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这样翻译“满嘴喷粪”

  “玉渊谭天”公众号11月12日的一句评论,受到外媒持续关注:

  再如此毫无底线地“满嘴喷粪”,高市恐怕要付出代价了!

  谭主,公众号:玉渊谭天搞事的高市

  英语里虽有常见骂人语 “Someone is talking a load of crap”,大意是“满嘴胡扯”“全是废话”,语气更偏向“胡说八道(nonsense)”,并不凸显“语言污秽”,因此,难以传达原文那种强烈味道。

  日本英文大报 《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 选择了最直白的逐字翻译,味儿大辣眼:

  “If she keeps 'spewing feces from her mouth' with no bottom line like this, Takaichi will probably have to pay the price!” (Nov.14)

  在一微信群里,《华盛顿邮报》驻华记者也曾发问:如何翻译这四个字? 

  此问并非因为记者不懂 “feces”一词,而是要考虑在新闻编辑规范下如何呈现粗话。毕竟,《美联社新闻写作手册》(AP Stylebook)对 “vulgarities(粗话)” 的提醒如下:

  除非在直接引语中且确有充分理由,否则不要在报道里使用粗鄙言语/亵渎忌语。应尽量通过其他表达方式让读者理解其含义,而不是直接写出那个词或短语。

  在众多外媒报道中,《华尔街日报》的译法堪称最“干净”:

  “If she continues to spew [scatological vulgarity] without any boundaries like this, Takaichi might have to pay the price!” (Nov. 17; WSJ)

  “scatological”一词一瞅就很学术、很正式,意指“与排泄物相关之物”,《牛津词典》释义为:(formal) connected with human waste from the body in an unpleasant way。

  《华尔街日报》用这个词,既保持了描述的准确性,又避免在新闻里出现过于露骨的骂人内容。

  从 “crap” 的轻描淡写,到 “feces” 的直白冲击,再到 “scatological” 的体面遮掩,不仅是词汇的挑选,更是新闻伦理与修辞策略的角力。

  在AI时代,无论是写作还是翻译,查词(word-finding)早已不是苦差事,几秒钟就能给“feces”换个马甲。《纽约时报》等外媒编辑很早就开始借助 ChatGPT 辅助英文写作查词(参见《译路行远》)。

  昨日与同事聊到另一央视评论“万劫不复”的英译,恐怕简单的世俗词汇已经无力,得上宗教词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跟DeepSeek唠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