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空警-600没法在滑跃式航母上起飞?网友:辽宁舰、山东舰没预警机怎么办?
中航工业沈飞集团在11月11日、“福建”号航母入列后几天,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福建”入列,看看舰载机们在聊什么》的文章。文章中,首次提到了军迷们关注的、空警-600型预警机是否能在“辽宁”舰、“山东”舰这两艘滑跃起飞航空母舰上运作的相关情况。

只是很可惜,军迷们长期以来翘首以盼的,认为空警-600预警机可以在这两艘滑跃式航母上运作、以提高舰载机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想象,在文章中被证伪了。中航工业沈飞的这篇公众号文章表示,空警-600型预警机应该是没有办法在这两艘滑跃式航母上起飞的。
如何看待沈飞的文章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军迷们很明显又热议开了,很快形成了两个观点:

观点一,认为这是中航工业沈飞的微信公众号写作出现了偏差,这是有可能的。毕竟,空警-600并不是中航工业沈飞的产品,航母的舰机结合,其主导单位也不是沈飞,沈飞只负责将自己制造的舰载机送上航母就行了。至于空警-600的厂所单位能不能上航母,沈飞可能并不清楚。
因此,这部分军迷的观点,两个字总结——“误读”,空警-600依然可以上滑跃式航母,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观点二,认为中航工业沈飞在公众号文章中提到的这个细节是正确的。毕竟目前中国海军航母的所有固定翼舰载机,都是“舰载机,沈飞造”,军地协同上舰试验肯定也没少做,哪型舰载机能上,哪型舰载机上不了航母门儿清。
既然沈飞都这么说了,那么空警-600型预警机确实上不了滑跃式航母,是有可能的。只不过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架固定翼舰载机上不了滑跃式航母,就两说了。

有些说法认为,是空警-600型预警机使用的涡桨发动机功率不够,加速性不好。以滑跃式航母的105米起飞甲板,很难在这么短的起飞距离上将空警-600加速到离舰速度。或者通过减重也可以,但是减重起飞带来的滞空性能问题,将让这种减重起飞失去战术意义。
还有些说法认为,是空警-600型预警机的甲板占用面积比较大。毕竟我军的两艘滑跃式航母,还都是中型航空母舰,如果一架飞机占用太大的甲板面积,将给舰载机部队整体战斗力造成比较大的制约。
美军E-2D型预警机


以E-2D型预警机的甲板占用面积看,E-2D的甲板占用面积在机翼折叠状态下在160到170平方米左右,相比固定翼舰载战斗机要大。而且由于其比较短粗的设计,很难采用舰载战斗机对头停放的办法,实际操作中甲板占用面积是要比固定翼舰载机更大。
因此,从中型航母甲板运作、出动率等因素综合考量,空警-600型预警机上不了滑跃式中型航母也有可能。

至于你问大伊万是什么观点……咱的观点,我们无从考证空警-600到底能不能上滑跃式航母,沈飞的微信公众号既然这么说了,那么我们就当成官方态度对待。唯一的问题是,如果在空警-600型舰载预警机上不了“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情况下,我们将采取怎样的综合措施,来弥补短板呢?
显而易见,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从战术上,我们都已经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从海军战略的角度来说,“辽宁”舰和“山东”舰即使运作不了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好像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从装备角度解决
从装备角度看,我们即使没有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不也有舰载的预警直升机嘛?在缺乏固定翼舰载机的情况下,改弦更张地使用预警直升机来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折中方案。

比如我们就有直-18Y型舰载预警直升机,俄罗斯海军则装备有卡-31型舰载预警直升机,英国皇家海军在“女王”号上则配备了搭载“鸦巢”雷达系统的Merlin MK2型直升机。用预警直升机部分替代固定翼预警机的作用,本身就是滑跃式航母提升预警能力的成熟方案。
不过问题也依然存在,相比空警-600和E-2D“先进鹰眼”这种新一代预警机,预警直升机的性能实在是太差了。
卡-31型预警直升机


