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陷落,会是战争转折点吗?

​周三 欧亚观察 俄罗斯-乌克兰篇

经过一年多拉锯,俄军终于打进了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开始与乌军巷战。

就目前情况来看,即使乌军剩余部队能顶到11月15日俄方设立的完全占领底限日期,成建制的地面反击也很维持到11月30,甚至20日——特别是如果俄军能完全切断双子城补给线,打击乌军士气的话。

一种乐观的观点认为,为了守城乌军再次损失大批精锐,顿涅茨克剩余的要点康斯坦丁诺夫卡与库皮扬斯克很难组织起红军城规模的防守,而兵力空虚可能导致俄军在南线胡里艾伯勒-卡缅西克一线与哈尔科夫的库皮扬斯克-博罗瓦方向取得突破,从而威胁扎波罗热、伊久姆。最乐观的情况下,俄军甚至能基本控制顿涅茨克与扎波罗热两省(即便如此,离“划江而治”的大目标依然遥远)。

500

然而,即使是最基础的乐观,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红军城陷落会导致的连锁反应——即前线乌军无心再战,基辅政争后院起火,欧美扯皮骤降援助三件事上。不得不提的是,如果俄军不能及时拿下利曼,从北边包抄斯拉夫扬斯克的话,乌克兰的援助仍能从哈尔科夫-伊久姆一线调来,残兵也可以调走,用于协防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除非乌军战意消沉、物资耗尽,否则50天内俄军从南到北连下4城的概率几乎为零。

500

仗打到这个份上,俄罗斯现在应该做的,反而是攻心。一城一池打,按现在这种速度,打到明年3月甚至6月,都不一定能到克列门丘格,更不必提渡江战役夺取基辅了。然而这种战策,在开战之初“红灯停绿灯行”挥霍一翻之后,已经失去了发挥空间——除非泽连斯基发布 “全民强制兵役”这种政策,把人逼上梁山。不然,没有钢铁洪流的气势,没有凝聚人心的力量,甚至没有可分的利益,乌克兰百姓凭什么“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再加上俄罗斯表态最近愿意与美国恢复元首会晤,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有人已经想套现离场了。问题是,俄欧关系,特别是政治互信,到这个份上,短期内已经很难恢复,就算真的停战,无非也是凛冬将至,欧盟国家加紧多买一些油气做储备,免得到时候临时求购,被某些盟友狠狠宰一刀。

当然,话说回来,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来说,现在都是“药不能停”。不停战就不清算,不清算就还有缓冲余地,一旦开始清算,战争的后遗症就会集中爆发——军工经济怎么转轨,战后复员怎么安排,基础设施怎么重建?战争赔偿怎么算,停火线怎么划,战争犯罪怎么处理?以及,两国的关系,如何变化?

问题很多,一招不慎,轻则朝局动荡、边衅再开,重则全面战争再次爆发。

横竖都是新造了一个战争火药桶。

所以,就算俄军拿下红军城,战争也不会很快结束——

短期之内可能告一段落的,最多只是第一阶段的战争。

换言之,这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首发自公众号 风波定

敬请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