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模式2.0——东亚冲突的剧本
西方挑起的代理人战争新形态———乌克兰模式
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直接控制媒体网络实现资本和意识形态渗透,前者逐渐控制乌克兰的的关键资源,后者逐渐控制乌克兰的公共话语权最终实现对乌全面洗脑,主导乌克兰主流意识形态。再通过有条件的财政援助及美元欧元贷款逐渐控制乌克兰的国家财政和立法、行政、司法机构的人事权力,使得乌克兰的所有政客、公务员、法官、军人事实上由西方选择、由西方供养、对西方效忠和负责,进而实现了全面夺舍这个主权国家,使乌克兰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全心全意为西方统治精英的利益服务。
乌克兰被赋予的任务就是去和西方认定的敌人血拼,而美国人和欧洲人会躲的远远的,并不断拱火。
这一模式经过3年的战争实践已经被证明了非常“好用”,乌克兰无论是败还是胜,消耗俄罗斯,让俄罗斯不断失血这一战略目标都达到了,即使俄罗斯胜了也是惨胜,所以无论乌克兰还是俄罗斯(东斯拉夫人),相对于西方(日耳曼人)而言都是输家。
但是在实战中也发现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乌克兰太穷,自身能力难以维持战争;
二、乌克兰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太薄弱;
三、武装乌克兰的时间还不够早;
四、最重要的是“乌克兰人不够用”(战前人口4104.88万)。
因此根据“乌克兰模式1.0”展现出的问题,西方统治精英和军工复合体等好战派为未来和中国发生的冲突设计了“乌克兰模式2.0”。
在这一模式下美国、欧洲、北约大概率仍会躲的远远的,美国甚至会从琉球、菲律宾、韩国的一些军事基地撤出,腾出战场让双方打。
乌克兰模式2.0的剧本里,菲律宾—台湾—韩国—日本是承担完成西方统治精英所赋予使命的“联合主角”。
首先,这四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为了自身利益而忤逆美国”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权力还是公共舆论和意识形态,美国都能牢牢掌控。
因此,美国的指示或同意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任何政客上台、政治派别掌权、政策落实的前提(如2024年12月3日的韩国戒严;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马尼拉被逮捕并被菲律宾政府移送国际刑事法院;2025年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表示“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其中日本、韩国、台湾是发达经济体,拥有远超乌克兰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菲律宾很穷但有1.16亿人口,再加上台湾的2340.02万人口,韩国5175.11万人口,日本的1.24亿人口,四个地区加起来一共有3.15亿人口。这么多的人口和经济能力,最终就是为确保将来可能发生冲突能够成为像俄乌战争那样消耗极其惨烈的冲突,能够极大消耗中国的资源和实力。
现在的和平时间,美国正在武装他的“联合主角”。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在2025年6月21日要求美国的亚洲盟国应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5%。
韩国国防部发布的《2023-2028韩国国防中期计划》表示2024-2028年韩国国防预算的年均增速将达到7%,到2028年韩国国防预算将达到80万亿韩元(约560亿美元)。
2020年韩国国防预算约为 40万亿韩元(约合360亿美元),占GDP的2.1%;
2021年国防预算为44万亿韩元(约395亿美元),增速约10%;
2022年国防预算为 47万亿韩元(约420亿美元),增速约6.8%;
2023年国防预算为59万亿韩元(约476亿美元),增速约25.5%;
2024年国防预算为59万亿韩元(约476亿美元),保持稳定;
2025年国防预算为 61.2469万亿韩元(约460亿美元);
计划2026年增至 66.3万亿韩元(约460亿美元),增幅8.2%。
日本计划2023-2027年投入 43万亿日元防卫预算(约2950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7%至8%,目标是到2027年使防卫预算占到GDP的2%(日本当局追求2026年达成),计划到2030年前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5%(约15万亿日元)。
2020年日本防卫预算为 5.4万亿日元(约485亿美元),约占GDP的1%;
2021年预算增至 5.6万亿日元(约500亿美元),增速约3.7%;
2022年预算为 6.3万亿日元(约560亿美元),增速约12.5%;
2023年预算大幅增长至 6.8万亿日元(约598亿美元),增速约8%(首次突破GDP 1%的长期限制);
2024年预算进一步增至 7.9万亿日元(约559亿美元,按2024年汇率计算),增速约16.5%;
2025年预算达到 8.7万亿日元(约476亿美元,按2025年汇率计算),增速约9.4%,占GDP的1.6%。
2026年预算为8.85万亿日元(约600亿美元),增幅16.5%,占GDP的2%。
台湾积极响应美国要求其将防务开支提升至GDP的5%的要求,计划2030年前实现。
2020年增至 4123亿新台币(约112亿美元),增速约8%,占GDP的1.9%;
2021年达为4570亿新台币(约124亿美元),增速约10.9%,占GDP2%;
2022年为5000亿新台币(约136亿美元),增速约9.4%,占GDP的2%;
2023年飙升至 5803亿新台币(约158亿美元),增速约16%,占GDP的2.45%;
2024年为 6068亿新台币(约165亿美元),增速约4.6%,占GDP的2.5%;
2025年达到 6470亿新台币(约176亿美元),增速约6.7%,占GDP的2.6%;
预计2026年将升至9495亿新台币(约258亿美元),占GDP的3.32%,增速高达50%,占GDP的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