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冲到了全国第一是什么体验?

最近,美国彭博社有一篇报道,八名欧美风险投资人来中国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他们给欧美同行们列出了一份“不可投资清单”,这份清单又被称为死亡清单。

来之前他们认为,中国制造之所以有竞争优势,是因为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一考察不要紧,他们陷入了绝望,因为中国的竞争优势是全方位的,唯独不依靠廉价劳动力。

正因为如此,他们得出结论,某些领域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投资禁区,无论投多少都会血本无归,除非与中国相关企业合作(小字注释:西方典型的“打不过就加入”思维)。

第一批不可投资清单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包括光伏、锂电池、电池金属、风能和氢能等。而他们考察的地区,主要是长三角地区,还有福建的宁德时代。

500

怎么看待这份死亡清单呢?蛋总这里有个坏消息,西方终于有了开眼看世界的人,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也有个好消息,他们还是不了解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的不可投资名单保守了。何止上面这些新能源相关产业,汽车产业、显示器产业、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甚至将来的集成电路产业都干不过中国的。

这几天蛋总刚好参加了“网络名人看安徽——走进合肥”活动,跟长三角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访了很多企业,感受到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力量。

我们重点说说中国的汽车产业。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制造业强国的标配。不搞好汽车产业,就不配称之为制造业强国。世界上的制造业强国,都是汽车制造强国。

汽车产业的附加值超级大。可以说,汽车是大多数人这一生中最大件的个人消费品。一辆10万块钱的车假如寿命是十年,车主累计消费至少也得20万。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也超级长。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上游主要包括铝合金、钢材、机床、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

中游是汽车的各种零部件。传统的燃油车,有两三万个独立的零部件,主要包括汽车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汽车电子、发动机系统,此外还有电气与辅助系统(灯光、空调、控制单元、各种线束)。

下游是整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装饰、汽车保养和维修、汽车保险、物流运输、汽车回收、高速公路、文旅、燃油的生产和供应,连二手车都能做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而现在,汽车的产业链更长了。现在的汽车,不仅走向了电动化,还成了一个智能终端。尤其是中国汽车,各种最新的高科技,都往上堆。

国产车不仅性能优越,同等价格配置极为丰富。十万块钱的车比欧美二十万的车都豪华。比亚迪海豚国内7~10万,欧洲居然要34990欧,换算成人民币都快25万了,海豹欧洲都40万了。

500

这么高的售价,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还暴增。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新能源市场销量达到71345辆,同比大幅增长322.99%。今年7月,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超过了特斯拉。

500

中国新能源汽车是人类先进技术集大成者,用到了先进的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还涉及芯片制造、稀土技术、新型显示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雷达探测、车载家电(冰箱彩电大沙发)、人工智能等。

我在合肥新站区的京东方见到一款逆天的产品——可以变色调光的汽车玻璃。这玻璃装在车上,玻璃颜色想暗就暗,想亮就亮,车内的乘客可以根据环境和心情随意调节,随时更换“贴膜”。

500

这款玻璃已经被应用到了尊界S800了。S800作为一款七八十万的豪车,上一周竟然卖了650辆,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尊界是江淮和华为联合打造的,就产自合肥。

在我们印象里,京东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显示屏巨头,全球每4个智能终端,就有1块显示屏来自该公司。没想到在汽车特种玻璃领域也颇有建树。

京东方还悄悄杀入了光伏产业,不过没有直接走硅基路线,而是选择了钙钛矿路线。钙钛矿电池发电效率可以比传统硅基光伏提高50%,成本还能便宜三分之一。

性能更优越的钙钛矿电池可以做到0.5微米的厚度,是普通A4纸的二百分之一,而且可以像墙纸一样弯曲,这带来了无限多的应用可能,比如像贴膜一样贴在车顶。

以后上班时把汽车露天停在太阳底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充电,一天下来可以增加50公里的续航。白天在高速上一边开一边充电,开一天也能增加50公里续航。

比亚迪的海豹X已经有了钙钛矿电池车顶,长安汽车也推出了透明光伏车身。合肥京东方去年10月成功推出钙钛矿光伏行业首片1.2米×2.4米最大尺寸组件,今年又推出了车载光伏产品。

500

而合肥的另一家屏幕巨头维信诺,手握8000项专利,在AMOLED条赛道上越卷越远。AMO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可以做到极限超薄,且可以像贴纸一样弯曲。

500

这种柔性可变形的性质,给屏幕应用带来了遐想空间,随便什么不规则不平整的空间,都可以像贴便易贴一样贴贴贴,嵌入这种柔性屏,甚至可以卷起来(小字注释:字面意思的卷起来)。

