。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发现了这条微博,转发说西贝是中国餐饮的天花板;只是这次被人算计了,误入黑白颠倒的罗刹国;但西贝坚持华夏子弟精神,不苟且偷生。

最前面和最后面的话是片汤话,不用看,关键的中间一句让人破防了。
这人就是罗永浩。
他直接硬刚:“谁诱的?谁算计了?你想干什么?说不清楚,我就公布录音!”

还觉得不解气,继续说,下午六点前道歉,不然要华与华好看。

怎么好看?
原来老罗买了他们的书,要翻书揭露他们忽悠中国企业家的丑闻。
我去查了查华与华全集近2000元。

价格不低,事也不小,难怪让事务缠身的老罗气不打一处出。
他甚至抱怨,哪怕自己年底官宣的大事被迫延期,也要硬刚到底。
气氛都到这里了,但还是没像电影一样到高潮阶段。
因为后来华与华没有道歉,罗永浩也没在昨晚公布录音。
只是现在他还坚持说,没有被威胁,仍将公布的。

也许好戏还在后头。
连续剧就这样,你觉得完了,其实还可以拍第二季第三季。

这也不是罗永浩和华与华的第一次硬碰硬。
两个月前西贝舆论危机时,网友觉得西贝公关昏招频出,肯定是公关公司有问题。
去查发现它叫华与华。
创始人之一的大哥华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哪怕抱病也笔耕不辍,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享有国际声誉。

可能正因此咨询费价格不低,西贝交给华与华交了十年,共6000万。
这么贵还让西贝的公关这么差,网友群情激愤,这时候华与华创始人站了出来,一开口就把罗永浩定性为污蔑。

后来还鼓励西贝硬刚到底,不能向网络黑嘴屈服,不能苟且偷生。

说着说着就引用鲁迅的金句,表示“榨出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意思是西贝老板贾国龙高大威武,网络黑嘴很卑微渺小。

总之他坚决不承认这是公关危机,不存在危机,那华与华就不需要负责。
但这样的逻辑会显得华杉不太适应现在的互联网。
更何况他用来用去就这么几个词,就想打倒罗永浩,有点粗暴了。
注意到后,罗永浩直接说:“我隐隐地感觉到贾老板和贾老板的朋友们,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现在看了,这话要一语成谶了。
不过严格来说,俩人也算相识。

因为华与华引以为傲的营销案例里,品牌的代言人正是罗永浩。

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敌人的敌人可以是朋友呢?
更何况俩人的初衷都是为了西贝好。
只是这次不一样。
大家都快忘了西贝负面舆情,西贝和员工的关系也更不错了,那这事会像很多品牌遇到舆论危机一样,过去了就过去了,没人再想起来,几年后把这当谈资得了。
可现在华与华再揭伤疤,那西贝受得了吗?
要知道从2024年开始,西贝业绩就在下滑,现在这样反复炒冷饭的操作等于给西贝伤口上撒盐。
所以,华与华有点像在给甲方落井下石。

当然,输了嘴仗的人,等事过后再放狠话给自己找找场子,也是人之常情。
可华与华遇到的是嘴仗不败将军罗永浩。
2011年,罗永浩吐槽买的西门子冰箱接连出故障,多次沟通无果后,他带着清洁工和锤子去北京西门子总部,当场把冰箱砸烂,然后打扫干净后离开。

后续又举办沟通会二次砸冰箱。最终西门子中国总裁公开致歉,承诺为相关用户免费上门维修。
2014年,王自如发布锤子T1负面评测,罗永浩觉得里面很多评测不公正,就找他来辩论,三小时里他逐条反驳错误,让对方哑口无言。
也就是那场辩论里,老罗给王自如一个忠告: “你如果是被包养的,就不要谈独立人格。”

2021年,罗永浩发博晒图某披萨的沙拉里有很多蔫菜叶,披萨店送他几张披萨券,老罗怒斥,你当我讹饼呢。

后来他直播拆解沙拉供应链,逼得品牌公开整改食材标准,网友反馈沙拉新鲜度确实提升了。
你看,罗永浩打嘴仗一次,受伤的往往是企业,得利的却不只是他,还可能是普通消费者。
当然严格来说,不是罗永浩吵架总能赢,而是他占理了才去吵。

所以这次华与华遇到南墙了。
其实,哪怕没有这堵南墙,网友也会质疑,你的那套超级符号理论有用吗?
网友不会学术严谨分析,他们会凭印象吐槽。
他们会觉得,你就是做点细小的工作,把本来简单的品牌符号变复杂些,把本来复杂的变简单些,把不简单也不复杂的,给你变个样式形状。
但华与华也有话说,不是他们不干活,而是这些企业主动选择了华与华的风格。
因为华与华要说出大企业心里想说的话,而不是未卜先知。
只是有时候成功,

有时候不太出彩罢了。

可见,华与华走的不是创意路线,而是走广告界的预制菜路线。
这本来也与华与华无关,因为这是营销咨询的行业通病。
你什么都不做,会被甲方吐槽咨询费花的不值,陷入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困境;
那你就要做多,哪怕哗众取宠呢。
只是未来答应我,这次别再道歉了,照自己说的“不苟且偷生”,不是更好吗?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吐槽,你公关只找大企业,不找初创公司(其实并非如此),太简单了吧。
让一群王者带我一个青铜,谁不会呢?
这问题在电影《缝纫机乐队》里也有反映。
里面乔杉演的主角说话大舌头,但他要组建摇滚乐队,然后阴差阳错来了一群人。
他们有的打鼓很强,有的贝斯玩得很溜,有的甚至是前知名乐队的替补成员。
而他呢,不仅大舌头,写歌还只写了一两句,没什么准备。

最后靠着老手带新人,才解决所有问题。
但他确实是乐队的灵魂,因为他发起了表演,让大家一块去阻止开发商推倒大吉他雕塑。
所以你看他很弱,但没有他,其他人的才华无处释放。
对了,这个主角也非常不善言辞,一说话能人气死。


这说的是一个摇滚主唱,也可以说一家公关公司。
一家公关公司,看似作用微小,但能做的事真不小,包括让甲方少做无用功,让甲方在公众心中的印记更深,等等。
当然我说起这部老电影,是因为里面荒诞的诡辩逻辑值得每一家公关公司引以为鉴。
第一幕里就是:钢琴弹得好,妈妈死的早。


其实,公关公司也不能用诡辩逻辑去应对公关危机,而应该就事论事。
第二幕里,
女主丁建国的爸在丧偶后,不理解女儿为啥对自己爱答不理,给她副总当都不行。

镜头一转,丁爸进了加长豪车里,美女成群。
其实,公关公司也不能想当然地去取悦甲方,也要照顾公众感受。
毕竟公关的目的是让公众满意。
这里,丁爸最渴望的不是与美女左拥右抱,而是去二姐肥肠面。

唯美食不可辜负。
所以,如果罗永浩、贾国龙、华与华之间再有恩怨情仇,就去西贝边吃边聊吧。
一顿不行,那就两顿,花不了几个钱。



雷斯林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