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出现同一个误判!结果把美国心态打崩了

李小意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坏土豆不哭
陪我的国一起复兴
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的这30年,美国有过三大战略对手,那除了大家熟知的苏联外,还有就是日本和欧洲了。
苏联当时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对手,日欧则是美国在经济和产业上的最大敌人。
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非常牛,就牛到哪种地步呢?美国的家电、汽车、显示面板、芯片、半导体这些高端产业基本被日本打到全军覆灭。
美国的去工业化,有一半是被日本制造打没的。
尤其是芯片和汽车,你们去看80年代全球芯片企业排名,前三强全部是日企,前十名日企更是占据七席,美企就占两个位置。
还有汽车,当年日本汽车因为价格便宜、耐用、油耗低的特点席卷全世界,美国本土从城市到农村遍地都是丰田,铃木,搞得美国本土汽车商纷纷倒闭,几百万工人失业。
你们知道那会日本人有多狂妄吗?他们说:日本经济做到了当年二战没做到的事,我们正在用精工,用制造征服美国,征服世界!
面对日本的上门挑衅,美国先在1983年用东芝事件打断了日本产业升级的步伐。然后又在1985年通过一张广场协议,刺破日本经济泡沫,让日本出口崩盘,经济直接停滞了三十年。
与此同时,苏联深陷阿富汗,国内逐渐分崩离析并最终在1991年解体。
那到这里美国总算是把最强大的两个劲敌的解决了,全球已经没有任何对手敢跟美国叫板了。
反正在美国人看来是这样。
至于当时的中国,在美国眼里真就跟小孩没啥区别,GDP不足日本十分之一,国防落后。
不但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甚至连穿衣也不自由。对,各位不要惊讶,中国建成完善的纺织业和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彻底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问题,也就三四十年前的事。
就咱们那会儿一个状态根本入不了美国法眼,都不配当它对手知道吧?
但好日子没过几年,1993年,欧盟成立了,美国迎来了一个比日本,甚至比苏联都还要强大的对手,欧盟。
作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的GDP加起来比美国还高,再加上之前备战苏联的因素,欧洲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产业也特别发达.
如果当时欧盟再进一步成立合众国的话,世界霸权可能就没美国啥事了。
除此之外,美欧翻脸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欧洲截了老美的胡。
很多人以为,美国冷战最大赢家,苏联解体后,霸权到手,全世界唯我独尊。
但什么老大啊霸主啊,都是虚名。美国资本家为啥玩命跟白宫打苏联,不就是指望苏联完蛋后他们能赚更多钱吗?结果经济这一块的大头,全让欧洲吃了。
苏联解体后,包括加盟共和国在内,原苏联阵营国家的优质资产,基本被西欧廉价收购了。
比如说大众以低于实际估值的六成收购捷克的斯柯达;西门子以低于实际估值的三成收购保加利亚电子工业联合公司;标致雪铁龙以原估值两成收购爱沙尼亚塔尔图汽车厂。
这么大规模的收购,不但让欧洲在实打实的经济层面赚得比美国还盆满钵满,同时还通过西欧和东欧的产业一体化进程,加速了欧洲内部的整合。
说白了,欧盟能这么快问世,西欧对东欧的产业鲸吞,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后从欧盟诞生起到2008年,美国大部分精力都在对付欧盟。
在这期间,中美最大的一次冲突就是1996年,两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美军仅靠两架舰载电子战机就可以把我们沿海防空网瘫痪。当时的美国鹰派中,也不乏有声音说,要给我们立威之类的威胁。
但美国害怕自己卷入战争后,欧盟会趁机在中东搞事,这才罢休。
1999年,欧元问世,币值比美元还高30%,随后伊拉克宣称愿意用欧元结算石油,美国的货币霸权遭到空前动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开始做两手准备了。
一个是拉拢中国,放中国进WTO。
在欧元问世前,美国对中国入世的态度一直很强硬,怎么说怎么让步都不给过,最开始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入世对美国是很大威胁,所以十多年中国受尽屈辱。
但1999年后美国一反常态,在各个议题上大开绿灯。当年11月15日双方达成协议,从而为中国正式在2001年入世扫清所有障碍。
其实美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中国给美国打工,稳固美国的世界霸权。