500

经常开车(小字注释:字面意思)的朋友都知道,启动或停车时A柱盲区挺危险的。比如把这种屏幕贴在汽车A柱上,再结合摄像头,就可以实现A柱的透明化显示。

500

在维信诺参观时,我印象极深的一幕是,这种纸片屏竟然可以像纸那样剪裁。很早以前有一次搬电脑,液晶屏被硬角硌了一下,结果整个屏幕花了。

手机屏有时候也会是这样,磕碰一下整个屏幕花了,或者是一条条很粗的斑线。但是维信诺的ViP技术加持的屏裁掉一角后,其他区域依然正常显示,而且浸入水中也可以正常显示。

500

说完了汽车屏幕,再说汽车芯片。9月29日,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引起了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的混乱。但这对中国汽车影响不大,因为我们早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备份和国产化替代。

位于合肥新站区的晶合集成电路公司,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全球第八大晶圆代工厂,目前月产能13万片12寸晶圆,加上建设中的三期,满产后月产能可达32万片。

一部新能源汽车,基础款要用到一千多个芯片,中高端新能源,可要用到两千多个芯片,而高级智能汽车,则要用到3000多个,甚至5000多个。

晶合集成更多是生产显示驱动芯片,正好给京东方以及维信诺当供应商。而京东方和维信诺,又可以就地跟同在合肥的长虹、海尔、联想供货。

新能源汽车,也是显示屏使用大户。现在汽车上的屏幕是越来越多,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合肥,恰恰又云集了大量的汽车厂家,蔚来、比亚迪、长安、大众、安凯等,一百多公里外,还有芜湖的奇瑞。

安徽的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的汽车产量为240.44万辆,稳居全国第一。这什么概念?差不多每天都有一万Car下线。

500

500

其中合肥贡献了131.12万辆,同比增长33.6%,新能源汽车92.8万辆,同比增长74.6%。这么猛的增长率,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太明显了。

就拿长丰县来说吧,比亚迪投产后,长丰县的GDP在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4.3%和10.6%,十四五期间快翻一番了。当年的贫困县,一跃成了全国百强县。

为什么安徽的汽车产业发展如此迅猛?我观察到原因有三点,第一是集群效应,产业配套齐全;第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物流成本低;第三是招商力度大,该出手时就出手。

安徽本来就有汽车产业的基础,比如合肥的江淮汽车,芜湖的奇瑞汽车。围绕这两家车企,聚集了发动机、铸造、悬架、钢材加工、车身冲压件、橡塑件、轮胎轮毂、电子器件、线束、内饰等企业。

新能源汽车兴起后,合肥不仅支持本土崛起的国轩高科,又陆续引入了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智能驾驶供应商华为。

说起基础设施,安徽的高速和高铁总里程全国排名靠前,但我要说,合肥竟然是一个有港口的城市,2024年的吞吐量约5400万吨。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个大手笔工程——江淮运河不仅沟通了皖南皖北,连河南省都受益匪浅,河南的周口竟然也有港口了,2024年周口港吞吐量5200万吨。

华为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的超级工厂,就在江淮运河派河港的附近。到时候汽车下线之后,可以直接通过水路运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福耀玻璃的厂址也在附近。比亚迪的新车,也15分钟就能运到这里。

500

可以看出,安徽省为了经济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得越好,地方招商引资就越容易,企业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你得想尽办法帮企业降本增效。

接着再说合肥的招商引资。合肥的招商引资力度之大全国闻名,在京东方最困难的时候,合肥宁可停建地铁也要支持京东方,动用了当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蔚来汽车几度濒危,在大家都不太看好的情况下,合肥市几度出手雪中送炭。今年蔚来终于转危为安,10月份销量首次突破4万台,最近连续三周销量破万。

江淮汽车也是安徽省和合肥市从太平间里救出来的。江淮和华为联手打造的尊界一炮打响,树立起了百万豪车的高端形象,以后路子只会越走越宽。

合肥2018年引入维信诺,总投资550亿,其中维信诺只占股18.18%。2024年维信诺第8.6代柔性AMOLED产线,总投资550亿,维信诺只占20%股份。我只能说,合肥国资委真牛,真豪,真胆大!

还有中国几乎唯一、全球第四的内存条供应商合肥长鑫,也是合肥国资委奶大的。一期投资180亿,合肥出了四分之三。现在合肥长鑫市场估值超过了1500亿。

合肥该出手就出手,并且出手非常快。比如比亚迪工厂项目,谈判仅用时23天,签约到开工42天,开工到第一台车下线不足10个月,产值突破600亿仅用时5个月。

这样的效率没有企业不喜欢。类似的,还有上海引进特斯拉时的效率,也震惊了马斯克。现在的马斯克,你赶都赶不走,中国的产业链,中国的基建,中国的营商环境,令他着迷。

就这样,安徽省的汽车产量,一不小心冲到了全国第一。所以我建议国家邀请欧美投资大佬到安徽的合肥和芜湖看一看,然后他们就会把汽车产业加入到不可投资清单。

其实也可以邀请他们全国走一走看一看,这样他们一颗悬着的心就会死掉,没事就去零元购,累了就抽大麻,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