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上市踩急刹

500

《星岛》见习记者 黄冬艳 广州报道

11月12日晚间,创新药领域当红炸子鸡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88506.SH,以下简称:百利天恒)突然发布公告称,原定11月17日香港敲钟上市的计划延迟,并将11月7日至11月12日股份公开发售获得的款项悉数退还。

500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赴港上市的热浪之下,今年已有超30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而新股上市数千倍超额认购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但原本备受关注的百利天恒却突然在挂牌前夕临门一脚急刹车,瞬间引发行业关注和热议。

受此影响,百利天恒A股股价在11月13日以逾1%的跌幅开盘,盘中波动较大,截至午市13时左右,股价报368.79元/股,涨幅2.20%,总市值1523亿元。

500

对于延迟的原因,百利天恒并未有过多解释,仅在公告中表示,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经征询整体协调人后,决定延迟本次 H 股的全球发售及上市,且将不会根据招股章程进行。对各路媒体的咨询,则回复称正在评估更新时间表。

行业内则众说纷纭,观点包括国际配售结果不理想、几位保荐人内部对定价及配售有分歧、股票定价太高、无绿鞋机制(超额配售)导致风险提高、市场定位失误、二级市场失速等。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向《星岛》分析称,以往也常有这种突然延迟上市的类似案例,一般而言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配售没有完成或未能找到足够的投资人;二是配售清单没有通过监管机构,被临时叫停。

按此前计划,百利天恒已在11月7日至11月12日启动招股,拟全球发售863.43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每股发售价347.5—389港元,每手100股,募资总额约为30.00亿港元至33.59亿港元。

据悉,百利天恒本次IPO招股引入了BMS(百时美施贵宝)、德福资本等5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3200万美元的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股份比例的7.8%。

从整体来看,百利天恒此次香港上市总发售的863.43万股股份,也仅占其总股本的2.05%,几乎是港股发行量最低。此外,按其A股11月12日360.85元/股的收盘股价算,该公司香港上市的最低与最高发行价折价率偏低,约为1.42%~13.53%;且未设置超额配售,也容易导致股价上市后不稳定性加大,增加投资者风险。

招股期间,就有散户投资者在网上表示,百利天恒的定价较高,过于自信。

据券商数据,截至11月12日中午,百利天恒孖展(保证金交易)为63.3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7.8倍,而国际配售部分因投资者对其高估值较为敏感而遇冷。

《星岛》了解到,百利天恒突然延迟上市在香港并非个例,近几年亦有不少类似案例,如百威亚太、蚂蚁集团、首钢朗泽、百德医疗等,暂停或延迟IPO主要原因包括发行价过高导致国际配售不足、基石投资者认购未达预期,以及监管问题。

最近的案例则是同为医药企业的海西新药。

海西新药原定于今年10月17日在港股正式挂牌交易,却在招股已完成,已至暗盘交易阶段的10月16日晚突然公告宣布,因需要额外时间完成相关公告的定稿及获取监管机构批准,公司的上市时间表顺延。

彼时有市场传闻称,该公司存在国际配售分派异常,包括投资者重复申请、不合格参与者违规参与等问题,可能导致暗盘交易效力存疑。

但最终延迟三天后,海西新药在10月20日顺利登陆港交所主板,发行价为每股86.40港元,发行总规模约为10亿港元。招股阶段,其国际配售部分获得6.3倍认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3165倍认购。

有行业人士认为,明确决策机制、合理的入场门槛、定价折让、散户与机构参与度的平衡等均可能会成为影响最终上市的关键因素。在赴港上市热潮下,百利天恒的急刹车也是对诸多企业的警示——基于监管趋严,市场流动性波动的大环境,企业香港上市除了合规问题,还需关注市场情绪、投资者偏好、合作方协调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