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生娃不领证,年轻人流行新型「裸婚」
作者 | 大万
来源 | 她刊

结婚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登记领结婚证不需要户口本、也无需回户籍所在地,在合肥,婚姻登记处设置在了地铁内,坐个地铁就能结婚。在上海,人们可以在线上登记,可以在酒吧内领取结婚证。更有人拿着身份证在音乐节现场就把证领了……
在这个追求效率与自由的时代,偏偏有些年轻人主动选:办婚礼,但不领证。
由社交平台 Soul App 发布的《2025年Z世代婚礼态度洞察报告》显示,有近17.76%的男性,和27.39%的女性,支持“只办婚礼不领证”。

男女对“只办婚礼不领证”支持情况
图源:《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在这届年轻人眼里,结婚证不再是“感情保险箱”。
在划分财产债务、家暴维权、争抚养权时,这张证书带来保障的同时,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可是,不领结婚证的婚姻,真的能扛住柴米油盐的琐碎与现实吗?
我们找到了三位“办了婚礼却没领证”的年轻人。
她们穿过婚纱,婚礼照片刷屏过朋友圈,亲友举杯祝福……却很少有人知道,直到今天,她们在法律意义上仍是“单身”。

这届年轻人结婚,不领结婚证了
30岁的白葛,在两年前办了婚礼和酒席,但是没领证。婚礼至今,她和爱人一直保持着“异地恋”模式。
今年,因痛经严重,她在爱人的陪同下,上了生育环,决定不生孩子。
9月,从互联网行业离职后,白葛拖着行李回安徽老家,想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可回家没多久,她就被附近阿姨一连串的“关心”问得哑口无言。
“结婚了怎么还住爸妈家?”
“你和老公不住一起吗?怎么还跑外地打工?”
“听你妈说,你还没要小孩?”
这些声音不大,但听多了,白葛心里还是不好受。
这些问题她没法回答。事实上,两年前的婚礼,也是在各种催促下,不得已完成的。
她的爱人比她大10岁。7年前,两人网恋奔现。谈了五年恋爱后,白葛和男友的父母开始断断续续地催婚。
未满29岁、还在读研的白葛,对早早踏入婚姻围城谈不上特别期待,并坦言:“我是爱他,但比起其他人,我更信任自己。”
她主动向男友提出:“我们结婚,但先不领证。”
白葛的男友是律师,他俩清楚知道不领结婚证,从法律意义上存在无法直接认定共同财产,紧急情况下无法为伴侣签字,分手后无任何法定保障的隐患。
他曾坦言,希望两人能建立受法律保护的婚姻,但也明白,“结婚证毕竟不只是一张纸”。

白葛30岁的生日蛋糕
两人商量后,决定办一场不太正式的婚礼。
没请司仪,没上台讲话,她在淘宝花1900元买了婚纱,自己和朋友帮忙化妆、自己采购并包装喜糖。
连婚纱照都是他们在海马体拍的9张流水线照片,因为她一想到为了拍婚纱出去暴晒、吹风、换衣服,就觉得不值得。
酒席也十分极简,没摄像、没复杂流程,只订了11个包厢,亲友落座吃饭。
“我们可不想像猴子一样被围观。”她和爱人只露面敬酒,她手里端的还是饮料。
相比婚礼、酒席的排场,双方的父母更在意“收回份子钱”。
起初两家都对“不领证”不太认可,但白葛和男友都不太听话——“结婚是我们自己的事,父母也不能管太宽。”
互相给彩礼、嫁妆各十万元后,白葛拿着婆家折现近两万多元的“三金”和其它积蓄,去做了心心念念的近视矫正手术。

白葛高度近视 1000多度,近视矫正手术后
即便“结了婚”,她也像单身时一样自由。
因为学业和工作,她和爱人依然保持异地,一个月才见一次。不生孩子的他们,共同养了一只小猫。

白葛和爱人共同养的猫
离职回老家一个多月,白葛也没打算搬去男方家常住,有时还是需要“两头跑”。
或许是聚少离多、又没领证,每次同居,他们都像回到恋爱期——他仍喊她“小白”。
他们财产独立,只管自己的工资,没有共同账户。虽然不是完全AA,但界限清晰。
爱人给白葛开了每月额度1万的亲属卡,但她一般只用1000元左右,也会把奖学金和工资转给他,或买礼物回馈。

白葛的高度近视镜片
生活中,爱干净的白葛成了家里那个相对“懒”的人,因为“他更勤快”。
不用面对婆媳矛盾,不用天天伺候另一半,不被婚育绑架——白葛正享受着这段“有边界”的亲密关系。
外界的议论,在她看来,不过是这种“摆烂式婚姻”附带的一点杂音。
“领了证,催生只会更猛烈。”她见过太多被婚姻绑架的人:领证后催一胎,一胎完催二胎,然后操心孩子教育、成绩……
在白葛看来,大多数人仿佛永远活在一台“生育时钟”里,被期待推着走,“那不如从一开始就‘摆烂’,把长辈的预期降下来”。