当中国进出口带动国际市场对美元的天量需求时,美国不仅打击了欧元,还对我们一箭三雕。
中国作为美企代工厂,每赚1元加工费,美国就能获利20元,这是第一雕;然后中国还需要用辛苦赚取的外汇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当年我们用3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客机,使资金回流美国,这是第二吃。
如果中国在买完高科技产品后还有盈余的话,又还要去买美国的国债,而他们就再通过加息和降息的方法定期收割。
美国的另一手准备是全面清算欧洲,包括用科索沃战争打击欧元币值,引发欧洲资本大规模外逃;再次发兵伊拉克破坏石油欧元体系;引爆希腊债务危机,制造欧盟内讧。
在美国这一套连招下,欧元不断走弱,直至英国脱欧,从此欧盟彻底丧失对抗美国的能力。
而这期间呢,美国因为担心中国入世后的发展会失控,在2003年时,还专门派人过来进行过考察。
负责考察的团队在调研了中国多省制造业的现状后,给白宫反馈了一份报告,重点有三个。
第一个,中国大部分的高新技术和工业产品出口,都由外国企业所主导;
第二个,中国制造业高度依赖欧美工业化国家进口的产品设计、关键元件以及生产设备;
第三个,中国企业无法有效吸收先进技术并形成本土竞争力,即使中国有望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他们也不可能快速成为全球工业的竞争者。
虽然报告没有给出明确的政策导向,但仅这三点结论就足够让美国做出判断,那就是中国制造业在未来至少30年内,都无法跻身高端制造产业链,对美国形成威胁。
换句话说,美国认为自己还有30年的窗口期,你包括五角大楼和情报部门,在此前的一个判断也都是到2030年前后,中国才会对美国构成初步挑战。注意,是初步挑战,意思是有一点但不多。
所以说美国不在三十年前就对中国动手,一方面是因为这三十年里,他们的对手一个接一个,而且都比中国强大,他们无暇顾及。
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想过中国的发展速度会这么快。
而中国人就靠着这缝隙之中的三十多年,赌上民族未来,玩儿了命的向前冲。那你能说美国短视吗?其实也不能,因为不光美国想不到,甚至连咱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三十年后竟然能和美国一决高下。
像2002年时,我们对自己的一个预判,是2020年GDP达到30万亿人民币,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
这之后再过三十年,也就是2050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
并且你注意我们的一个措辞,用的还是有望这样的中性词,说得一点底气也没有。
但谁没想到,在做出这个预测的短短5年后,中国就超过了德国,比预期提前13年;
三年后中国工业产值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比预期提前15年;
同时,我们GDP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比预期提前整整47年!
就你回去看当时网上的一个观点,有谁提到过,甚至想过,中国能冲得这么快,没有吧。
2017年,终于回过味来的特朗普政府,正式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
但博弈的天平已悄然倾斜!
此后的八年时间,历经特朗普、拜登两任三届总统,美国穷尽各种打法,经贸战、科技战、金融战、产业战、舆论战全面开火,但愣是没把中国打退一步。
现在我们更是以一往无前的气势,直冲世界第一:从南北两款六代机到福建舰,从93阅兵到全球第一座钍基熔盐堆,从AI大模型到稀土精工产业链、光伏、大飞机、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芯片、脑机接口、核聚变等等等等。
看着中国手里各种眼花缭乱的王炸、通天顺、金花、连对儿,只剩一张4一张5的美国彻底道心破碎了。
特朗普改口说中美关系会更好;
美商务部专门来咱家门口谈判,提议休战一年;
五角大楼更是提起裤子就跑路,说不管中国威胁啦,我要回西半球保护盟友,保护本土。
此时此刻,美国才终于意识到他们不是在和某个国家竞争,而是在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历史智慧对抗。
这种文明特有韧性,既能承受1840年以来的黑暗大谷底,也能经得起2018年以来在登顶过程中的狂风暴雨。
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基辛格曾说过:
几千年来,中国总是能在被打倒后快速崛起,因为它本质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或许正是这种文明特质让所有遏制策略都变成了助推剂。
多年以后,当千秋史笔停留在2025年时,可能会给出这样的评价:不是美国放任中国发展,而是中华文明本就该重回世界之巅。
因为中国不是在崛起,而是在复兴!



坏土豆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