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度量衡
【本文来自《你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行吗?大明的人知道这件事吗?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有什么意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鸭梨三小
苏美尔文明有最早记录的乘法表,苏美尔文明在伊拉克境内,所以可以说伊拉克发明了现代数学吗?
好像也不是不能这么说。
但你不往后发展,光提个头,有用么?
没错,你是根据天象测算发展了先进的历法,但你用它指导航海了么?你用它归纳出规律并发展出自己的理论了么?你有先进的测算工具,你用它来提高生产效率了么?你有制定规范的度量衡单位么?
这些东西,大部分时候不就是用来算个吉凶?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中国古代的航海有指南针,牵星术,针路书一起组成航海工具。
相较于西方天文学,中国的历法,可以根据日落时的昏中星,知道当天所属的月份,看月相圆缺,知道当天所在的日子,不用看任何日历知道当天是几月几日,这个是中国历法特有的特点。
牵星板,相当于西方的六分仪可以测量日落的角度,也可以测量与北极星的角度,知道自己所在的纬度,配合指南针以及针路书中记录的海岛、陆地特征进行航海。
远在周代,中国就知道天如鸡子,地如子中黄,明白地球是圆的,像鸡蛋中的蛋黄一样在悬在宇宙中,《周髀算经》中还计算地球南北两极的距离,地球的周长等。
史书记载的中国度量衡起源于黄帝,经历周的春秋战国时代后,各诸侯将度量衡分化,各行其事,到秦代,李斯又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此后,历代的史书,都会重新统一一次全国的度量衡,每本史书在志的前几篇中,肯定有律历志篇,记录当时的度量衡。
中国的度量衡是五衡一统,一是数位的进制,二是音律,即黄钟声,三是度,即长度单位,四是嘉量,即体积单位,五是衡,即重量单位。
中国的度量衡统一,就可以制定各种工程的规章制度,从《周礼》的《考工记》中记录各种器具的制作规范,到后世官方修定的各种营造范式,周代就能做到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中国的传统从黄帝绝天地通后,都是敬鬼神而远之,对各种宗教可利用则利用,不利自己的时候,就一脚踢开。
幸好,中国的史书啥都记录,杜绝你们岁月史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