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AI竞争由电力决定,美国会输掉与中国的人工智能竞争
高盛:AI竞争由电力决定,美国会输掉与中国的人工智能竞争,核心指标是“备用发电能力”。
最近美国搞AI的非常关注电力,甚至将它上升到比GPU还重要的程度了。道理很简单,GPU算力并没有瓶颈,因为一代代GPU的性能不断提升,GPU产能扩张也不难。所以,算单个token成本与收入的tokenomics,关键因素就变为能源,也就是电力。GPU起的作用就是把电力变成token赚钱,电力是源头。现在电力真的成为瓶颈了。
中国不太容易理解美国为何如此关心电力,因为对电力瓶颈没有直觉。一个例子是微软2024年500亿美元采购的48.5万块H100,一半在货架上闲置18个月,因为没有电力。CEO纳德拉说,"整个AI行业的投资逻辑都错了,市场根本没有对相关公司进行重新定价。真正的瓶颈早已不是芯片,而是电力"。
技术原因是数据中心基建与采购的速度,各项差异很大。美国大公司搞AI不缺钱,但需要把基建和设备弄好。其中GPU采购周期最短,按季度估算就行。数据中心建设也好办,1-2年就能建好。电网接入审批要5年,最卡的是输电线路建设,需要10-17年。
物理上,GPU集群是电老虎。5000块H100的集群需要超过350兆瓦电力,堪比中型城市用电量。其实按中国标准也不高,但电网是非常精微复杂的,发电与用电处于紧平衡中,波动处理不了电网就可能崩溃,这是数据中心无法接受的。电网白天夜晚本来需求波动就很大,美国大停电都发生过。现在AI数据中心新出来,目前占整体用电的0.8%,已经很头疼了,2030年要占3%-6%,如何解决很麻烦。因为美国还在不断退役燃煤电厂,年头太老了是要退,本来电网就不是很好。
核心指标是“备用发电能力”。理解这个数值不容易,但美国备用发电能力已经从26%降到了19%,警戒线是15%,再低就会频繁发生电网崩溃。可以把它理解为蓄水池,物理上对应电网系统中高速旋转转子的转动惯量。电力需求波动来冲击电网,转子多就能消化波动,不够的话电网会出事,如变压器炸掉。
中国为此不惜大建燃煤发电厂!不是为了多发电,而是作为“备用发电能力”调节电网,作为清洁能源的配套,非常奢侈的打法。有了调节能力,波动巨大的风电光伏才能真正接入电网。中国是全球电力电网绝对王者,规模和技术都遥遥领先,没有之一!我以前就介绍过中国为了发展新能源发电,反而增加了燃煤电厂建设的奇怪行为。原理上就是为了增加电网中转子的数量,增加电网稳定性与消纳能力。这与储能并不是一回事,很复杂。
图一是中美备用发电能力发展趋势。中国在2021年末一度也危险了,因为限制燃煤电厂过头了。后面重视问题,数据向好,备用发电能力绝对值大幅上升,解决得非常好。而美国备用能力就一路下滑,让高盛非常担心,甚至认为AI竞争要输给中国了。

图二是中美备用发电能力细分规划,蓝色是总的备用能力,2025年2030年。绿色的是水风光清洁能源补充,美国把核电和天然气发电也算进去了;红色的是燃煤发电补充。可以看出中国各项补充都不弱,用红色的燃煤发电补电网远多于绿色。而美国就补得不行,到2030年电网备用能力堪忧。

高盛还有不少美国机构对电力的担忧,可能有些夸张,强调中国优势,是一种“要求美国重视大力投资电网”的舆论宣传。其真实意图并不是说中国要赢了,而是说,如果美国不重视解决电网问题,中国就赢了,要注意理解。舆论宣传上力度了,美国对电力的巨额投资来了,高盛提前布局的核电之类的电力股就可以获利几倍套现了。



亚洲视觉科技研发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