职场女性,悄悄结婚不领证
现实生活中,像白葛这样结婚不领证的,并非个例。
“先换工作还是先领证?”“结婚了但没领证,求职时能填未婚吗?”
社交媒体上,常能看到类似的讨论。据南风窗调查,这类内容的发帖者大多是25-32岁的年轻女性。
29岁研究生毕业的白葛,也是其中一员。当年她正处于找工作的尴尬期,出于工作考虑,加之其他方面的焦虑,她最终下定决心“结婚不领证”。
她担心以“已婚未育”状态求职会更难。
幸运的是,她婚后面试的公司业务偏女性向,氛围相对友好。虽然也被问到婚育计划,但一句“已婚但没领证”之后,没人再追着问“什么时候要孩子”。
但白葛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不同性别职场人遭遇职场性别不公情
图源:《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指出:62.5%的女性求职时曾被问婚育状况。
同样没领证的橙子,在结婚生子后经历了薪资的断崖式下跌。
从事地产近9年,她的年收入曾比丈夫高3到8万,却因怀孕不得不放弃拼搏多年的事业。
橙子怀孕三个月时,公司搬进新装修的办公室,甲醛味刺鼻。办公环境变恶劣的同时,公司的工作强度加大,她的工作量不降反增。
孕期的橙子意识到,离职似乎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哪怕没有领取结婚证,按照相关规定依旧可以申领生育津贴或休孕假。但当时身心俱疲的她,没精力深究如何去落实这些保障。
没休孕假、没领津贴,橙子“自愿”离职了。

电视剧《女士的品格》
孩子一岁半后,她重返职场,屡屡碰壁。
她连续投了六家公司,每一家都追问婚育状况。在她20多岁时,求职从未遇过这样的情况。
“像查户口,从结婚、生子到孩子年龄、谁带娃、丈夫职业……全要交代清楚。”
每次听到她孩子刚满一岁,HR脸上就浮现犹豫。
最终,她自降一半薪资,才找到一份“看起来不加班”的工作。

电视剧《女士的品格》

职场之外,不领证的她们在逃什么?
不过,当我们的目光越过职场狭窄的工位,会发现橙子们所逃避的,远不止那一份工作、一次面试。
她们在抗拒以“爱情”之名,将自己与家庭“捆绑销售”。
就像橙子,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不领证”的。
转折发生在订婚那天。婆家临时反悔,谈好的10万彩礼最后只拿出一半。
虽然当天丈夫补齐了彩礼,但那根“不安全”的刺,已深深扎进她心里。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
她看了太多“女人一生娃,婆家就变脸”的故事。极度不安的她,决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2023年办完婚礼,她没有明说“不领证”,只说“晚点领”,想等生完娃后,看婆家态度如何,再决定。
2024年,橙子临近生产,婆婆搬来和她同住。随着孩子出生,原本客气的婆婆快速变脸,不分场合地呵斥她。
更让她崩溃的是,婆婆总在“抢娃”,育儿上处处唱反调。
她不让追喂,婆婆偏端着碗追;她让孩子自己睡,婆婆偏抱着哄半夜;她禁止1岁多的孩子按饮水机,担心烫伤,婆婆偏教孩子去按……
闹剧反复上演,橙子身心俱疲,彻底看清了这场婚姻里藏着的裂痕。
生娃前,丈夫对“不领证”还有意见;如今,两人默契地不再提领证一事。

电视剧《双面胶》
“真实的婚姻,其实从生娃才开始。”橙子说,婚前总以为自己会是例外,会幸福;真正走入婚姻,才发现被“绑死”了。
橙子有车有房,但为了每天见到孩子,她只能和婆婆同住。
在她看来,不领证和婆家同住,女性仍难逃男方家庭的关系与矛盾。

电视剧《门·第》
而白葛从一开始就坚持“异地”婚姻,明确拒绝长期住进男方家。过年她基本都回安徽老家。唯一一次去婆家长住,就闹了不愉快。
婆家厕所门锁是坏的,只能虚掩。她来月经换卫生巾时,上小学的侄子“哐”地推门而入,当时大哥和公公都在家。
知道对方没什么恶意,但白葛觉得尴尬不适。加上严重痛经,当天她就搬去宾馆直到四天后月经结束才回去。从此,她再也不去婆家过年。
爱人劝说:“我父母一年到头,就过年能见你一次。”
她直接回怼:“你家三个孩子够热闹,不缺我凑数。”“我父母也是一年才见我一次,为什么我不能回自己家?”

