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为笔,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

治国理政的独特智慧

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以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独树一帜,彰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一个五年规划(计划)都紧密契合着时代的脉搏,承载着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

以 “一五” 计划为例,当时我国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的困境,通过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了 156 项重点工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后,“六五” 计划首次增加社会发展内容,更名为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推动国民经济稳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充分体现了规划对时代变革的敏锐回应。时代的关键布局

“十五五” 规划的制定,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从国内发展阶段而言,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稳步迈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十五五” 规划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非凡。

它将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产业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突破等方面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是实现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关键布局,为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十五五” 规划可能会加大对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十五五” 规划的实践路径

将 “十五五” 规划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制造业为例,应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

在社会民生方面,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向着新目标,启航新征程

中长期规划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引,“十五五” 规划更是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行。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将规划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