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朝代对儿子殴打亲生母亲的处罚均极严厉

【本文由“这真的不科学”推荐,来自《“男子殴打93岁母亲”引众怒,当地通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古代各朝代对儿子殴打亲生母亲的处罚均极严厉,且整体呈逐步细化、惩处力度趋重并固化为重罪的趋势,具体如下 :

1. 先秦至秦汉:西周将殴打母亲这类不孝行为视作重罪,明确“刑兹无赦”。秦朝规定殴打父母者处髌、黥劓等酷刑,比如凿去膝盖骨、脸上刺字并割鼻。东汉则沿用肉刑与髡刑,对殴打母亲的儿子处以黥劓、刖足等刑罚。

2. 魏晋南北朝:晋律规定不孝罪可处弃市;北魏、南朝宋律均严惩该类行为。北齐时此行为被纳入“重罪十条”,不仅处罚极重,还不允许以财物赎罪,哪怕遇到赦免也不能减免刑罚。

3. 唐宋:《唐律疏议》将殴打父母归入“十恶”中的“恶逆”,直接判处斩刑,且不得大赦。宋代沿用唐律核心规定,若殴打母亲致其死亡,即便遇赦,也仍会处以枭首的极刑。

4. 明清:处罚延续严苛风格。《大明律》规定殴打母亲致残者处绞刑或斩首,即便未造成重伤也需当庭杖责。《大清律例》完全继承相关规定,比如乾隆年间就有儿子因母亲偷喝家中酒而将其殴伤,最终被判处斩立决的案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