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SG30人论坛2025年会成功举办:大变局中的可持续发展

11月14日,第十六届财新峰会ESG专场暨中国ESG30人论坛2025年会“大变局中的可持续发展”在北京举办。负责任投资原则(PRI)CEO大卫·阿特金(David Atkin),原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创始人、碳交易之父、金融期货之父理查德·桑德尔(Richard Sandor),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执行主席刁春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碳中和和气候变化学域教授、署理主任姜克隽,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等政界、学界、国际机构嘉宾以及来自东方证券、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世界黄金协会、联想集团、深圳能源集团、愉悦资本、AEX控股公司等国内外企业、金融与行业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共同探讨了ESG投资、碳市场、中国绿色转型定力、养老金金融潜力和耐心资本培育、长期价值创造、可持续创新解决方案及产业化规模化路径等关键问题。
年会现场,《2025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作为中国ESG30人论坛的年度旗舰报告,已经连续六年发布,持续追踪中国和全球ESG发展情况和关键议题。白皮书显示,尽管遭遇了一些逆风甚至出现局部撤退,但在财务逻辑和影响力逻辑的双重加持下,ESG发展仍然展现出韧性,并且随着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不断深化的行业实践,在动态盘整中持续夯实自己的价值根基和操作路径。在中国市场,随着可持续披露制度落地、A股主要宽基指数纳入ESG要素以及ESG评级体系发展成熟,2025年中国ESG投资进入以提升质量与发现价值为核心的新阶段。在市场盘点基础上,白皮书就ESG发展趋势等问题专访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中国区负责人罗楠,并就中国企业气候行动、碳市场、AI数据治理等议题展开追踪。白皮书并引入易方达基金、联想集团、银华基金等案例和市场洞察,为行业提供借鉴。

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在欢迎致辞中提到,要把ESG打造成为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破解当前布局的关键公式。在诸多干扰因素叠加、产能与消费分布不均衡、以及加速主义与保护主义对立的背景下,我们急需一个能凝聚共识、化解分歧的共同规则体系。他并强调,ESG不仅是环境议题或简简单单的企业评价工具,其核心在于将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纳入治理结构,以推动生产力发展并实现利益共享。此外,高尔基还介绍了财新在AI技术开拓赋能阅读体验和商业决策上的创新工作,并且介绍了财新高质量内容和现代化媒体手段结合的各种尝试。

高尔基,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
【主题演讲】全球秩序重组下的绿色转型机遇与挑战
演讲一:如何看待和应对ESG投资“逆风”
负责任投资原则(PRI)CEO大卫·阿特金(David Atkin)回顾今年访问北京,会见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历指出,在扩大碳排放交易和创新企业披露标准方面,中国展现了其领导力。他强调,投资者需要可靠的信息来评估可持续发展风险与机遇,包括气候、自然和社会问题。披露不仅仅是合规,更多是为转型释放资本的一个重要门户。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达到了2.1万亿美元,增长11%,清楚地表明投资者并不回避负责任投资。纳入可持续性对于构建有弹性的投资组合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他表示,PRI会继续支持中国迈向可持续金融体系。

大卫·阿特金(David Atkin),负责任投资原则(PRI)CEO
演讲二:将思想转化为现实:国际碳市场经验与中国碳市场潜力
原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创始人、碳交易之父、金融期货之父理查德·桑德尔(Richard Sandor)认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所有资产都将被代币化,且该趋势正在加速。代币化指将真实世界资产转变为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交易的数字资产权证(Token)。而碳将成为另一种拥有数字生命的资产。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工业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新的工业时代,AI,代币化和碳交易将融为一体,并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理查德·桑德尔(Richard Sandor),原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创始人、碳交易之父、金融期货之父
演讲三:国际贸易体系重组下的中国绿色竞争力构建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在当前挑战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努力发展绿色经济。他表示,与绿色生产力相辅相成的数字经济,同绿色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支持密不可分。同时中国新的绿色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整个国际能源体系的变化,推动了新的绿色能源产品,比如电池、光伏设备、电动汽车价格的快速下降。过去十年,锂电池价格下降了90%,风电设备的价格下降了接近80%,有力地推动了绿色经济在全球的发展。

