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正式暂停了日本福冈固态电池工厂的建设项目,怎么回事?

丰田正式暂停了日本福冈固态电池工厂的建设项目,怎么回事?日本豪赌技术路线很可能又失败了。

1. 前些天科普了固态电池,说这东西不容易。刚消息传来,丰田停了福冈固态电池工厂的建设项目,不吹牛了。丰田给的理由是"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放缓",这是鬼扯,2025年全球电动车增长不错。真实原因,还是要看技术上到底怎么回事。

2. 丰田本来吹嘘的是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有些日吹文章还说日本要靠固态电池打败中国新能源车。丰田拿固态电池说事很早,首次展示固态电池样品都十多年了,量产时间表却一再推后。最初说2025年量产,现在官方口径是“2027至2028年商用化”。这次再推迟,基本要2030年以后了,而且顶多1万辆,产业意义不大。简单来说,丰田狂赌固态电池,有全球最多的固态电池专利,但过度依赖本土封闭供应链、选择技术风险极高的硫化物路线,最后成本过高,很可能会失败。

3. 最重要一点,是理解“量产”,说量产不是说造出来,而是要大量卖出去。比如100万造出个固态电池,技术意义很大,但商业意义基本等于0,豪车都不敢试。现在市场上,主流电动车的电池成本区间是3万-15万。如特斯拉高端长续航车型电池组价格要13.7万元。固态电池如果做到30万,就有点意义了,豪车能试试了,但也意义不大。现在合理目标是,低端车怎么也不可能用固态电池,高端车希望可以固态电池主导,再看看中级车有没有可能。

4. 这事要命的是,固态电池最关键的不是技术,反而是成本。而成本不是和日本自己比,也不是和中国的固态电池比,而是和中国已经做到很低价格的液态电池比。如果固态电池成本超过液态电池超过2倍,基本就没戏了。你再怎么说固态电池牛逼上天,商业上也不成立。因为液态电池已经用得还行了,稍有点起火风险,不至于让用户多花几十万去用固态电池。很多人就是不理解这个,不知道成本这么关键。

5. 技术上来说,液态电池就是用电解液浸润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能量在正极和负极材料里,电解液保证离子顺畅传输,加隔膜保证不短路。但电解液容易漏、起火,换成不容易起火的固态电解质,就安全很多了。但是固态的东西,怎么加工充分浸润包住正极负极,这显然比电解液要难许多倍。想把成本做低难比登天,我甚至认为不可能,根本没有路线图,物理上就不可能。降成本也得讲道理,液体电解质就是比固体电解质便宜。

6. 比如丰田的固态电池生产线,因为是剧毒的硫化物,生产时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成本飙升,这根本就玩不下去。丰田豪赌全固态电池,专利再多,降不了成本都没用。而中国电池企业就很灵活,全固态不行,就先搞有把握的半固态电池。半固态就是还保留一半的电解液,虽然还不是绝对安全,但指标是有提升,成本也不会失控,到时再让雷总等高手好好宣传下,不会白忙一场。丰田这个路线太冒险了,成本要是降不下来,就全完了。日本豪赌固态电池,看不上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很可能和氢能汽车路线一样,又失败了。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