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岸科技对亚马逊依赖度极高:销售费用一年超4亿,是否刷单引关注

500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2025年6月27日,深圳千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岸科技”)递表北交所,并于7月24日进入审核问询,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公司此前曾于2024年10月21日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

10月31日,千岸科技收到北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在跨境电商的激烈角逐中,千岸科技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踏上了首次公开募股的征程,引发市场关注。它以一支支精巧的马克笔绘出自己的赛道,展现出强劲的盈利爆发力,但与此同时,对亚马逊平台的高度收入依赖、跨境运营的风险及挑战,也持续被监管层问询。

业绩表现不错,对亚马逊依赖度高达86%

天眼查显示,千岸科技于2010年正式成立,主要从事自有品牌产品研发、设计并主要通过电商平台和自营网站进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艺术创作、数码电子、运动户外、家居庭院等类别。

2022—2024年(报告期内),千岸科技的营业收入依次为15.39亿元、14亿元、16.67亿;净利润分别达到2649.73万元、9642.6万元和1.4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56%、39.86%和41.35%。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8.00%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艺术创作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2.93亿元、3.45亿元和5.3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08%、24.87%和32.62%;数码电子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50亿元、4.29亿元和4.5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31%、30.93%和27.29%;运动户外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17亿元、3.03亿元和3.7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64%、21.84%和22.90%;家居庭院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75亿元、3.1亿元和2.8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97%、22.36%和17.19%。

上述四大业务总体各有起伏。同时,公司主要销售区域为北美洲及欧洲地区,报告期各期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24%、89.88%和89.02%。北美洲为公司第一大销售地区,报告期各期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43%、65.21%和62.40%。

总体而言,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65%、99.56%、和99.57%,销售市场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7.78%、53.08%和51.01%。

除了过半收入依赖美国市场外,千岸科技对亚马逊依赖度高达九成。

公司主要通过Amazon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及公司自有品牌网站实现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通过Amazon平台实现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49%、93.42%和90.30%,逐年下降,但集中度较高。

公司坦言,如果未来无法与Amazon平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Amazon平台的销售政策、收费标准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亦或公司在Amazon平台的经营情况不及预期,且未能及时拓展其他有效的销售渠道,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Amazon由于市场竞争、经营策略变化或当地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而造成市场份额降低,而公司未能及时调整销售渠道策略,亦可能对销售额产生负面影响。

千岸科技还表示,公司已加大独立站、线下B2B等非亚马逊销售渠道的拓展力度,在Amazon平台的销售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

不过,在外界看来,亚马逊平台在调整佣金费率、加强店铺监管方面渐趋严格,封店操作较为频繁,而当前千岸科技的独立站等替代渠道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所起作用有限。所以,一旦亚马逊平台政策出现变动,或将直接对其经营稳定性产生影响。

至少到目前来看,千岸科技的业绩仍表现不错。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收8.93亿元,同比上升27.03%,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上升99.85%。

在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对亚马逊的依赖度下降至86.15%。2022年-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公司对亚马逊平台的应收余额占当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2%、3.59%、2.92%和4.18%。

独立经济学家、资深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表示,小众“碎片化”消费升级为千岸科技提供发展土壤,欧美消费者需求转向精细化、个性化,其覆盖领域契合该趋势。全球市场容量大,细分需求也有市场空间。千岸科技“多品类、多SKU”布局能快速响应小众需求,借助亚马逊流量触达目标客群,形成盈利基础,但需持续迭代产品。

在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千岸科技表示,公司对亚马逊平台存在重大依赖,但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主要原因为亚马逊平台是境外知名电商平台,服务于世界范围内众多卖家和买家,销售范围覆盖欧美等高购买力群体所在的主要地区,因此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海的首选平台之一。在亚马逊平台,公司能够更加容易地触达具有较高购买力的大量欧美消费者,有利于实现销售规模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此外,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在亚马逊平台开设店铺。

500

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亚马逊平台的销售占比平均值为60%左右,其中赛维时代在亚马逊平台的销售占比亦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88.93%、88.32%、82.08%和77.64%。

二轮问询继续关注,销售费用一年超4亿

值得关注的是,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仍然在重点公司与亚马逊的业务细节:说明主要通过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与产品推广的背景下,发行人智能广告系统、智能营销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效果情况,发行人相关产品销售实现及增长是否对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推广服务构成依赖。

说明是否存在在同一站点开设不同店铺销售同种产品的情形,是否存在违反亚马逊平台相应规则的风险。说明亚马逊是否具有防刷单及防刷好评机制,结合报告期内针对每个关闭店铺亚马逊给出的具体关闭原因,说明发行人是否存在因刷单或刷好评而受到亚马逊平台惩罚的情形。

招股书还介绍,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回款金额为608.69万元、710.97万元、1031.6万元,占线下B2B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01%、20.21%和18.92%。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2.37亿元、1.79亿元和2.3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16%、28.01%和29.08%,公司存货主要分布在FBA仓、国内仓及海外自营仓;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28次/年、4.05次/年和4.69次/年,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1798.77万元、1081.58万元和873.4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7.60%、6.04%、3.66%,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9.25%、7.71%、8.91%。

成本支出方面,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千岸科技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2.37%、31.30%和30.80%,其中,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86%、26.45%和25.21%,占比最高。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29亿元、3.7亿元和4.2亿元,销售费用主要为销售平台费用、市场推广费、仓储费用和薪酬费用。

销售平台费用主要为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收取的销售佣金。同一时期,公司销售平台费用分别为2.13亿元、1.92亿元和2.2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13.87%、13.73%和13.44%。

相较而言,公司期内的研发费用显得杯水车薪,分别为2386.19万元、2007.52万元和2671.90万元。

千岸科技此次计划募集资金6亿元,其中1.71亿元用于品牌建设和渠道推广项目,2.21亿元用于产品开发中心建设项目,1.23亿元用于供应链及运营中心系统建设项目,86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分红方面,2025年5月12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的议案》,向股东派发现金分红2,997.30万元。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完成了本次现金分红。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何定、何文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何文与何定为姐弟关系,且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何定直接持有发行人43.56%的股份,通过千岸聚新间接持有发行人0.01%的股份,合计持有发行人43.57%的股份,并担任发行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文直接持有发行人11.21%的股份并担任发行人董事兼副总经理。何定与何文合计持有发行人54.78%的股份。(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