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新词70%来自日本”纯属日吹谣言
@树语treetalk:
日本销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极为罕见地发表了一篇未署名文章,且在最大新闻网站雅虎日本转载。说的就是所谓日语“输入”中国的现象。这篇文章恬不知耻地完全抹杀中国明清两代译词大量输入日本,哺育日本明治维新的事实,只谈少部分日本译词流入中国。连此前日本人常用的“逆向输入”都不用了,因为逆向输入,证明有中国译词大量输入日本的过程。可谓欲盖弥彰。日媒大概黔驴技穷了,当下中国经济科技实力远超日本,日媒继续罔顾事实,玩“居高临下式报道”(上から目線),大概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想在文化上找补,因为文化战线是我们的弱项。但这篇报道吃相太难看,姿势太赤裸裸,连署名也不敢,也不敢请教专家,导致露出马脚,只找了“非常勤教师”和一位匿名的中国日语教师为文章站台。



更可笑的是,这篇文章作为“和制汉语”例证的几个词,不少是从中国输出到日本的,比如:“博物”一词,不仅出自中国,而且有一本介绍西方科学的中文书《博物新编》出版于明治维新前,其中有大量科技词汇,极大帮助日本人学习西方科学,而且传教士卫三畏编写的英华词典《英华韵府历阶》(1844),就将museum
译为“博物院”,日本人不过改“院”为“馆”,就可以大言不惭地宣布拥有所有权了?这不是百年强盗逻辑的余孽是什么?还有“人权”一词,不过是将“人类”(human)或人民(people)和“权利(right)”拼合而成的复合词,而这两个词都是中国早就翻译来的。比如对明治维新影响极大的《万国公法》。将已有的汉语译词“人类”、“人民”和“权利”合为“人权”,连三岁小孩都会吧,怎么就成了你日本人原创了呢?日本人引进汉字学习中国文化,难道只学到“无耻”二字吗?
@汉洋折衷bot:有些词也是经由香港传过去的,比如Bank(“银行”)。为什么先是香港懂的都懂。数理化也是这边先有,但那边先定为学科名(“语文”、“国语”和“数学”、“算学”在这边都是撕了很久才定下来)。此外博物院还有一个独属于南通的“博物苑”,和张謇先生有关的。不过嘛,和地瓜上的精日、半吊子讲不通的,他们只会卖弄那可怜的日韩语知识。
@岛上有风:我之前查洋务运动的资料,洋务运动比日本明治维新早了十多年,建立专门的翻译局来翻译大量国外科学文献,书里就已经有很多现代词,并且成体系的将知识应用于实业。明治维新开始时,日本连正经学校都没几所,还想开创那么新词,简直是胡扯。
@树语treetalk:撒谎宝典:谎撒得越大,越有人信。而撒谎者要绝对自信,因为没有证据,只有自信才是最大的武器。邪教就是这样建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