朱光耀,财政部原副部长
演讲四:保持中国绿色转型定力:成本结构与发展要点
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围绕 “双碳” 目标,从历史数据、技术路径、成本测算三方面展开分析。他指出,1850 年至今全球碳排放持续累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均创纪录,1.5℃气候阈值已逼近。从能源转型路径看,停建火电新项目可实现碳达峰,通过现有火电机组自然折旧并替换为新能源装机,20 - 30 年后可完成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成本测算显示,“光伏 + 储能 + 特高压” 体系度电成本约 0.21 元,低于火电的 0.26 元(含碳成本劣势),且氢能源路径虽存技术细节待完善,但仍是重要绿色转型方向。

朱云来,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
【主题演讲】释放养老金融潜力 引领长期价值创造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就如何发挥养老金长期、耐心资本优势,以及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做了深入阐述。他表示,人口老龄化本质上是一个财务问题。其带来的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健康管理压力等,均可以通过科技进步解决;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背后都需要坚实的资金支撑。陈文辉指出,目前,金融体系“不缺资金、但缺资本金”,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养老金和长期寿险,把更多储蓄资金转化为真正的长期资本。这既有利于应对养老问题,又能积累形成大量的长期耐心资本。应充分发挥包括股权投资在内的各类金融工具作用,实现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陈文辉,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
ESG30青年学者计划(2025-2026)启动仪式
年会现场,由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ESG30)发起的ESG30青年学者计划第二期(2025-2026)正式启动,并向各界青年才俊开放课题申报。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项目学术顾问陈文辉,财新传媒总裁、财新智库副董事长、项目发起人张立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项目学术导师陈玲,东方证券副总裁陈刚,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副总裁及首席业务发展总监汤淼,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等嘉宾,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

张立晖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面对如何将转型转化为增长这个核心命题,ESG是一种系统性的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重新认识世界并创造价值的方式,这也是ESG30青年学者计划的项目立足点。ESG30青年学者计划第二期的举办,既寄托着对青年力量的期许,更将与各界同仁寻求价值共振、碰撞解题路径,携手推动ESG理论的深化及其在产业实践和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落地应用,以期为中国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沿视角、智力支持和路径启示。

张立晖,财新传媒总裁
陈刚表示,ESG已从理念共识加速转化为制度实践,成为应对不确定性、推动可持续的核心方法论,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东方证券始终坚信ESG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通过一系列业务发展和研究投入,深入参与了绿色金融实践,公司2025 MSCI ESG评级已从AA级提升至全球同业最高AAA级,排名位于全球同业前10%。过去一年,东方证券深度参与首期“ESG30青年学者计划”,共同见证了新一代研究者正在崛起,他们以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思考和创新的动力为中国ESG生态建设贡献青年智慧。东方证券期待这一项目能够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术与产业、青年与时代的桥梁;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转型提供方向指引;期待在时代的大变局中,推动各界凝聚共识,深化合作。

陈刚,东方证券副总裁
汤淼表示,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驱动企业与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更是推动经济转型与价值创造的关键引擎。永明金融集团深耕ESG领域多年,是MSCI ESG评级3A级机构。作为集团的重要成员,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同样积极践行ESG理念,推出市场首只聚焦ESG的储蓄及危疾保障计划,引领保险行业融入可持续发展趋势;持续支援弱势社群、赞助本地文体盛事,守护环境与社区,助力客户实现终身理财保障、构建健康生活。作为本计划的合作伙伴,香港永明金融期待携手青年学者聚焦可持续商业的前沿课题,将永明金融在ESG领域的全球视野和本地实践经验,与青年学者的创新思维相结合,共同探索可持续商业的未来路径。

汤淼,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副总裁及首席业务发展总监
“主题讨论:战略与策略:变局中如何守护长期价值”环节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主持。

