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些事儿:为什么越来越多日本女警选择下海做三陪?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下巴差点没掉下来:在兵库县,一名 27 岁的女警居然被发现兼职在大阪的一家风俗店。更戏剧的是,她居然还用假身份包装成“21岁女大学生”,点单价 1.4 万日元一次(大概 700 块人民币吧),而且还挺受欢迎,回头客多得很。

你以为她是为了偿还巨额债务?她自己交代说,钱主要用来吃喝玩乐。最后结果就是:先是被停职一个月,之后自己提出辞职,干脆利落。兵库县警方很严肃地说了一句:“她严重损害了警察的公信力。”


——哎,可话说回来,日本警察的工资确实不算高,尤其是年轻警员。新入职几年,月薪就 20 多万日元(折合人民币才一万多点)。在东京、大阪这种地方,光是房租和水电,就能让人心态爆炸。

不止一人下海
这不是个例。比如神奈川县还有个 24 岁的女警,干脆兼职做“上门服务”。原因是?她自己爆雷了:瞒着组织私吞了 154 万日元的差旅费,结果一查发现她卡债高达 500 万日元,夜总会账单还有 50 万没付。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于是她选择了走偏门。

有趣的是,她还在夜总会里跟男公关吐槽自己当警察多难受,甚至直接说:“我在做上门小姐,所以没问题啦。”——结果把人家男公关都整傻了。日本网友看完之后调侃:“你以为她在玩恋爱养成游戏,结果人家是现实版 GTA。”

再比如山口县下关市的一名女警,中川,从 2018 年 9 月到 11 月跑去福冈打零工,三个月才赚 8 万日元。扣除车费餐费,基本是“义务劳动”。网友吐槽:“这水平不如去便利店打工。”“风俗业也要卷,太惨了。”
新人警察 VS 夜总会老手
大阪府茨木警署的石井更典型。她当上警察之前就有在夜总会半工半读的经验。考上警察算是“咸鱼翻身”,结果工资没想象的高,独居压力大,就又跑回夜总会做陪酒。

问题是,她完全不会撒谎。警局同事一问“最近生活咋样”,她就支支吾吾,然后自己坦白了。你说这要是个反诈高手,还能糊弄过去。结果她憨憨地一通道歉,直接暴露。
有日本网友调侃说:“她还是太年轻了,不会玩社会人的游戏。”也有人说:“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兼职地狱’吗?”

还有人为了买奢侈品
有人为了生活,有人就是为了“买包”。大阪府还有个 20 多岁的女警,几乎全勤在风俗店打工,副业收入每月 20 万日元,和她警察工资差不多。钱主要花在买奢侈品,比如 25 公分的小号铂金包。最后当然被举报,被处分,被解雇。——一个奢侈品,把铁饭碗砸碎了。

日本网友很快分成两派:
一派痛批:警察就该一心一意维护社会秩序,你去风俗店兼职,怎么让公众信任?
另一派则调侃:“说实话,我还挺想点一次‘真·警察’的服务。”甚至有人建议“制服款式能不能多点变化,短裙开叉可以再大胆一些”。

这画风,你很难不笑。
男警也没闲着
别以为只有女警。埼玉县有个 30 岁的男警,升职快得飞起,已经当上警部补了,结果他偷偷在风俗店做“治愈系按摩师”,代号 Satoru,专门安慰孤独女性的心。关键是,他还有老婆孩子。被记者盯了几个月,靠着职业反侦察能力硬是拖了好久才东窗事发。


——这要是拍成日剧,简直比《半泽直树》还带劲。
不止警察,公务员也在下海
东京国税局的一名 27 岁女职员,兼职风俗店 150 天,收入 125 万日元,全砸在牛郎身上。有人吐槽她:“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日本网友关心的重点也很迷:“她交税了吗?”

栃木县一名消防员更离谱,直接下海拍了 50 多部 AV。理由也很现实:每月车贷 17 万日元。结果被停职 6 个月。日本网友关注点跑偏:“身材这么好,他的片子编号是多少?”
日本网友的真实反应
我扫了一圈日本论坛和推特,网友们的评论五花八门:
“工资太低了,这也算社会问题。”
“警察兼职牛郎店,感觉比电视剧还刺激。”
“说实话,要不是被抓,估计还能继续干。”
“8万日元三个月?太不划算了,还不如送外卖。”
“真警察 cosplay,比假警察更有市场啊。”
“我怀疑她们不是下海,而是回老本行。”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在风俗店遇到的警察,你都搞不清她是来消费还是来上班的。”
老实讲,这些案例看下来,我并没有单纯觉得“她们有多堕落”。更多的是:日本年轻公务员,尤其是基层,收入真的是有点寒酸。在房价高、消费高的大城市,不副业简直活不下去。只是人家选的副业太“刺激”,放在普通打工人身上,可能就是 Uber Eats 或便利店夜班。

当然,警察身份特殊,社会期待更高。一旦爆出来,舆论压力和组织处分双重夹击,最后只能“主动辞职”。但你换个角度想,这些人辞职后,可能又重新流进风俗业,“前警察”的身份反而更能当卖点。
这事要真说起来,其实挺讽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