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迫使中国再次“打得一拳开”
日本右翼迫使中国再次“打得一拳开”
2025年11月19日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前夕,毛主席在接见老同学周世钊时做出了这个著名的论断: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
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仅保障东北地区安全,为后续重工业发展争取稳定环境;同时还有效遏制了美国对亚洲的扩张,印证了“以战止战”的战略前瞻性。
彭德怀元帅在战后掷地有声地宣告:“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后续效果:越战期间中国政府警告美国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直到越战结束美国大兵也没敢越雷池一步。
今天的中国再次被日本右翼推向“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局面。
这里中美G2说起:
中美G2首提是奥巴马——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G2”(中美共同主导全球秩序)寻求中国支持,以稳定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结果:中国未接受“共治”框架,美国随后转向围堵政策,如“亚太再平衡”和“印太战略”。
特朗普时代的G2——2025年10月30日,在参加韩国庆州釜山 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特朗普在社交平台X上高调宣称“G2即将召开”,再度将“中美共治”这一曾由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提出、后因战略分歧与互信缺失而被搁置的构想推上国际舆论前台。这一看似突兀的言论,实则暗含深意——它不仅是特朗普为2026年中期选举及潜在2028年总统竞选造势的政治话术,更折射出美国在多重战略困境下对华政策的微妙转向。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技术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特朗普重提G2,绝非简单的修辞游戏,而是美国对华战略从“极限施压”逐步转向“务实竞合”的关键信号。
日本右翼对中美G2(中美共管世界)的忧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日本国际地位边缘化的担忧
日本右翼认为,中美G2的形成可能导致日本在国际事务中被边缘化,失去其作为亚洲重要大国的地位。他们担心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会因中美主导的秩序而减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批评G2论是“陈旧的想法”,暗示日本不应被排除在主导权之外——他在2016年接受日本经济新闻和英国金融时报联合采访时表示,由中美两个大国主导国际秩序的G2论,与历史上英法支配中东时的想法毫无区别,是已经过时的观点。安倍强调,应该由七大工业国(G7)来引领日趋不稳定的世界前进方向。
2. 对日美同盟功能变化的焦虑
日本右翼的心里一直揣着两个“旧梦”:
一个是“明治维新时期”借外部变局扩张势力的“强国梦”——当时的英国为平衡沙俄在远东的扩张,不断在军事、经济上扶持日本,向日本出售军舰并提供大量的贷款。
另一个是“冷战时期”靠绑紧美国、借东西方对立赚得经济红利的“附庸梦”,靠着美苏对抗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才实现战后经济腾飞——其实,日本的所谓的经济奇迹就是发迹于美国在东亚发动的“韩战”和“越战”。
这两个梦的核心前提,都是“必须有对立冲突”——没有东西方阵营的割裂,没有大国之间的博弈,日本就没机会“借势上位”。
可如今中美不再走冷战对抗老路,反而朝着新G2方向携手合作,在经贸、气候、地区安全等领域寻求共识。这直接打破了日本的“战略预设”:没了中美冲突,日本“依附美国牵制中国”的算盘就没了支点;没了东西方对立,日本想借乱局谋利益的旧路也走不通了。
3. 对日本军事正常化受阻的抗拒
日本右翼长期寻求通过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发展先进军事装备以实现“国家正常化”和提升国际地位,而中美任何形式的协调都可能使其军事冒险计划受挫。
4. 对历史修正主义受挫的恐慌
日本右翼试图通过否认历史罪行和篡改教科书来重塑国家形象,但中美G2的秩序可能强化使其修正主义图谋难以得逞——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各国会抓住各种时机、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机会对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揭露,进一步激化了右翼的危机感。
从以上叙述,不难看出日本右翼从奥巴马时期就已经开始对中美共治的担忧。作为安倍晋三的继任者搞事早苗对打破中美共治也应该是早有想法和应对措施:
2025年10月31日,APEC会议期间中日领导人刚达成“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还郑重承诺坚持1972年联合声明中的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
然而就在11月1日,高市早苗的社交媒体账号连续发布两条动态,内容均为APEC期间与台湾地区代表林信义的会面信息,并公然使用“总统府资政”这一称谓。不到24小时,时间点敏感,操作手法熟练,完全暴露了其“两面派”的外交策略——这是第一次触碰中国底线。
紧接着。第二次碰触红线就是就是在7日日本国会接受议员质询时,公然答复“台湾有事”时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届时日本就可能会直接出兵帮助台湾。
第三次碰触红线就是11日日本政府举行秋季授勋仪式,名单上公然出现了台湾地方驻日代表的名字,并不顾中方的警告继续授其“旭日大绶章”。
第四次碰触红线就是14日公然宣布考虑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准备将“无核三原则”中的“不引进核武器”取消,以方便美国搭载核武器的作战平台进入日本,这也是中方所不能容忍的。
第五可能再次拜鬼:据日媒《News Post Seven》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很可能在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报道称,她任阁僚时几乎年年参拜,10月就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后,在所谓“秋季大祭”期间,因考虑特朗普访日及APEC等原因没有亲自前往参拜,但目前其主要外交活动告一段落,同时日本国会也已闭会,从外交和政治日程来看,她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从搞事早苗的行为举止看她应该没有这个能力,她背后应该有高人指点——麻生太郎在布局!
11月17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访华,将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等人举行会谈。据日方报道,金井正彰将在会谈中阐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涉台发言并未改变日方一贯立场,同时传递“即便双方存在立场分歧,也应避免影响人员交流”的态度。
日本自民党代理政策调查会长田村宪久在电视节目中表示,高市早苗虽不打算撤回“台湾有事”相关言论,但已在“反省”该表述可能引发的影响。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亮指出,高市早苗绝非真正反省。其逻辑十分明确:她只是将原本隐晦的立场直白表达,所谓“反省”仅针对表述方式,核心立场绝无动摇。这意味着她在台湾问题上仍会坚持错误言论,相关立场不会改变,这是极具危险性的信号。
共同社报道显示,高市早苗当前支持率高达69%。如此高的支持率可能令她形成“立场越强硬,支持率越高”的认知偏差。
这其实就是撕破脸的架势……
从广场协议至今日本 “失落了40年”。2025年,日本与美国达成新贸易协议(被部分媒体称为“新广场协议”),要求日本定向资本输出并开放农产品、汽车市场,可能加剧产业空心化——这应该是日本右翼堵上国运绑上美国的战车。
如果搞事早苗再对中国服软,日本这个国家基本玩完。所以吗日本右翼也是在赌如果能扛过中国这一波政治、经济、军事施压,而中国又因为担心可能招致来自西方阵营的全面的经济制裁而不敢对台动武。结果就是日本在远东的继续巩固美日同盟,而中国在国际社会信誉扫地。
早在2022年8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就接受观察者网的采访,对佩洛西窜访以及中美如果开战后的情形作了解答——金教授认为,我们的胜算很大。
金教授认为,靠近本土是中国的主要优势,在本土周边,中国的弹道导弹能够做到南海全覆盖,空军也能基本覆盖南海。中国海军对美军的几个舰群也有一定优势。在电子战、侦察等方面,中国也有很强的本土优势。
就目前中国军事实力在第一岛链乃至第二岛链中国胜算很大。
在这里个人并不支持中国对台动武,可以以联合国宪章敌国条款对日本动武。打残、打服了日本台湾也就是水到渠成——支持一国一制。
高市内阁支持率上升,战争乌云密布 #战争预判 #中日形势 #新闻-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