高西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执行主席刁春和表示,在非洲,中资企业贯彻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常被误解为成本,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战略投资。同时,刁春和援引调研报告称,180家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在当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绩效越来越好;通过负责任的行为,企业也赢得了合法性和社区信赖,这是在异国他乡颇为宝贵的无形资产。

刁春和,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执行主席
“从能源转型角度来讲,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碳中和和气候变化学域教授、署理主任姜克隽表示,光伏产业的发展是中国产业发展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现在光伏板的生产成本跟以前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大一部分,中国大量高耗能生产企业转移至西部地区,可以更多地使用绿电来生产。光伏上游多晶硅制造企业也有很多布局西部,从光伏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上来讲,可以比较容易地做到零碳排放,甚至零污染物的排放,中国光伏产业不仅可以引领中国能源转型,也在引领全世界的能源发展。

姜克隽,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碳中和和气候变化学域教授、署理主任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表示,过去几年,协会积极推进包括四家中国金矿企业在内的全球会员践行“负责任黄金开采原则”(RGMPs),目前,则正在推动“综合矿业标准”(CMS)的制定,帮助全球金矿企业降低合规成本。协会同时关注手工与小规模金矿开采的规范化,也推动企业在采矿和冶炼过程中减少碳排放。此外,通过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措施,包括大规模推进矿山回填和植被恢复、无氰技术应用,以及通过社区建设和员工帮扶、资助学校等方式,黄金产业正在向更加负责任的方向迈进。。

王立新,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
“主题讨论:可持续创新解决方案及产业化规模化路径”环节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主持。

陈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 要真正激励科技创新以及尤为艰难的绿色创新转型,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非常重要。他表示,影响创新的是政策的不确定性。“若市场没有形成连续、稳定、一致的预期,企业家们能够做的事情,只有等待观望,放弃长期投资,转而开展短期投资,”田轩由此呼吁构建一个更加包容个性、容忍失败的生态系统,以更好地支持具有高成长性、高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企业与创业者。

田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我们投资第一条理念实际上是’非共识’,即需要更早、更前地去看到机会。”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总结道。对于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不足问题,刘二海建议,一是相信市场的力量,二是资本要形成循环,现在港股对科技股的认可度上升,便是促进资本循环的一个好迹象。此外,通过组织结构的创新,例如国资以投资组合的方式隔离风险,同时在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二海,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AEX控股公司(香港)创始人、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大中华区原董事总经理黄杰夫提出建议,中国已经拥有庞大的风、光新能源装机,可以探索通过电力市场以及电力衍生品市场的有效定价,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减少弃风弃光。此外,黄杰夫表示,需要让这些风光机组在现货、在远期市场里能挣更多的钱,逐步减少火电发电比例。“如何让风电机组在不刮风时挣钱,让光伏发电在夜晚挣钱?这就解决了风光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问题,”他补充说,在这其中,市场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黄杰夫,AEX控股公司(香港)创始人、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大中华区原董事总经理
联想集团质量标准与环境事务总监、ISO/TC 176注册专家刘微表示,联想作为“链主”企业,不仅通过ESG计分卡等形式推动供应链减碳降碳,还积极输出自身的技术积累与管理经验。刘微将这一过程概括为“内生外化”。具体而言,联想首先在内部不断验证和完善各类产品与服务的ESG解决方案。得益于其“科技+制造”的双重属性,联想能够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深入实践并持续优化这些方案。在形成成熟经验后,联想进一步将其整合为模块化的解决方案,系统性地推广给供应链伙伴及客户,助力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刘微,联想集团质量标准与环境事务总监、ISO/TC 176注册专家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首席专家沈健分享对行业发展思考表示,首先,绿氢产业的最初发力端是在制氢端,因为只有大量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绿氢的规模才能提上去,从而让价格降下来,成本下降之后,用氢端才有动力用绿氢取代灰氢。下一个阶段的产业堵点,主要是在运输和储存上。沈健表示,国内现在还有待建设大规模的输氢管网,或者以绿氢作为原料,制成绿氨或者绿色甲醇,通过这些大宗化学品自身的消纳和运输途径来解决绿氢的运输难题。

沈健,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首席专家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牧晨之声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