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俄军“鲁比孔”部队:从光纤无人机到“猎杀链”,全新作战模式扭转战场态势

一支设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绝密部队彻底改变了无人机战争的格局,将原本属于乌克兰的优势转变为致命弱点。

这支部队名为“鲁比孔”(Rubicon),自去年6月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出任俄罗斯国防部长以来迅速扩张。据俄罗斯官方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别洛乌索夫曾在2024年10月视察该单位总部,并观看了正在研发的一系列无人机。

500

图1. 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视察鲁比孔部队。

“鲁比孔先进无人技术中心”(Rubicon Center for Advanced Unmanned Technologies)的出现,正是俄军在乌克兰冲突中摆脱僵化作战方式、适应快速演变战场环境的典型例证。

早在2024年年中,乌克兰已率先在其军队内部设立了一个独立分支——“无人系统部队”。

随着鲁比孔展现出显著战力,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今年6月宣布,俄将组建专门负责“无人航空系统”的军事指挥部。该指挥部已于上周正式成立。

其副指挥官谢尔盖·伊什图加诺夫上校表示:“无人系统部队负责人已经任命,各级军事指挥与控制机构也已建立。”

他告诉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就在一年前,我们的部队尚未大量装备各类无人机。但如今,俄军逐步扭转了空中局势。”他还补充道:“我们正在向这些单位派遣操作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及其他支援专业人员。”这清楚表明了俄军投入的巨大资源。

500

图2. 鲁比孔无人机部队的专属徽章。

鲁比孔不仅设计和部署无人机,还开发并测试先进的机器人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

它率先使用光纤制导无人机,在战场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类无人机通过光纤电缆进行控制,可提供实时、安全的视频传输,且无法被电子干扰。

此外,鲁比孔还提升了其他部队的作战效能。

鲁比孔部队已成为(乌克兰)无人机操作员面临的首要难题,不仅因其自身无人机部队,更在于它负责训练其他俄军无人机单位。

从实验室走向前线

鲁比孔成立数月内,其部队便携带新一代无人机奔赴前线,成功逆转了对乌军有利的局面。

其首次公开参战是在俄罗斯境内。去年夏天,乌军攻入并占领了库尔斯克地区部分领土。鲁比孔部队抵达该区域后不久,乌军即报告其补给线几乎被无人机攻击完全切断。

乌军于今年年初撤出该地区。此后,两名指挥官向媒体透露,一支训练有素的俄军部队突然改变了战局,专门猎杀乌军后勤与无人机操作人员。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支神秘部队正是鲁比孔。

此后,鲁比孔部队频繁出现在多个战场区域,常常通过深入前线后方数十公里打击乌军补给线及无人机操作员,为俄军创造战术优势。

今年8月,乌克兰第93旅某营指挥官告诉CNN,鲁比孔部队已整合进顿涅茨克州科斯强季尼夫卡地区的俄军旅级单位。

他说:“一周之内,我部几乎损失了所有车辆、无人机发射阵地、天线和通信设备。”自战争爆发以来,俄军一直试图打击乌军无人机操作员,而鲁比孔将这一战术提升到了全新水平。

近期曾赴乌克兰考察的军事分析师米克·瑞安表示,当前战场已是“高度饱和的无人机作战环境”。

瑞安称,一线军官告诉他,俄军在无人机领域的创新能力目前已略微领先乌克兰。

“在距离前线15公里范围内,车辆几乎无法通行。步兵必须徒步行军10至15公里才能抵达阵地,”瑞安说。

“装甲车辆和火炮一旦部署,每天可能遭受数十次无人机攻击。每个指挥所如今都深埋地下,以躲避俄军无人机的侦察与摧毁。”

俄罗斯Telegram频道“Lost Armor”近日发布了一段近五分钟的视频,展示波克罗夫斯克地区被摧毁的乌军装甲车辆,并写道:“如今,无人机飞行员才是胜利的缔造者,他们塑造着现代战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他们保障了……步兵的推进。”

500

图3. 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前线城镇科斯强季尼夫卡,乌军士兵行走在覆盖着反无人机网的道路上。

