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雷军陷入自证清白旋涡:愤怒表达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加大研发

大力财经对雷军的微博评论观点:

小米近期安全事故频发,雷军连续发微博表达对此事的关注,强调安全是基础。雷军连续发微博,表明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基石,这种态度值得肯定。

500

雷军的三条微博聚焦 “自证清白”,强调 SU7 以 C-NCAP 五星、Euro NCAP 五星为设计底线,车身高强钢铝占比超 90% 等参数,但未回应公众核心关切的事故整改细节。这种 “晒旧账” 式回应,更像对舆论质疑的情绪反击,而非对安全问题的正面回应。

然而,在公众看来,仅靠表达愤怒和更换公关部负责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换公关部一号位,看似是在危机公关上做出改变,但这只是表面功夫。

换公关就能解决问题?小米还是得从产品本身找原因,加强测试,提升质量。

消费者更希望看到小米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提升产品安全性能上。

大力财经认为,单纯愤怒发声和更换公关负责人,被认为是弱者行为,无法真正解决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极端环境测试(夏测、冬测)投入人力与资金,提升安全系数。同时,拿出实际行动计划,如改进产品、召回事故车,用事实说话。

关换帅难掩治理缺位,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岗的背后,是小米此前事故应对的被动 —— 成都事故 72 小时内官方沉默,仅以 “用户未及时接管” 轻描淡写,核心技术缺陷迟迟未公开;

从安徽铜陵 SU7 碰撞爆燃致 3 人遇难,到成都事故揭露电子门把手失效、自动解锁阈值设计缺陷,小米汽车的安全争议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铜陵事故中,SU7 标准版 AEB 系统不响应施工隔离设施,暴露出智能驾驶功能的场景覆盖不足,与前期宣传的 “四重安全保障” 形成落差。

汽车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在极端环境下,更考验车辆安全性。小米应加大在夏测、冬测等极端环境测试中的投入,通过大量人力与资金支持,尽可能发现潜在安全隐患,提高产品安全系数。

同时,小米需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针对事故暴露的问题,积极改进改良产品,并对事故车进行召回处理。以实际行动和成果回应公众关切,才是企业作为强者应有的担当,才能真正重塑消费者信心,挽回品牌形象。

小米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用事实说话,让消费者看到小米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而不是陷入更换公关人员和愤怒表达的误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