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堂3660元买的古画为印刷品,再估价仅值40

500

作者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近日,据“上游新闻”报道,北京一位王先生表示,今年6月19日,他在微拍堂APP上以3660元竞拍的“清代罗汉图” 被鉴定机构鉴定为仿真印刷品,真迹藏于日本东海庵,微拍堂不仅拒绝退款退货,再次寄售时估价仅为40元,这种处理方式让他很难接受。

500

图片来源:微博

对此,微拍堂官方客服表示,王先生竞拍的画作是作为二手商品在平台寄售,售出后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对于王先生称该画作被其他鉴定机构鉴定为仿真印刷品,客服称可提供相关的鉴定结果给平台专员进行核实处理,具体处理结果以平台专员核实情况为准。

针对两次寄售价格差距较大,客服称平台的鉴宝师都比较专业,二手物品的估价是根据材质和品相进行综合估价,估价不是市场价,只是作为二手商品寄售的推荐价格。 “两次寄售不是同一时间段,估价的价格不一样。”

针对微拍堂是否有相关的拍卖资质以及鉴定资质,客服称,在微拍堂平台寄售的商品不是通过拍卖行或者鉴定机构的形式进行出售,平台上的商品大部分是一口价形式销售,少部分是买家加价的形式销售,不涉及拍卖,所以不需要拍卖资质。关于鉴定方面,平台鉴宝师只查验寄售商品,并对商品进行定价,不会出具具体鉴定书,所以也不需要相关鉴定资质。

“趣解商业”注意到,微拍堂已经屡次陷入假货风波。

2021年3月,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在微拍堂以190元的捡漏价格拍到一幅标称为当代画家、美协会员马海方的早期作品,被马海方本人鉴定为仿品;另一幅以500多元购买的当代画家、美协会李毅的《南疆秋韵图》同样被画家本人定为赝品。

500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1月24日,共有5150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微拍堂”,其中多条投诉和假货有关。

10月3日,一消费者投诉称:“我于2020年在微拍堂拍了3枚银元,价值在3500元左右,收到货后本人送评第三机构鉴定为赝品,后联系微拍堂官方客服协调解决,微拍堂要求我将银元重新送评,由微拍堂跟踪鉴定,4月份后微拍堂将送评结果反馈给我为真品,并入盒保真,因为是平台介入评定,并告知为真品,所以本人相信平台,后一直收藏该3枚银元,2025年9月份,本人欲将银元变现,后送到评级公司鉴定都为假币,联系微拍堂售后回复不支持售后!”

500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9月16日,另一消费者表示,“在微拍堂app上通过拍卖购买了一枚公博评级MS64的‘开国纪念壹圆’,经北京公博古钱币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鉴定,该币为假冒该评级公司产品的假盒假币。 微拍堂以无法联系平台卖家为由,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500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另外,由于在促销活动中使用误导性及虚假广告,2021年6月微拍堂被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135万元。

2020年3月,微拍堂还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西湖区分局罚款45066.9元,理由是公司未能采取必要行动防止商家在平台上投放非法广告。

除此以外,微拍堂还被指涉嫌虚假承诺。此前,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微拍堂App首页有“1000万消费者保障基金”字样,平台解释,“若鉴定为假货,启动1000万消费者保障金赔付机制”。但对于是否真的投入了1000万资金,微拍堂客服回应质疑时表示,“这只是一个名称,有适当的一些赔付金额而已”,同时也无法拿出赔付案例。

官网介绍,微拍堂隶属于杭州微拍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2014年上线,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国内领先的文玩艺术品电商平台。微拍堂开创了文玩艺术品直播竞拍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了文玩竞拍行业线上化。经过10多年发展,微拍堂的业务占比稳居行业之首。

目前,微拍堂平台累计用户超1.4亿,入驻商家超33万。拍品类目涵盖玉翠珠宝、紫砂陶瓷、书画篆刻、茶酒滋补、钱币邮票等八大品类。

500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靠着文玩交易,微拍堂这几年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

微拍堂的收入主要来自佣金、平台服务年费和线上营销服务费,其中以佣金收入为主。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微拍堂总收入分别为4.73亿元、10.7亿元和9.78亿元;年内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5382万元和1.42亿元,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分别为57.1%、64.0%和63.2%。

毛利率方面,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微拍堂毛利率均保持在70%以上,尤其是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毛利率更是超过76%,达到76.1%和76.9%。

2022年,微拍堂母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然而,目前,微拍堂仍未能实现上市目标。

天眼查显示,成立至今,公司共获得5轮融资,投资方中不乏腾讯投资等知名机构。不过,自2021年1月后,微拍堂再没有融资消息,最新一轮融资后,公司的估值约为61亿元。

2022年4月,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深圳市腾讯创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德同益民消费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摩玎尔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宝微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景微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退出。

目前,创始人、董事长林志明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5551%,监事金明亮紧随其后,持股比例为22.059%。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