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人马姆达尼:“反川”是工作,“求川”是生活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再次上演政治虚伪的荒诞大戏。

当地时间11月21日上午,即将上任的纽约市长佐赫兰·马姆达尼走进白宫,与总统特朗普举行了长达90分钟的闭门会谈,随后共同出席记者会。

出乎意料的是,这场被外界预判为“火星撞地球”的意识形态会面,却超乎寻常的“和谐”。没有唇枪舌剑,没有人身攻击,只见马姆达尼站在特朗普身边“恭恭敬敬”,而特朗普也是笑靥如花。记者倒是犀利提问,想看两人再次互掐。

500

面对“共产主义者”“法西斯”“种族税”等尖锐提问,两人默契地选择了“失忆”。特朗普摆摆手说“观点可以改变,我自己也变了很多”,还给马姆达尼支招“你就回答是,这不算侮辱,反正再难听的我也听过”,甚至特意强调“我俩聊得比共和党市长还投机,会一起干大事,让看热闹的人失望了”;马姆达尼则一脸诚恳地表示“今天不谈分歧,只谈让850万纽约人过上体面生活”。

两人甚至在核心议题上达成了“四大共识”:大力兴建住房以降低房租,压低食品、日用品和能源价格,打击重罪以保障街头安全,优先驱逐犯罪非法移民,活脱脱一副“多年老友共谋大业”的和谐画面。特朗普还特意插了句俏皮话,称“今年感恩节购物比去年便宜25%”,仿佛之前让美国人钱包“大出血”的通胀从未存在过。

500

要搞懂这场戏的内核,得先回头看看马姆达尼之前是怎么“反川”的。

作为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的竞选之路几乎是踩着“反特朗普”的口号铺就的。2020年当选纽约州议员时,他就公开称特朗普是“威胁美国民主的独裁者”;2025年纽约市长竞选期间,更是把攻击特朗普当成核心策略,痛批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是“种族主义暴行”,指责其税收政策“偏袒富人”,甚至在胜选演讲中隔空叫板,宣称要“向全美展示如何击败特朗普”。他还曾紧跟民主党阵营的步伐,给特朗普扣上“法西斯”“反犹分子”的帽子,把自己打造成“抵抗特朗普暴政”的英雄。

而特朗普对马姆达尼的敌意也毫不掩饰。

从马姆达尼参选纽约市长开始,特朗普就没停止过攻击。在社交平台骂他是“彻头彻尾的疯子”“共产主义的傀儡”,威胁要“审查他的入境合法性,把他驱逐出境”;得知马姆达尼主张对年收入超100万美元人群增税,更是怒批其“要搞垮纽约商界”,还放话“若他当选,就切断对纽约的联邦资金支持”。选举前夕,特朗普甚至公开为马姆达尼的对手站台,直言“马姆达尼没能力胜任市长”。

两人在移民、税收、巴以问题等多个领域的分歧更是形同鸿沟。

马姆达尼支持巴勒斯坦,称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为“种族灭绝”,而特朗普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马姆达尼主张免费公交、免费托儿等激进福利政策,而特朗普则一贯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按理说这样一对“死对头”的正常剧本走向应该是“不死不休”,怎么突然就“握手言和”了?

答案很简单,“反川”是马姆达尼的竞选工作,而“求川”是他即将上任的市长生活。

500

纽约市的“烂摊子”早就摆不住了,房价、房租飙升,自2020年以来部分区域租金上涨28%,每月平均租金高达1500美元,越来越多家庭被迫住进长租汽车旅馆,甚至多个家庭挤在一个没有厨房的房间里;食品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民众连感恩节购物都要精打细算;街头犯罪频发,公共安全成为纽约人的心头大患。

马姆达尼之所以能当选,靠的就是向选民承诺“解决生活成本危机”,但这些承诺的兑现,离不开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配合。没有特朗普的签字,他的住房补贴、租金冻结等政策就是空中楼阁;没有联邦层面的协作,打击跨州犯罪、调控能源价格更是无从谈起。

换句话说,纽约市长再“硬气”,他也需要联邦政府的拨款,毕竟谁想跟真金白银过不去呢?

500

说白了,马姆达尼之前的“反川”言论,不过是民主党政客的常规操作。靠骂特朗普吸引左翼选民的选票,靠制造对立、煽动情绪。

美国政治早就形成了这样的怪圈,竞选时拼的是“谁骂得更狠”,上任后比的是“谁抱得更紧”。就像得克萨斯州参议员克鲁兹,当年被特朗普骂“大骗子”“伪君子”,转头就抱紧特朗普“大腿”;前众议员桑托斯把履历全造假,却能靠着党派庇护差点完成任期。马姆达尼的操作,不过是延续了民主党人的虚伪传统,嘴上喊着“反资本主义”“反独裁”,身体却很诚实地向权力和资本低头。

对于特朗普来说,在白宫迎接他的“反对者”也是有多重利益需求的。

仅仅是移民政策这一问题,特朗普和纽约政府就对抗不断。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起诉纽约“庇护城市”政策,称其妨碍联邦移民执法;11月联邦法官驳回特朗普政府对纽约《保护我们法院法案》的挑战,该法案限制移民执法官员在州法院及附近逮捕个人。

现在,特朗普夸马姆达尼“能干事”,是因为纽约市的治理需要地方与联邦配合,而马姆达尼的配合能给特朗普带来更多政治加分。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要榨干这场“一笑泯恩仇”戏份的最后一滴价值。

他在记者会上把马姆达尼“架在火上烤”,赞扬其“清除恶性罪犯上,马姆达尼比我还积极”。言外之意,这就是马姆达尼要联邦政府拨款的一部分代价。特朗普确实爱听“很多给我投票的人都是您的选民”这样的恭维话,但是说漂亮话不代表不需要办漂亮事,想得到“把纽约带到新高度的全力帮助”可不得付出点代价吗?

更讽刺的是,当记者提及马姆达尼之前“逮捕内塔尼亚胡”的激进言论时,他选择了沉默,特朗普为其打圆场说“他会让保守派感到惊喜”。这哪里是“惊喜”,分明是政客的见风使舵。

500

美国的政治人物早就把“变脸”绝活练得炉火纯青,竞选时说的话、承诺的事,从来都不算数,唯一算数的是自己的政治利益。马姆达尼需要特朗普的支持来兑现竞选承诺,特朗普需要马姆达尼的配合来彰显自己的执政能力,两人不过是各取所需,只有被蒙在鼓里的选民还在为所谓的“意识形态”争论不休。

美国政治的荒诞之处就在于此:越是骂得凶狠的对手,越有可能在利益面前成为盟友;越是喊得响亮的口号,越有可能在现实面前沦为空谈。马姆达尼和特朗普的“握手言和”,不是什么“为了民生放下分歧”,而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或许在未来某一天,马姆达尼还会重拾“反川”口号,但那又怎样?不过是换个场景继续工作罢了,毕竟在美式民主里,虚伪才是政客的通行证,而真诚从来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