搜寻鲁比孔前沿基地

乌军已在前线后方的道路和小径上架设反无人机网,试图拦截鲁比孔的无人机,但在广阔的战区内效果有限。

鲁比孔还在开发雷达网络,用于击落乌军无人机。

乌克兰电子战专家谢尔盖·别斯克列斯特诺夫表示:“他们缴获了我们几乎所有类型的主力无人机作为战利品。当然,他们仔细研究了我们无人机内部的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导航装置。”

鲁比孔似乎还参与了俄方首次成功使用海军无人机的行动。今年8月,一枚俄制海上无人机在多瑙河河口击中一艘乌克兰舰艇。

两周前,鲁比孔宣称其已击沉一艘停泊在黑海一处天然气生产设施旁的乌克兰海军舰艇。

鉴于鲁比孔部队的重要性,乌克兰安全部门正全力搜寻其前沿基地。乌军情报部门本月早些时候称,一次针对俄占阿夫迪伊夫卡一处基地的无人机袭击摧毁了鲁比孔的一个指挥部。

隶属于乌军第71猎兵旅的一支无人机部队近日发布视频,展示了对苏梅州天线和藏身处的打击行动,声称目标属于“俄军精锐鲁比孔部队”。

该部队指挥官维亚切斯拉夫表示:“我们负责侦测、搜寻天线、卫星通信终端、掩体,并对其发动打击。”他称,部队通过发现起飞点并截获无线电通信,确认了鲁比孔部队的存在。

尽管双方能力相近,但维亚切斯拉夫告诉路透社,俄军在光纤无人机的产量上占据优势。

“关键区别在于这些无人机的数量——他们能发射多少,我们又能发射多少。而且现在鲁比孔的操作员越来越多。”

“战争塑造军队”

乌克兰冲突日益演变为一场“反制竞赛”。一方创新,另一方就设法超越或抵消。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较量:无人机对抗电子战,后者则试图探测、干扰或欺骗敌方无人机。

俄方指挥官伊什图加诺夫表示:“敌人变换频率,我们就重新配置电子战系统;敌人开始用电子战压制我们,我们就切换到其他频段。”

在鲁比孔的武器库中,有一种名为“莫尔尼娅”(Molniya,俄语意为‘闪电’)的无人机。这种相对简单的无人机主要由胶合板制成。第二代莫尔尼娅可携带高达7公斤的有效载荷,飞行距离超过30公里,深入敌后。它还能充当“母舰”,释放两枚第一人称视角(FPV)攻击型无人机。该无人机已使关键路线的通行变得极为困难。

500

图4. 被乌克兰击落的俄罗斯莫尔尼娅(闪电)无人机。(牛财金)

乌军一旦缴获莫尔尼娅,立即开始仿制并加以改进。他们还开发了一款新型无人机“FP-2”,可打击至少20公里外的鲁比孔指挥中心。

战争初期,俄军常因战术僵化、装备落后和指挥不力而遭到西方嘲讽。如今,这一切正在改变。

一个重大转变是,俄军开始拥抱初创制造商,例如圣彼得堡的“奥科设计局”(Oko Design Bureau),其生产的两种无人机现已广泛用于实战。该企业已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美国智库“特别竞争研究项目”(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最新分析指出,俄军对创新的接纳使其“对乌克兰构成更大威胁,同时也成为一支对欧洲更具能力和危险性的军事力量”。

军事分析师达拉·马西科特表示,鲁比孔及其支持者所构想的世界“很快将充斥着可压倒对手防御的自主无人机群、难以识别或拦截的微型无人机,以及模仿鸟类、昆虫或其他野生动物的仿生无人机”。

无人机作战与反无人机电子战正以近乎每周的速度演进——这是生存的代价。

“专家常说‘军队塑造战争’,但事实上,战争也在塑造军队,”马西科特说。

在乌克兰北部苏梅州的森林中,这种现实转化为维亚切斯拉夫所说的无尽循环:

“系统性工作:侦测、摧毁、再侦测、再摧毁。”(来源:牛财金网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