电视剧《小巷人家》
她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男方家的家庭氛围。
白葛是独生女,她的父母有退休金,不需要女儿照顾,不干涉女儿生活,甚至反复提醒她:“就算结婚,尽量也别和公婆住。”
她的爱人出生于多子家庭,长辈观念传统。她婆家的大嫂和公婆同住多年,既要上班,又要带娃,做饭,婆婆却觉得“这是儿媳该做的”。
白葛尤其不喜欢在婆家聚餐时,二十多人围坐一桌,追问她“什么时候生孩子”。
恋爱结婚之初,她就表明不生娃。但当时她还在读研,婆家只当她是开玩笑。如今她仍不松口,婆家开始劝儿子分手。
白葛十分生气地说:“劝呗,反正没领证,经济也分开”。
曾经,丈夫也加入“劝生”队伍,白葛实在气不过,直接让他“换个人生”。

电视剧《金婚》
她能接受分开,但不能接受生育。
对她而言,离婚没有太大损失,顶多被亲戚议论;而生孩子是不可逆的,感情破裂也不可能“塞回去”。
她不想生,便可以不生。这段‘无证婚姻’里,爱人和婆家始终无法真正掌控她。
白葛暂时没有领证计划,她说:“结婚不领证,实实在在地给我带来了利益,让我更自由。”

韩国电影《担保》
对橙子来说也是如此。虽然她已经生了孩子,但并没被完全“绑”住。当年孩子出生时,两人没领证,上男方的户口需做亲子鉴定。所以最后决定,孩子随父姓,户口跟着她。
看到身边离婚的朋友为了抢孩子打官司,橙子庆幸她“还有得选”。

“我生了孩子,才发‘丈夫’和别人领了证”
“结婚不领证”能带来自由,却也藏着看不见的风险。
30岁的雯雯,因没有领证,损失惨重,几乎落得“人财两空”。
四年前,经朋友介绍,雯雯在直播间里认识了李涛。
同居的前几年,两人和正常夫妻一样,出双入对。订婚那天,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订婚当天,8.8万的彩礼,李涛只转5万,承诺后续补上,却再无下文。
不久后,雯雯怀孕。内心的迟疑加之孕反导致的身体不适,雯雯将领证的事一拖再拖。她没想到,从怀孕到生子还不到半年,仅仅因为“没领证”,她竟被迫成了第三者。

电视剧《半熟男女》
雯雯孕晚期,李涛总以“店里忙”搪塞,后半夜才回家。
等到孩子出生,又一次剧烈争吵后,他连续四天没回家,雯雯多方打听,意识到他出轨了。
男方出轨,当面被坐实。雯雯要求李涛还钱走人。他却反过来索要5万定亲钱。
后来,李涛写下欠条。而雯雯听了父母的劝说,决定为年初刚出生的孩子,继续这段感情。
可是李涛仍和第三者有联系。忍无可忍,雯雯发语音质问,却得知,她生产坐月子期间,李涛和她以为的第三者已悄悄领证。
正确的时间线里,她变成了亲密关系里没有保障的那个人。1月,李涛和她人领证,然后继续和雯雯与孩子一起生活。3月,他还组织双方亲友给孩子办了百天宴。

电影《诉讼》
“人财两空”的雯雯,向法院起诉李涛重婚和民间借贷。
告重婚很难,但她想试试。目前案件过去了三个月,进展缓慢。
民间借贷案则在调解中判男方偿还12万元。
律师告诉她,即便没领证,若有四年事实婚姻,且有证据,雯雯也可能不用退定亲钱。
而在雯雯起诉期间,男人已火速离婚。如今他店铺倒闭,除了欠雯雯的12万元,还有欠股东的12万元,以及员工仲裁讨薪。
“幸好没领证。”回想起来,雯雯仍然后怕。
如今,她不需要背负男方的欠债,不需要想方设法通过打官司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孩子随她姓、随她上户口。
完成“去父留子”后,雯雯说:“我只需要为自己的看错人,买单离场就好了”。

长辈们在孩子百岁宴上准备道具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领证的婚姻,拥有更大程度的自由,也因此背负了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为没有结婚证,一旦两人关系出问题,弱势群体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
白葛的朋友担心她被骗,劝她领证。
但在她看来,眼下领证反而可能更糟。
她的爱人偏好风险投资,曾因盲目投资口罩生意亏损,负债八九十万。虽然当时这笔投资白葛明确反对,但若领证,她仍可能需要面临共同还债的压力与风险。
社交平台上,能看到不少人因结婚领证惹上麻烦:有人在结婚领证后,才知道另一方欠了外债;有人被家暴了十几年,但离婚困难;有人能脱离有毒的亲密关系,却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
面对生活的重量与未来的不确定,他们将婚姻放在天平上衡量。
他们选择“结婚不领证”,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害怕爱情消失时,法律会带来债务捆绑、离婚艰难、抚养权争夺……种种“沉没成本”。
至于婚姻这座围城是否坚固,在当下部分年轻人眼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希望门始终开着,无论进入还是离开,永远有得选。
这条退路或许永远不会走,但却是婚姻生活里的底气。
如果到了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天,至少,可以不用太狼狈。
文中白葛、橙子、雯雯、李涛皆为化名
部分参考资料:
1、南风窗|《不领证,保持未婚,女性职场新人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网络,视频截图





她刊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