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骑手“全国版”落地,破解新就业形态“不可能三角”

近期,美团官宣骑手养老保险补贴率先实现全国覆盖的消息,在街头各个配送站点引发讨论。
从11月起,无论是全职跑单的骑手,还是兼职接单的骑手,只要符合条件,都能自主选择在户籍地或工作地缴纳养老保险,平台同步补贴50%保费。这是外卖行业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方案,预计将覆盖数百万从业者。
“以前在老家缴新农合,来上海跑单后社保就断了,现在平台补一半,在上海参保也划算” “能有正规社保保障,哪怕自己掏一半,也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 “兼职跑单也能领补贴,这种灵活性太满足我们的需要了”社交平台上,骑手们的真实反馈道出了心声。
这场保障升级浪潮,带动了更多平台跟进。在美团作出表率后,饿了么随后也宣布,将在少部分城市试点社保补贴,接下来会慢慢向其他城市推广。这场行业联动效应,正推动骑手群体保障走向全面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新就业形态从业人数已超过8400万,外卖骑手作为这一庞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障状况的改善具有风向标意义。正如《新华网》评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广大骑手而言,真金白银的保障意味着安全网、定心丸,有助于提升其职业尊严感、安全感、归属感。”
美团此举,在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的同时,对共享经济生态发展有积极意义。
01
从碎片化到系统性,骑手保障的探索之路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版图中,外卖骑手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宛如城市的毛细血管,穿梭于大街小巷,用车轮连接着商家与消费者,也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生计。
纵观骑手职业的变迁,在2021年之前,骑手更多被视为是临时性岗位,高流动性、低保障、弱归属感。彼时,传统劳动二分法的制度框架将用工关系简单划分为有劳动关系与无劳动关系,骑手因工作灵活性被归入后者,无法纳入正规工伤保险体系,骑手保障体系的构建却始终滞后于行业扩张的步伐。
人社部就曾明确提出,要研究完善降低门槛,给予参保补贴等措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呼吁探索“不完全劳动关系”下的社保方案,为平台企业的实践提供指导。
外卖骑手保障探索,并不是某一家企业的独角戏。回溯这几年,从早期的意外险,到如今针对性设计养老保险补贴,各大平台基于自身用工结构与政策理解,走出了差异化的探索路径,共同推动保障体系从无到有。
外卖行业扩张期,美团、饿了么普遍采用一年期商业意外险,更适配骑手高流动性的特点。这种保障模式,是平台在传统劳动二分法框架下的初期探索,通过商业保险填补保障的空白。
2022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在人社部探索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政策引导下,平台开始尝试更具针对性的保障方案。2022年,美团开始试点解决骑手的工伤保险,成为骑手社保试点的第一步,也为后续养老保险补贴的落地积累了实践经验。
具体来看,美团则基于劳动三分法理念,推出覆盖全类型骑手的保障方案,年初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启动养老保险补贴试点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11月正式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如今,700多万美团骑手不分签约形式、无论全职兼职,只要符合条件均可领取50%养老保险补贴,提供了更灵活的方案。
今年,不止是美团,各家进一步探索外卖骑手社会保障: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但覆盖范围人数仅在十几万;饿了么紧随其后,形式与美团类似,为稳定跑单且原参保的骑手,补贴社保费用,目前仅在几个试点城市展开。

尽管每家平台的解题思路不同,但本质上都反映出平台对保障需求的认知深化,不再将保障视为成本负担,而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投入。
02
在普惠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美团此次养老保险补贴,引发了一定的讨论度。
在我们看来,这并非源于其“行业首个落地”,本质上是方案的设置落地上,在普适性、灵活性与体系化上有一些突破性设计。有官方媒体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新就业形态保障的可行路径,不是在传统框架内修修补补,而是要构建与企业实际、劳动者需求双向契合的新型保障模式,美团的探索也符合了这一路径。
经济日报发文称,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仍是“十五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试点情况看,美团方案的设计既尊重了骑手意愿,又降低了参保门槛。
其实判断一个平台的保障方案是否突破形式主义,真正适配群体需求,主要看三个指标:是否设门槛、是否兼顾更广泛的群体、是否可持续。
从方案上看,美团没有设置全职、兼职的门槛,因为灵活就业者的核心需求是灵活,如果以专属全职为保障前提,其实大量骑手将被排除在外。因此,美团保障方案向所有骑手开放,做到普惠。正如一位兼职骑手在社交平台所言:“我跑美团补贴家用,偶尔做一些其它兼职,以前总觉得不算正式从业者,没想到也能享受社保补贴,真贴心。”
同时,针对骑手跨地域流动的职业特征,美团允许骑手可自主选择在户籍地或工作地参保,补贴资金直接打入个人账户,由骑手自行缴纳,解决了异地骑手的顾虑。许多跨省跑单的骑手要么被迫在工作地参保,回老家后面临社保转移难题;要么放弃参保,导致保障中断。
河南籍骑手王磊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我去年在上海跑单,今年转去杭州,现在能正常参保,以后回老家也能续上,不用再担心之前的社保白缴了。”更具人性化的是,补贴发放不与独家合作绑定,骑手即便同时服务多个平台,只要美团跑单达标仍能正常领取补贴,充分尊重了从业者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养老保险补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融入了美团已构建的“基础-进阶-福利”三级保障体系中。基础层以养老保险、职业伤害保障、商业意外险为核心,实现所有骑手全覆盖,解决工伤、意外、养老三大核心风险;进阶层则将保障范围延伸至家庭与行业,大病关怀不仅覆盖骑手本人,还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袋鼠宝贝”计划更是惠及其他平台骑手子女;福利层则细化到职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餐补贴、饮水、充电、热饭等服务,还有女性骑手专属的两癌筛查、特殊天气关怀金等福利,将保障延伸至人文关怀。

从保障方案上看,这种做法也更具持续性,先解决最紧急的职伤险,再解决最焦虑的养老保险,最后补充大病、子女教育等进阶需求,每一步都瞄准了骑手的痛点来打。
《上观新闻》评价道:“这种先缴后补的模式,既尊重了骑手的选择权,又通过多层次体系回应了不同需求,与国家降低参保门槛、强化保障实效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03
骑手保障破局后,8400万新就业形态人群期待更多答案
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在骑手保障领域的持续探索,早已超越企业个体的责任践行,成为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工人日报》所言,为骑手提供养老保险补贴,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但长期来看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稳定的保障能降低骑手流失率,提升服务质量,最终实现企业、骑手、消费者的三方共赢。
这种共赢逻辑已逐步成为行业共识,倒逼更多新就业形态平台重视从业者权益,快递、网约车、家政服务等领域的保障方案也在加速酝酿,整个新就业形态领域的保障水平正在集体提升。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外卖配送员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从制度创新层面看,传统社保体系与灵活就业一直有适配的难题。长期以来,传统劳动二分法将用工关系划分为有劳动关系与无劳动关系,前者需缴纳完整社保但缺乏灵活性,后者灵活却无保障,而许多新就业形态恰恰处于两者之间。新就业形态保障不能墨守传统劳动关系的框架,需要在灵活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平台针对外卖行业推出的专属保障模式,也为其他职业制定新就业形态保障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就业形态保障体系的构建,从来不是某一家企业能独自完成的任务,需要更多行业加入探索,也需要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支持。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团此次养老保险补贴全国覆盖,以及行业内的积极跟进,已为这场变革拉开了关键序幕,当越来越多平台、更多行业加入保障升级的行列,8400万新就业形态人群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伤有所医的愿景,将从理想照进现实,这正是平台经济走向成熟、社会治理走向完善的体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奇点湃”,作者:李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