比如俄罗斯的卡-31型预警直升机,该机配备的PTК З-801E型预警雷达。以其设计部门金刚石-安泰公司的说法,对于2平米左右的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只能确保在150千米左右截获。对于大型轰炸机类目标和更大型的水面舰船等,可以确保在200千米到300千米截获。
这个数据呃怎么说呢,只能说图一乐了吧,连一些战斗机使用的平板缝隙阵列火控雷达都比不上了。同时,预警直升机相比固定翼预警机,机体内部空间实在太小了,塞满了雷达的后端机柜、环控系统等等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放空战控制官的操控台了。
卡-31座舱


再比如卡-31型预警直升机,居然只能在副驾驶位置上勉强放一个很小的雷达显示器,用来显示空域态势。真正的空战指挥需要将雷达数据转发到航母上,由航母上的空战指挥中心来指挥交战。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指挥能力,都远远不如固定翼预警机。
最后,预警直升机的飞行性能相当差。尤其是增加了一个预警雷达之后,飞行阻力进一步增大,死重也提高,无论是最大升限,还是最大速度,还是滞空时间等都不如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说白了,可能一架固定翼预警机滞空3到4个小时,可以监控半径600千米的空域,同样的空域可能需要4架预警直升机以分布式探测的方式才能监控。同时滞空时间不如,空战引导能力不如,一些特殊的作战能力(比如协同作战,比如A射B导)也不行。
这就决定了舰载预警直升机绝无可能完全替代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作用,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用于补充的、辅助性的舰载在空态势感知力量存在。
从战术角度解决
所以,装备层面上的问题,就需要用战术来弥补了,滑跃式航母上部署不了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咱们可以改为做加法,找辅助嘛。陆基机场不有固定翼预警机嘛,我舰上没有我战时从陆地机场摇人不也一样吗?

如果陆基机场出动的预警机,航程做到5000千米以上,以600千米/时巡航时,就可以巡航9个小时左右,前出1500千米的情况下,还可以有4个小时在空。如果有空中加油的话,那么在空时间还可以拓展4个小时甚至更长。
而这个1500千米的前出距离,其实完全可以满足航母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作战的需求了。如果在南海作战的话,预警机还可以部署在南海岛礁上,使用的灵活性更强。

除了从陆基机场上摇外援,话说咱把滑跃式起飞航母,和弹射器起飞航母混编使用,不也一样嘛?实战的时候,一艘滑跃式起飞航母,搭配一艘弹射起飞航母,组成一个双航母战斗群。
滑跃式起飞航母多带制空战斗机,弹射起飞航母可以多带预警机,同时再搭一艘076型航空攻击舰可以多带无人忠诚僚机,等于是不同类型的航母发挥自己的优势协同作战。所谓滑跃式起飞航母缺乏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问题,自然可以采用这种“搭车”的方式解决嘛。

其实,从海上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滑跃式航母,缺乏固定翼预警机,以其承担的海上战役任务,或者海军战略来说不算太大的问题。毕竟我们的海军战略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一种强调舰队决战,打大规模海上战役的海军战略。
而以我国的地理和地缘形势,结合目前最有可能的战争方向分析,我们的航母最有可能活动的海域,依然是西太平洋,第一和第二岛链之间,南海、菲律宾海和西里伯斯海。也就是说,依然是在靠近亚洲大陆的周边海域活动,最有可能爆发舰队决战,或者围绕着岛礁爆发舰队大规模交战的海区也都在这里。

这意味着,我们的航母,其实在大多数预设战场条件下,是可以得到陆基预警机部队的支援的,仅需要足够的空中掩护和空中加油支援就可以。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航母舰队也是需要前出,到中东和东非海域去的。但是此时,就已经不是这些滑跃式航母的事情了,到时候自然有更先进的、配备固定翼预警机的航母来解决问题。
最后,咱觉得吧,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的空警-600预警机也是在一步步升级改进的嘛。没准2025年上不了“辽宁”舰和“山东”舰,但是等到明年,我们就能看到它登上这两艘滑跃式航母的场景了呢?很多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对于一日千里的人民军队来说尤其如此。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



大伊万频道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