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发型与个性和创造力有必然联系吗?
【本文由“抱抱本尊”推荐,来自《强制剪发令,背后隐藏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抱抱本尊添加】
反问作者一句,着装、发型与个性和创造力有必然联系吗?!从哲学角度来看,这样一篇存在认知缺陷文章的出现,也是西方舆论战的一种变体。
作者拿满清辫子说事儿,在他嘴里潜台词就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是野蛮的、落后的、扼杀人性的,所产生的教育成果---即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就是个性压抑、没有创造力的。然而,现实当中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是这样的吗?深度求索、宇树科技、黑神话悟空、哪吒…无不体现出足以引领世界的创新能力。现实中这些不正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成功吗!我们的课堂和老师从来没有禁锢孩子们思想上的自由和奔放,校园着装、发型与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半点关系。
在我看来,文科生视角才中国新闻网和作者之所以发声的大背景,他们攻击学校的纪律教育,贬低校园仪表规范化管理规定,我强烈怀疑可能是个人成长经历的应激反应!
试问 1 厘米和 10 毫米有区别吗? 拿毫米说事儿,不说量词只说单位,与只谈毒素不谈剂量耍流氓没区别。
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记者大爷,似乎没摸过理发工具套装,可人家剪发卡尺的标注就是毫米呀。
所以,有些人也别太自以为是,一行有一行的专业,教育心理学也是门严谨的科学,外行还真不宜指指点点班门弄斧。别以为自己念过书就觉得你也懂教育,把你自己当年的应激逆反后遗症搬出来说事儿,说不定恰恰就是当年那为你今日诟病的学校,成就了今天的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