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读点列宁
1970年夏秋之交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后,毛主席多次提到“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的问题,并号召全党要多读点马列的书。
还在会议进行中,毛主席就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
1971年9月,毛主席南巡时再次强调“庐山会议上讲了要读马、列的书。我希望你们今后多读点书。”
当年12月29日,毛主席又在一份报告上批示“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在“马列的书”中,毛主席又特别重视列宁的书。
1974年12月26日,毛主席与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谈话时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为什么要读点列宁?
这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脉络中,列宁主义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帝国主义时代与俄国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后续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可落地的理论与实践范式。
今天,列宁主义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是认清当代世界体系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也是鉴别、抵御各种似是而非的错误思潮的利器。
1975年上映的影片《第二个春天》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桥段:
工委书记冯涛(于洋 饰)要厂长齐大同(张宪 饰)看一本小册子《列宁主义万岁》,齐大同不以为然地说,“我都看过了,这里面讲的都是些政治理论问题,我问你,它能解决海鹰的问题吗?”
《列宁主义万岁》是根据《红旗》杂志上发表的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文章编辑的,经过毛主席审阅、修改,阐释了列宁主义诸多核心真理。事实证明,搞不懂这些“政治理论问题”,“海鹰”的问题也解决不好,齐大同还犯了错误。
021918年11月21日,《真理报》发表了列宁此前一天撰写的政论文章《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
索罗金是一位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前立宪会议议员,他在一封公开信中声明退出所属政党并放弃议员资格,称自己“不再过问任何政治”。这封公开信被列宁当作剖析小资产阶级政治立场的典型素材。
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提出了一个非常富有启发性,闪烁着真理光芒的观点:小资产阶级最爱国。
列宁写到,“小资产阶级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比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更加爱国。”
列宁认为,“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
列宁指出,“大资产阶级比较国际化,小资产阶级不大活跃,同其他国家很少联系,也没有卷入世界范围的商业周转。”
列宁关于小资产阶级最爱国的判断,并不仅是一种“观察”或“直觉”,而是有严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列宁认为,小资产阶级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多从事小规模的个体生产或经营,其经济活动局限于本地,和其他国家很少联系,也未卷入世界范围的商业周转。这种封闭且依赖本土环境的经济模式,令他们天然更看重所属国家的利益,以保障自身生计。
相比较而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更具有国际性。
大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遍布全球,通过银行等网络与世界各地建立广泛联系。资本的逐利性使其不会被单一国家的边界束缚,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是不知有祖国的”,他们更倾向于维护各国资本家的联盟,而非特定国家的利益。
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也缺乏对资产阶级统治下祖国的深厚眷恋。无产阶级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他们在各国都面临着相同的资本压迫与剥削,其利益诉求是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
列宁的结论是,小资产阶级的这种与小生产方式绑定的爱国主义具有狭隘性,会阻碍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来替代。
在文章的最后,列宁指出:
“皮季里姆·索罗金的自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教训。它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对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使他们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地站到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上来。”
03小资产阶级的历史困境在于,尽管他们非常“爱国”,但却拿不出自己的政治蓝图,因为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已不可能建立一个“小资产阶级国家”,要么建立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要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历史教训的角度来看,小资产阶级由于“爱国”并且具有狂热性,往往会成为大资产阶级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工具,甚至“耗材”。
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历史为例,纳粹运动的核心社会基础就是小资产阶级,但受到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扶持与控制,最终给人类,也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从出身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立场来看,希特勒可归为小资产阶级范畴。
希特勒是奥匈帝国一个小官僚(海关官员)的儿子,这种下层公务员家庭在社会阶层划分中,正属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范畴,和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家庭有着明确区别。
一战爆发前,希特勒从事过建筑工程制图员、商业美术师等工作,这些都属于无需依附大型资本、也不属于体力劳动的白领类职业,契合小资产阶级的职业特征,希特勒从未有过无产阶级的体力劳动经历。
一战后,德国大批小资产阶级因经济危机破产,陷入朝不保夕的恐慌之中。希特勒自己既经历过小资产阶级生活,也曾沦落为流浪汉,精准把握了这一阶层留恋过往生活、渴望改变处境又担忧彻底无产化的矛盾心态,他的宣传也精准迎合了小资产阶级诉求,进而吸引大量小资产阶级成为纳粹党的核心支持者。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不旋踵即镇压了代表小资产阶级诉求的冲锋队,在大资产阶级的操控下走上发动战争的道路,把德国也带入了深渊,几乎万劫不复。
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一个历史性困境是,所有面向未来的进步运动——无论是国际共运还是自由主义——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都或陷入低潮,或失去魅力。
在此背景下,主流的社会思潮是“向后看”,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兴起,如美国的MAGA运动和欧洲各国的极右翼运动,世界大有重返19世纪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读点列宁,可以使我们心明眼亮,不被误导,免于狂热,少犯错误。



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