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任正非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我的亲身体会:不超我,学不会任正非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

我是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才慢慢明白这句话的,有些话看到就知道了,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真正心领神会却需要契机。

不能超越自我,学不会任正非!不能无我,学不懂任正非!

这是我的一个深刻体会。

对此,我们下面详细讲一讲。

500

在《我用10年时间,从任正非这里读懂了两个字——公平!(管理核心)》一文中,老方说了任正非关于团结的“心法”。

团结就是力量,为了团结就必须公平公正,但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是能够超越自我,甚至达成无我。

为什么?我举个例子。

公司里有次推广出了大问题,负责这个事的同事工作疏忽了,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人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公司考虑,想着节约成本,所以宽大处理好了。当时这个人的上级就认为不行,他说赏罚必须分明,错了就是错了,必须让所有员工都认识到犯错的代价才能吸取教训,这也是公平。

可在那时候我很生气,特别在他指出犯错员工跟我有“人情关系”之后,我认为自己被挑衅了,结果就是因小失大,为了错误的坚持而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帮手。

事后想起来是我错了,我犯了亲疏有别的错误,人和人之间难免是有个人喜好,人往往会受主观情绪、情感的影响,所以就会有偏好。

而一点点的偏好、偏差在工作中会不断放大,最终变成所谓的心腹、小圈子。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因为团结一部分人,而排斥了大部分人。对老板来说这是最傻的事,因为所有员工都是你的资源,哪有自废武功的道理?

但现实中很多老板都会这样做,我现在也没有完全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我知道应该不亲不疏,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对待,奈何我还是喜欢某些同事,经常一起吃饭,尽管我觉得是公私分明,可其他人肯定不会这样看。

所以这样做对团结众人、力出一孔不利,正确的做法是不在公司交朋友,客观公正,维护好平衡。

要想如此,就必须超越自我的狭隘和局限才行,否则你是耐不住寂寞和情感影响的。

然后我们再看开头那句话,你是不是有了新的体会?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性的弱点,大家都是自视甚高,自命不凡,往好点说是个人英雄主义,力图上进,有事业心。往坏处说就是自私自利,精致利己,容不得人。

我认识一个网红,他就公开表示无论客户还是员工都是为他服务的,他就是要做明星,其他人都是自己的配角,为扩大他的影响力服务,他也承认自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样的人就很难感悟自我的渺小,也不能真正团结人,无法承载更大的事业。其实有无相生,大与小是相对的,最大的自私是无私,最大的利己是利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超越自我才是真正对自己好。

当然这个修炼的过程会很痛苦,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人只有打碎了自己,才能凤凰涅槃,真的做到无我利他。

不然的话,无论怎么说“格局、胸怀”都是夸夸其谈,没有真本事。

老方说任正非能够把事业做到这样的高度,说明他是一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做大事业就是要能够感召、凝聚人心,“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在企业界,真正能够达成无我、无私的老板并不多,我相信任正非是真的是进入了无我之境地。

因为克己复礼,克服了自我的局限性、主观性和片面性,人就能够明智,“无私乃百智之宗”,心底无私天地宽,你可以试一下,无论面对什么难题和局面,只要你把一个“我”字拿掉,那就会天地为之一阔,很多事都可以举重若轻了。

聪明能干的人所成有限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太执着于自我的利益和感受,因此短视和承载力不够,这样就看不破红尘,心容易发慌,还是害怕、担心和恐惧,难免颠倒梦想,人为物役。

超越自我,达成无我,自然大公无私,不畏艰难险阻,“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成就大事业,没有坚忍不拔之志是不行的。

总而言之,我们学任正非哪怕什么都没学到,只要懂得了扩其心、大其心,那就算是领悟了真谛,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受益无穷。多说一句:现在的很多人都还是困在了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明白无我的人才有大自由,才是真正的松弛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