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下终于愿意给软件付费了,付费习惯是怎么被养成的?

这些年,如果要问各家软件巨头最头疼的是什么?软件付费一定是被提及最多的,谁也没想到最近软件付费终于成了,而这一切则归功于AI,这种付费习惯到底是怎么被倒逼养成的?

500

一、AI驱动下大家终于愿意给软件付费了

据36氪转载自媒体光锥智能的报到,“现在什么都得付费买个会员,不是会员视频下载速度就超级慢!”“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吃相太难看了,一年会员费涨了三倍!”“辛辛苦苦剪了两个小时视频,结果导出4K高清画质时还要解锁SVIP会员,离大谱了!”近期,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充斥着,用户对软件付费以及会员涨价的吐槽。

自2024年至今,从办公软件到视频工具,从个人会员到企业服务,一场席卷全行业的软件涨价潮悄然蔓延。据光锥智能不完全统计,国内软件会员费用价格平均涨幅达20-30%。企业涨价的动力,来自AI带来的价值和成本的双重提升。

跟互联网时代相比,AI正在改变人们对“软件付费”的消费观。以往,中国用户对软件付费的态度是“能蹭就蹭”,白嫖党占据绝大多数。如2015年,某办公软件推出10元/月会员时,论坛满是卸载预警;2018年视频平台首次涨价,微博相关话题下充斥着割韭菜的骂声。

现在,尽管社交平台上依然骂声一片,但却与十年前“付费即卸载”的抵制潮不同,更多的用户选择了愿意为其AI功能买单。

据智联招聘2025年调研显示,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其中23.4%的职场人已完成AI工具付费行为,16.5%曾为单个AI工具/服务付费,如购买单月会员。

500

二、付费习惯是怎么被养成的?

曾经,用户对于软件付费往往持抵触态度,而如今,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入,用户的付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那么,这种付费习惯究竟是如何被养成的呢?

首先,单机软件时代付费难以形成黏性。在软件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部分软件都是离线使用的。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盗版破解手段,就能轻松获取并使用各类软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当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的大环境。

从技术层面来看,早期的软件破解相对容易。许多软件的加密机制较为简单,破解者只需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和工具,就能绕过软件的付费验证环节,实现免费使用。而且,当时的互联网传播渠道相对有限,但通过一些地下论坛、文件共享平台等,破解软件能够迅速扩散,使得大量用户可以轻松获取盗版资源。再加上当时互联网上流传着极客文化,在极客文化当中免费是一种潮流,很多极客都认为软件应该免费,甚至大名鼎鼎的乔布斯都曾经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也是早期免费文化的推崇者。

从用户心理角度分析,在那个阶段,用户对于软件的付费意识较为淡薄。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用户对于软件这种虚拟产品的价值认知不足,认为免费获取软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宣传,用户没有充分意识到软件开发者为创作和维护软件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此外,一些软件厂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采取了免费策略,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软件免费的期待,使得付费习惯的培养变得异常艰难。

500

其次,用户更加愿意为好的服务买单。如今,软件付费习惯开始逐渐形成,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优势应用的涌现,尤其是AI应用。AI技术的出现,为软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节省工作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以办公软件为例,传统的办公软件功能相对单一,用户需要手动完成大量的文档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引入AI技术后,办公软件具备了智能写作、自动排版、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例如,在撰写报告时,AI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和要求,自动生成内容框架和部分段落,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构思和写作时间。在数据分析方面,AI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帮助用户更准确地把握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这种极强的用户效率提升优势,能够让更多的人愿意买单。

更重要的是,AI应用通常需要联网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这是因为AI模型的训练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同时,联网状态下,AI应用能够实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算法优化,为用户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这种对网络的依赖,使得软件厂商能够通过控制网络访问权限来实施付费策略,为软件付费奠定了基础。

500

第三,AI才是一个真的有效的抓手。对于大部分软件公司来说,AI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它为软件公司提供了一种真正增值服务的抓手,实现了互联网从软件基础到增值服务赚钱的闭环。在传统的软件商业模式中,软件公司主要依靠软件的销售来获取收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软件的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而且,用户对于软件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单纯依靠软件本身的销售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AI技术的引入,为软件公司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通过将AI技术融入到软件中,软件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增值服务套餐,软件公司则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收取相应的费用。此外,AI还可以帮助软件公司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对用户使用软件的数据进行分析,软件公司可以了解用户的偏好和需求,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推荐。这种精准营销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付费转化率,还增强了用户对软件的粘性和忠诚度。

500

第四,刚需才是核心竞争力。从长期来看,想要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付费买单,最终还是要看这个产品是否真正是刚需。只有当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并且持续地吸引用户时,用户才会愿意持续付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户对于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一款软件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那么用户很可能会转向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AI 技术通过联网形态阻断了盗版路径,通过效率提升创造了付费价值,更通过增值服务模式构建了商业闭环。

但归根结底,付费习惯的根基在于 “价值匹配”, 当软件产品持续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且付费带来的收益远超成本时,付费便会从 “选择” 变为 “习惯”。对于软件企业而言,AI 是打开付费市场的钥匙,但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才是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只有持续推出用户离不开的功能,才能吸引用户持续为软件付费买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