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藏珍禽 人鸟共家园 柯城野生动物保护绘就生态和谐新图景

“夜里的鸣叫原来是夜鹰在繁殖!”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裕丰花园小区居民们早已习惯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普通夜鹰的深夜啼鸣——从最初的驱鸟诉求到如今的主动守护,这场跨越数月的“人鸟邂逅”,正是柯城区生态环境优良、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写照。

500

这样的奇妙相遇在柯城愈发常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闯入城区幼儿园,珠颈斑鸠在居民窗前嬉戏,44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扎根主城区……背后,是柯城区林业局扎实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不懈努力。2024年下半年,该局启动辖区首次陆生野生动物本底调查,专业调查队对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兽类展开全面“摸底”,全区共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20种,其中包括镇海林蛙、乌鸫等中国特有物种,以及北红尾鸲、普通夜鹰等迁徙鸟类和众多留鸟。

500

“野生动物频频‘打卡’城市,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调查项目负责人王聿凡解释。柯城地处丘陵盆地,山清水秀的自然基底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天然栖息地。近年来,该区在城市绿化中注重草本、灌木、乔木的立体搭配,让单一绿化变得层次丰富,既改善了城市生态,也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以珠颈斑鸠为例,随着城市樟树广泛栽种,钟爱樟树果实的它们发现城市觅食更便捷,如今已从21世纪初的罕见物种,成为小区里常见的“常客”,甚至能与居民近距离互动。

500

生态向好的同时,居民保护意识的提升更是为野生动物撑起了“安全伞”。柯城区林业局持续加大非法捕猎打击力度,如今古城内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已鲜有发生。当普通夜鹰在小区繁殖引发噪声争议时,居民们在了解其保护价值后主动转变态度,自发守护这窝“特殊邻居”;而闯入玉龙幼儿园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也在工作人员的妥善处置下安全回归自然——这种“人护鸟、鸟伴人”的良性互动,正是城市文明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体现。

500

值得关注的是,白鹇这类原本栖息于山区的物种,近年来种群数量不断增多,栖息地逐渐向城市扩张,成为柯城生态保护成效的“意外惊喜”。“调查还在继续,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共享家园的野生动物。”柯城区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森林资源管理科科员杨帆表示。

“我们将以调查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措施。”柯城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野生动物在柯城安家落户,让绿水青山成为古城最鲜明的底色。(记者 程元      通讯员  蓝琦 )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