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为什么去芯片公司讲课?
昨天发一文,提到给芯片公司飞思卡尔技术论坛讲课,我就看到有人来说,你一个中专生,还敢去芯片公司讲课?你能讲什么?
我是读过中专不假,去芯片公司讲课,那也是名正言顺的,岂止飞思卡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诺基亚我都去讲过,如果我要把所有讲课公司都列出来,都会超过字数限制。
我就说说,我去芯片公司讲课讲什么?我是要讲做芯片的思维转变,讲芯片战略的改变。我讲一个英特尔的故事,大家就会明白,芯片公司为什么要请我去讲。
英特尔公司做电脑CPU世界第一,手机市场起来,也打算做手机芯片,第一次进入这个市场,亏损了90亿美元,把手机芯片业务卖掉了。过了几年智能手机发展起来,手机有了巨大的爆发机会,英特尔也决心再次进入这个领域。他们又研发出新的手机芯片。这一块芯片出来,英特尔公司通过公关公司约我,要请我吃个饭,听听我对英特尔公司做手机芯片的意见。
那天吃饭,我先到了,公关公司的人陪着我,等英特尔公司的技术人员从上海过来,我们就聊英特尔公司的这个芯片能不能成功?
我说电脑芯片有四大问题需要解决,一速度,二功能,三体积,四功耗,优先级就是这么排的。所以英特尔一直说摩尔定律,把速度作为至关重要的切入点,以速度取胜。
我说手机也是这4个部分,优先级恰恰掉个个,一功耗、二体积、三功能、四速度。如果英特尔的手机芯片,把优先级改变了,一定会成功,今天这餐饭就是我请了。如果还是速度第一,那就很难。
英特尔的两个技术人员到了,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他们是谁,不过一定是英特尔挺重要的研发人员。我把这4个方面和他们一说,请他们做一个优先级的排名,他们是挺认真的相互商量,最后他们还是把速度排成了第一。
这餐饭后面我就不多说话了,听他们介绍芯片的情况,当然这餐饭钱我肯定不掏。最后英特尔的手机芯片做成什么样,大家也都知道。
很多对技术不了解的人,以为搞技术就是做一项具体工作,写一段代码,或是解决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那叫什么技术?到了我的这个层面,是需要对技术走向有全面理解,做战略的定位。是总设计师的思维,而不是理解具体的技术问题。
如果英特尔的手机芯片是我领导去做的,很可能就做得更好一些,解决具体问题,英特尔有大量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对于手机芯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找出和电脑芯片的不同,这个问题英特尔自己就是没有解决好,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电脑芯片的包袱,习惯于路径依赖,结果没有做好。
我早就看清了这个大方向,他们也是听了我的意见,但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决策哪能只是听听外部意见,会一直有路径依赖的。最后结果就是手机芯片,还是按电脑的思维做,做出来效果不好,并不令人意外。
在技术大势方面,我的理解当然就是顶级的,对于5G的推动,对于芯片产业的看法,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当然超过大量的在产业做具体工作的人。
这些我去行业各个企业讲课几百场,有若干场评价是讲爆了,就是讲得大家兴奋的不行,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得益于我勤奋,也得益于强大的观察和研究能力,自然也有长期的积累。
我读过中专,研究生学文学,在通信业能立住足,经常去大公司讲课,靠的就是实力说话。只要认真跟踪我的社交媒体的人都知道,关于行业走向,通信技术、芯片、5G、6G、人工智能,这些大方向看法能超过我的极少,就是凭实力打出来的,我对未来的预测,很少出错,对行业的了解就是很精准。
前一段时间我去华为讲课,原定讲一小时,讲到中间,工作人员打一个牌子进来,让我多讲一个时间,因为领导觉得我讲得好,要求给我加了一个小时。
最近我写完了《6G变局》,正在写《AI落地》,在中国这样认真研究产业的当然不止我一个,但是有独特见解,又能说得清楚的,我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一个。
我知道很多人不服,信息产业这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产业,你要不服,你也出几本书,也让人请你去讲课,就可以压倒我,你在背后咬牙切齿地骂我,把“项中专”念叨百遍,也证明不了自己。再说了,我也不是你爹,你念叨个什么劲?




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